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452讲 心远独行

“若离心体有别自性。如何圣教说唯有识。”一切心行喜怒哀乐乃至贪嗔痴慢,全体是心的作用。离心以外,说它单独有存在一个力量“有别自性”的话,他说,那么佛经佛说的“圣教”(就是圣教量)佛说的经典,佛这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离心以外,心外无法。离心以外没有一切法“心外无法”。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他说,你用不着怀疑,佛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又如何说。心远独行。”“心远独行”,玄奘法师他翻译选这四个字,就是非常妙了,这就看到他的文章的妙处。我们常研究《成唯识论》读到这一句话,就想起我们小的时候念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实际上这六个字啊,“性相近,习相远”这个话是孔子在《论语》上讲。我们这个“相”字,这六个字,把人性,圣心,得道圣人的心,同凡夫的心理都说完了。现在,我们另外提出来作一个比方。孔子说的“相”字是中间暂时连带,即是关联的词句。换句话说,我们一切人“明心见性”,性在哪里?性就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佛,自性并没有离开(“相”字都不要)——“性近”。那么,为什么我们变成凡夫,不能成佛?被习气、妄想心拉走了——“习远”。习气把我们拉太远点了,离开本心越来越远。实际上,这个习气本身也即是自性起的一种变态。所以,我们了解了孔子说的两句话,“性相近”,个个都是圣人;“习相远”,都被习气拉跑、妄想拉跑。所以,离开圣道越来越远。那么,我们了解了这个,再看玄奘法师在这里的翻译,他说你提的这两方面问题,“心远独行”,本来一切都是自己心所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自己把心的变态,变成动转快了,把它转走了,成了烦恼,构成了习气,离自性越来越远。

所以他说“染净由心。士夫六界。庄严论说。复云何通。如彼颂言。”他说“染”,“染”就是凡夫,六道轮回中的凡夫就属于染法;“净”,一切圣贤得道了,就属于净法,所以佛有净土。“染、净”都是一心所变,“士夫”,士夫就是知识分子,过去我们中国文化的儒家经常用的“士大夫”,读书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再来做官,所谓“士大夫”,当然“大夫”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官名。“士”也是“大夫”,是知识分子的官名,包括文武合一的知识分子。那么,这里佛所引用的以中国文化的名称“士夫”,就是代表一个有智慧的人。“六界”,六道中的众生,他说都是唯心所变。所以,《庄严论》这一部经论里头讲,彼此“染、净”二法都是唯心所变的道理是说得通的,“如彼颂言”。

“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所以,《庄严论》里头讲,一切万法唯心所造,魔跟佛也是也是一心所造的,心外无法。所以说,学佛第一步要把“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道理搞清楚。他说“许心似二现”,心起了两种现象,“相分”与“见分”——“二现”。“相”就是心理各种状态、心所。“见”是见道分——观念。换句话说,“相分”就是我们心理习气、各种形态。“见分”,是我们心理上智慧的了解。这两种都是唯心所现。实际上,凡夫众生贪嗔痴慢等,也是心的变相,变出了这个染法,所以“如是”心的变出来,还有贪嗔痴慢疑。造一切恶业,受一切果报。造一切善业,受一切善报。但是“似贪等”,好像是有,实际上六道众生,自性本空。所以,这个“似”用得非常好,佛学用到“似”、或者经典上讲“如如不动”,“如”跟“似”,都是差不多有点相像,都是说心态的变相,好像有这个东西。所以一切法如梦如幻,好像有,不是真的有。可是凡夫呢,不知道如梦幻,把它抓得很牢,执着了,被它所轮回、转动了。

那么,上面就讲贪等是恶法、染法,“或似于信等”,换句话说,一念转过来就为善,一念转过来就为恶。可以为善、为恶都是它,或者一转,转进佛道,“似于信”位起修。乃至到菩萨,到佛位,到佛果,“无别染善法”,离心意识之外,没有一个东西能够作主。“染法”就是使你走向六道中、生死轮回中;“善法”就是出离一切的佛道。

他是引进《庄严论》的话,答复这个问题。那么,又提出来讨论:

“若即是心分位差别。如何圣教说心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那好,既然叫一切唯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唯心造的。那么,心有各种心。譬如我们中国人的俗话,我们中文里头常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思想心念相同,也等于说,世界上的人都是妈妈生的,鼻子、眼睛、嘴巴这五样东西我们大家都一样?不可能!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相同。这就很奇怪了,如果人是有一个工厂制造的话,这个工厂的制造就太奇妙了,譬如讲五官,没有一个五官相同的人。也所以说,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是心相同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假使一切都是唯心造,何以有那么多不同的差别的分位?

“如何圣教说心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那为什么经典,佛又说“说心相应”法,一切同心都有关联,“他性相应”,是离心以外无别法,没有“他性相应”,离开自性以外,没有个“他性相应”,他说为什么佛经要这样说?

“又如何说。心与心所。俱时而起。如日与光。”为什么经典佛又说,“心”,第一个“心”是心王,是能起之心,第二个心——心所,心所起的作用。当能起作用的时候,所起就起来了。等于太阳出来光明就来了,太阳本身就会发光。我也常常给大家比方一个境界,譬如你念佛,我们起心动念要念一个佛,或者要修一个法门,刚刚一念佛或者想修定,要定在这个法门,其他的妄想就起来了,或者扰乱你念佛、扰乱了定境,大家就怕了,认为“我永远修不成功”,不要怕,你譬如说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这一念等于是蜡烛一点亮,这个蜡烛一点亮了,旁边的黑烟就冒着,一定有黑烟出来,因为燃烧出来的是亮光,燃烧的废料它就变成黑色的黑烟了嘛,这是化学的道理。那么,你正念一起,旁边的杂念也在动没有关系,不理杂念,念念正念下去,这个亮光,烛光太强了,那这黑暗就没有了,何必怕呢?所以亮光有多大,黑烟就有多大,初修是这个样子。佛的比方说得太大了,我们凡夫不容易了解,所以佛经也说“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正思惟、净心、自心的清净心起,与妄念,等于太阳与光,能起之心与所起的心所是同时起作用的,太阳与光一样。

“瑜伽论说。复云何通。彼说心所非即心故。”

“瑜伽论说”,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头说。“复云何通。彼说心所非即心故”,他说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也是这样说,我们现在为了了解唯心的道理,才知道修行,“云何通”,怎么样理解通达?所谓“彼说心所”,我们现在起的思想这个心,是心所起的作用(心王所起的作用),“非即心故”,这个所起的作用,等于是海水上起的波浪,不能说是海。其实波浪呢,也是整个海水起的作用而已。所以,我们凡夫心——心所,也是心的本体起的波浪而已。

“如彼颂言。”所以有经典上偈子,“五种性不成。分位差过失。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他说五蕴,五种法性,也可以说唯识上面所讲的心所的五位,这个五性,五种性质,也等于说是这个五蕴,我们般若《心经》上面讲“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这个作用,五种性质不同,它没有单独的自性,思想也好、感觉也好,都是唯心的,想与感受都无自性,一切唯心,是“分位”,把它分类跟大家说明;差别给大家解剖出来,是言辞理念上的表达,体是一个,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就是无自性。所以没有两样,“与圣教相违”,要搞清楚,同佛经原来的思想一点没有矛盾。

那么,再提出来:“应说离心。有别自性。以心胜故。”根据《瑜伽师地论》这个偈颂来讲,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我们心所起的妄想作用,离开心王心体以外,单独这个心所起的现状,也有它的一个范围、有它的自性,“以心胜故”,但是呢,以整个的全体心来讲,心王的力量太强大了的关系,是不是这个道理?还是个问题。

“说唯识等。心所依心势力生故。”佛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心所起的作用。所以讲,一切的“心所”依这个心王而起,等于刚才比方,心所是水面上的波浪,都依大海水才有心波的发生。大海的势力强大,范围大,就是心的体;我们的妄想心,就是心海上面起的分别作用。

“说似彼现。非彼即心。”海水像波浪一样,但是波浪也是海水变的,但是只能说是海水起的波浪,不叫作海水,因为全海水是波,水平无波那是它的体。所以,波浪是波浪,就不能叫它是海水。“说似彼现”,这个妄想分别心,理论上讲,是心王所呈现出来,但是,呈现出来的是心所的作用,相不同,相分不同,用处也不同。

“非彼即心”,这就不能说是全体心王。

“又识心言。亦摄心所。恒相应故。”所以讲万法唯心唯识,这个识,或者叫唯心,或者叫唯识,为什么有这个名称理论的不同呢?因为心——妄想心,或者是识——心意识,就是代表了心所起的作用这个名词,这些心意识所起的作用,同它的自体、心王随时有相关联,看到妄想本身,好像单独有它的道理,说是无关,却有关联。

“唯识等言。及现似彼。皆无有失。此依世俗。”所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种理论是讲心所起作用的时候,是心王的影子投现。“皆无有失”他说这个理论道理没有错,为什么要怀疑错了?“此依世俗”,不过一句话。讲了半天,就是为了我们凡夫众生,以世间法的观念告诉我们。

下面很重要了。“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离非即。诸识相望。应知亦然。是谓大乘真俗妙理。”以佛法最高的道理来讲,圣义谛——真理,至高无上的真理。依照其他的经典,像《维摩经》所谓讲“第一义谛”,普通叫圣义谛。像过去的“三论宗”,叫真谛,世间一切的知识叫俗谛,“真”、“俗”二谛,圣义谛就是真谛。所以圣义谛来讲,整个佛法来讲,“心所与心。非离非即”,换句话说,妄想跟真心两个,就是它变的,“全波即水”,波浪就是水变的,全水也即是波,“心所与心,非离非即”。所谓心外无法,“非离非即”,但是,心所,妄想跟真心,不能说是一个,它有两个作用,等于面粉做成了馒头,不能说馒头就是面粉,馒头已经不是面粉了,作不回面粉回去。但是,看到面粉说,“可以吃了,它就是馒头”,也不对。但是馒头离不开面粉,面粉也离不开馒头。所以,真心与妄想妄心的差别就在这里。所以,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胜义。心所与心。非离非即”。

“诸识相望”,一切妄想心的心所意识境界,彼此都有连带关联。“应知亦然”它的体、相、用的关联,应该要知道,同这个道理是一样。所以,小乘道要断除烦恼,断除一切妄想证果,由“断”切断了凡夫心,才得了圣人道。大乘道没有说“断惑证真”,大乘道是“即俗即真”的道理。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已说六识心所相应”,因为我们讲唯识,是倒转来讲的,上次是为了修行,先从这里开始讲了。“云何应知”,现在要了解,要知道,“现起分位”,心所生起的分位。那么,先说总颂。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这八句等于是两个偈子。前面所讲的是前五识,后面四句讲意识,说明的道理。那么,尤其是我们修行做工夫更要理解它。现在八句原文我们不讲了,他一句一句都讨论到了。前五识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根本识上起的性境的作用,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是随缘就呈现,或者,前五识同时起作用,或者分别起作用。所以“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的道理。所以第六意识呢,随时我们都用到第六意识。有几个地方,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作用,“无想天”及无心里头的这两个定境界,还有“睡眠”的时候,还有昏过去——“闷绝”的这个时候,这五位第六意识不起作用。

“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

那么,现在讨论。所谓“根本识者”,又一个名称,叫“阿陀那识”,也叫阿赖耶识。有一说,阿陀那识是第七、第八识之间的桥梁,“阿陀那识”所起的作用,只有在《解深密经》上面提到它,那么实际上,在这里把它归类到“阿陀那识”,是阿赖耶识的一个别名。因为有个根本第八阿赖耶识,染法、净法一切的心意识,都由阿赖耶识根本出生,由这个生起来。

“依止者”,什么叫依止呢?“谓前六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转识,怎么转呢?是阿赖耶识第一变能变;所变转成第七识意根;第三转就转成了意识。意识的前头是前五识。“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真正的根根就在第八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是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共同的亲因缘。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