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451讲 悔眠寻伺

唯识227(上)我们现在《成唯识论》还是卷七第264页,还在讨论四种不定的心态。“有义”,就是另一派的意见,“悔眠。不能缘上。行相粗近。极昧略故。”他说有一派菩萨大师们的修证观念:后悔的心理同睡眠的这个习气心境,在上地,色界天二禅以上,没有这个事了,他没有后悔的心理,也没有睡眠的情形。认为这两种现象,“行相”就是心行,他自己的心行方面,习气太粗了,到二禅以上,已经进入色界的定境,不会有这种事了。所以,这两种心境是非常昧略、非常粗浅的,当然是属于欲界的,这是一派的意见。

那么“有义”,有一派的意见,“此二。亦缘上境。有邪见者。悔修定故。梦能普缘所更事故。”另一派的大师们批驳这一派,他说这样讲法是不对的。悔同睡眠,这两种心行境界,对于上地,即使到二禅以上,禅天境界的人,有时候还是有的,“亦缘上境”。因为到了禅天,还没有跳出三界以外,一切的习气还没有断除,尤其在知见上,所知所见有邪见的习气。所以有人修道,到这一种境界,他会后悔自己修定,或者认为所修的过程都是错的。那么,因此也有堕落的现象,“悔修定”,这是一。第二,睡眠境界是上地中也有,上地可能有细昏沉,一有细昏沉啊,人就进入定中,进入一种境界,觉得自己没有睡很清醒,事实是在梦境中,在梦境里头,这个梦境独影意识等等起的作用,能够“普缘所更事故”,就根据过去经验过的事,回忆得起来,在上地还回忆得起来了。这个是两派的意见。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因为“悔”,后悔的心理,这种心性,并没有到达无学位的境界。到了无学位就不需要再学了,最高到阿罗汉等等,到达了无学位,到了最高处。这一种有后悔的心理,并非是无学位。“离欲舍故”,那么,只是离开了欲界。普通做工夫修定的,没有到最高无学位境界,跳出欲界之外,偶然觉得自己已经很对了,离开了后悔的心理。

“睡眠寻伺。皆通三种。”这三种,哪三种?“有学位”,普通的一般人,我们正在修持中人;“无学位”,无学位就是到了果位;还有“非有学非无学位”,那就更高了,大阿罗汉、菩萨境界。其实他说,这四种不定的心理,睡眠同寻伺,这三种人,没有到成佛境界还有存在。所以这样一听,我们贪睡的人很喜欢,原来普通的大阿罗汉境界有时候还喜欢睡一睡的,没有关系了。

“求解脱者。有为善法。皆名学故。”譬如我们现在开始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求得解脱,虽然在求解脱路上修,修一切修定,戒定慧的有为法都属于善法,还在修持中,还要不断的再经过努力的修学,这样的情形,不管你到哪一种程度,或者到了哪一种地位,都叫作有学位。

“学究竟者。有为善法。皆无学故。”所以,佛法的目的最高的是求得解脱!千万要注意,身心解脱,身心不管你戒定慧,困在一法上,或者是法见,或者是我见,都是没有得解脱。所谓什么叫无学位呢?他说修学的过程,已经得究竟了,一切有为善法不需要再努力,这叫纯善,自然在善中。比方,我们儒家曾子所著的《大学》,“止于至善”,《大学》讲的“止于至善”并不是讲这个境界哦,我们借用这一句话,是说完全达到“纯善”境界。实际上不修恶,当然不会作恶,也不为善,得无学位境界。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亦邪见等势力起故。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他说,我们这个后悔的心理,乃至昏沉睡眠的心理,见道以后,不一定能够断除得了这个习气,就是见道以后、悟道以后不能断除。见道以后要修道,还要加功力来修。所以,见道以后修道、悟后起修,才能够断。还因为这些心态的习气,“亦(是)邪见等势力起故”。所以,我们这个睡眠是无始以来的习气。

甚至于说,认为非睡眠人身体会吃亏,活得不久。我也常说笑话,有一位朋友失眠三十年,活了六七十岁,他还在担心呢,以前来看我,还是个大学教授啊,他病治不好,我说你现在多大年纪,他说有六十岁了,我说,哎呀,三十年失眠,现在活了六十岁了,你比我们活得好啊,普通人活六十岁,而你等于是活了九十岁了。普通人有三十年在床上过了,你不要睡觉多好啊!可是他会担心。人也蛮健康嘛,这就是观念问题。

所以有许多修道,到达了去掉睡眠的习气,会真到了两三天不睡了,他的观念里担心起来,糟糕了,得了失眠症,尽量的吃药啊,想办法使自己睡着,他是观点错误的问题。但是勉强去断除睡眠,没有见道而后修道,普通人硬练习自己不睡眠,那很有问题,会出毛病的。所以,我们多一个了解,这里再三告诉你,通见修所断,见道以后、再悟后起修,加以这个定慧之力,才能够断除悔眠。因为“悔、眠”这两方面心态,“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无漏道”是得阿罗汉果的。所谓得“无漏”,一切没有渗漏,没有染污了,一切清净,念念至善,在这个境界里。因为“悔、眠”不是无漏道的境界,不是无漏道的亲因缘的道理。

“亦非如忧。深求解脱故。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非所断摄。”他说后悔心理与睡眠心理,也不像我们普通凡夫欲界中忧愁烦恼的心态。忧愁烦恼的心态,譬如我们有学位的,正在求学,求解脱道、求菩提道。求解脱道、求菩提干什么?悟也。为什么悟?求得解脱。那么,这是求解脱道。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修了半天还不得解脱,当然有忧闷的心理。所以,忧闷的心理在有学位也是一样。

“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非所断摄”,忧的心理在修行当中会有的,除非到了无学位境界,明白了,见道以后,修道了,没有担忧也没有后悔,已经断除了这些心理。那么,这些心理呀,叫“非所断”,不是我有心勉强做到的断除睡眠,是很自然的。换句话说,罗汉境界到达无学位的时候,有时候故意可以去睡眠,那他不是习气的问题,他能作主。甚至我们讲道家的,引用道家举一个例子,陈抟,我们中国人称他“陈抟老祖”,在宋代的时候,在华山常卧,高卧华山,我们普通小孩子都晓得,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据说在道家神仙神话里头讲,彭祖跟陈抟还是师兄弟呢,彭祖早早就过去了,彭祖战国时期就过去了,陈抟因为都在睡,修这个睡功,到了宋朝他才成道了,他睡醒了问,那个彭祖呢,(人家)说彭祖早死掉了。陈抟一睡一千年,就是这个道理,“名非所断”。

“则无学眠。非所断摄”,无学境界的睡眠,并非是有意去做到。他是有意作主,要睡就睡,睡就是一种功夫了。

“寻伺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彼从彼引生。故通见修。非所断摄。”所谓“寻伺”的境界,就是自己正思维,思想正思维,想一下。寻与伺,思维的境界,“虽非真无漏道”,此道,所谓参究、正思维,并非得无漏果的证道果位。“而能引彼从彼引生”,但是,正思维是可以引生定慧得解脱道。因为正思维能引生解脱果位。所以,寻伺两种心态,通于见道与修道,“非所断摄”,并非是故意加上,有意加上这个范围,就是说证到某一种最高境界,还有见处不透的,还要加以寻思,加以寻伺。那么,这是总讨论,差不多要结束了。

“有义。”这是另一派的意见,“寻伺非所断者。于五法中。唯分别摄。”他说“寻伺”的境界,并非讲有意断、无意断的境界,它是什么道理呢?在唯识所谓五位心法里头,“寻伺”还属于意识分别境界的范围。“瑜伽说彼是分别故。”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说到,寻伺心理的作用,也是分别心。

“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另一派所说的道理:寻伺这个心态,它并不是完全是妄想,也属于正智的境界,不是妄念的境界。因为正思惟,思惟这里加一个名称正思惟,正修正定,思考这个佛理,参透这个佛理,为之“无漏故”,正思惟的正念,不是普通的思想,不是妄想。譬如见道以后,他知道念念体性自空,但是他能够用思维,不被思维之所用。那么,这就变成正思惟了。正思惟所谓说是“无漏”道,它能使这个心,寻求道体的业。

“又说”,另外又说,“彼是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另一个道理解释,他说“寻伺”的境界,是我们讲话的思想根本。譬如诸佛菩萨大阿罗汉,在解脱道证得性空,念念清净,勉强叫它无念,他会不会说法?无念就不会说法了,那么诸佛菩萨说法的时候,是不是思惟?是起正思惟。没有正思惟,他何以能够说一切法?所以,正思惟的道理,寻伺境界是言说之因。

“未究竟位”,没有得到道、证果的,要你断除妄想,去掉思维心。为什么呢?因为凡夫境界没有修证,等于是病是药他不知道,不知道所以不能说“遍知”。譬如说我们常常说,怎么样叫作定?举个例子说,要空一切妄念才能得定。真的妄想空了,这个空法只对妄想来讲,它是对治妄想的药。如果真正妄念空了,再一味地空下去,老是吃药吃下去,药又变成病(因)了——空的境界就变成昏沉。因为昏沉,就叫你不空,或者你要提起正念,老是提起正念,念念太专一了,就变成散乱,乃至还变成精神病的状态,因此,又叫你空。所以得了道,悟道、见道能够修道,他一切应用自在。没有到(见)道位,哪个是药?哪个是病?譬如说饭是药,饭医什么病?我们大家知道吗?这个白米饭会医病,和馒头一样,当然医饿病。但是,你多吃一点看,加倍试试看,马上就出毛病了,饭也会出毛病,一切法都是如此。

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它就是对治的药,对治的法门,没有定法。所以,佛说一切法,大小乘法,并无定法,有了定法就错了,“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怎么到达“无一切心”呢?修到了无学位,那一切心本自空寂,那个叫万法皆空,法也不需要,那就是《金刚经》般若的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法门都是过河的交通工具,都是度过苦海的交通工具,所以“过河须用筏”,过河须用船了,就用木筏了,“到岸就不需舟”了,真的成道了,一切法都没有用了。所以,禅宗祖师就经常讲,参话头等等一切法门,对于成就了的人来说那是闲家伙——空设的东西,把那些闲家伙留给后人去用吧,后人还没有过度的人,留给他们去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修行要知道药与病的道理。没有得到无漏果的人,还未能遍知病与药的道理。

“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证得了根本智,就证得了自性,就明心见性。得了“根本智”,还要修一切的“差别智”。所以,有些讲后得智,是最后证得的空性。但是,也可以说“后得智”也就是“根本智”,这个名词中间有几派的论辩。换句话说,得了后得智,要悟到最后性空的道理,证得了境界,必须要出来说法,度一切众生。当得了道、悟了道以后,还度不度人?要度一切众生,为人家说法。说法就是用思想来说,必须要寻伺分别来的,不分别怎么能说法?都在空性中——不可说,是无法可说的。

“非如佛地”,或者到菩萨地境界,真的成佛证得涅盘,一切本无需要用功“无功用地”,无功用地就不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无功用地在不在说法?要不要寻伺?那个本身就是寻伺的体,用不着再谈这个问题。“故此二种。亦通无漏。”“故此二种”,所以寻伺心态这两种,“亦通无漏”,通于无漏道,无漏道就是证果,证得空性了。

“虽说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所以说寻跟伺,会思想、还要思想。应该说,以凡夫境界讲,也属于分别心。但是寻伺为什么不归进“意地”的普通心所?而说它为“不定”呢?寻伺是另外属于一位,“唯属第三”是这个道理。所以,五位心所法里头归纳起来,属于第三。

“后得正智中。亦有分别故。”譬如我们得后得智,后得智得了、证得空性得了道,在“后得正智”里头,实际上是有分别心的。“余门准上。如理应思。”其他的各个法门,同上面的原理一样,都要我们好好去研究,所以修行对于心态,自己要搞清楚。

现在总的结论:“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从上面到这里,六种(六大部分)心所法。“为离心体有别自性。为即是心分位差别”,现在假设,又提出了问题,上面讲到这里,一共六大部分的心所法,他说“离心体”,离我们心之外,“有别自性”,每一个心态,有个别自性的存在么?有他个别的性质不同么?譬如喜欢跟忧愁、喜欢的心理同忧愁的心理,这两个绝对是两样,是不是一个心变出来的呢?还是另外,喜欢有喜欢的心性自体,忧愁有忧愁的心性自体呢?就是问这个问题。

“为即是心分位差别”,或者说,喜怒哀乐等等即是一心,因为用处不同而变态(能变、所变),此心有能变所变的作用,变相不同。所以我们现在的讲心理学,往往说某个人是变态心理,我说假使以佛眼看人,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变态的心理。只有一味清净,念念在道行中的心,才是正位,不算变态心理。

现在这里提出来这六位心所,有离开心体有单独存在的自性吗?好,还是说整个就是心的作用,是它的变化、分位的差别。

那么,“设尔何失。二俱有过”,他说你问的啊,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上面讲了那么多,你还不懂,有什么问题?你问的这两个观念,本身在逻辑上、思想上搞不清楚。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