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453讲 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

所谓“五识者”,前五识,“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所谓五识讲这个前面四句偈子。所谓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谓前五个转识,意识的转化,“种类相似”,前面五识跟第六意识很接近,可以归类一排,归到他的“种类相似”,所以,前五识同第六识统统归了一个档卷,做了一个编排,叫作意识,也叫作第六意识的范围。

“随缘现言。显非常起”,所以一切都是随缘显现,依他而起,前五识是依他而起,外缘所引发。譬如,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眼睛是看着经典,我们眼睛里头只有经典,没有山水、也没有端午粽子。假设现在端一盘端午粽子出来,我们眼识里头就呈现了,意识就会想到。所以意识,前五识六识,普通是缘起、缘生的、依他起,因缘所起的现行,“缘起性空”——无自性。它用过了就没有,本来空,可是你意识留下的影像,被它染污了,抓住了这个影像不肯放,就变凡夫妄想,是这个道理。

“随缘现言”,随缘所现起,依他起。“显非常起”,就是表达明显,一切是缘起性空,用过便休,不会永远不断地在这里。“随缘”,那么进一步说呢,缘,什么叫因缘这个缘?“缘谓作意根境等缘”,“缘”哪,是讲我们阿赖耶识天生自性里头有个起心动念作用是“作意”,“作意”属于“五遍行”的一个名称,所谓“作意、触、受、想、思”。这个就是心意识、八识里头的五遍行,心理行为这股力量无所不在。“缘”,就是说我们心意识同前五识怎么起的作用呢?缘“作意”起来的。那么“作意”起来,我要看前面东西,我要听前面的声音,必须要“根”,有耳根才能听,耳根坏了不能听;有眼根才能看,眼根坏了就不能看。所以由第六意识的作意,有前面根与外境等因缘,这个详细讲就麻烦了。眼睛有九缘才能看东西,耳朵只要八缘就能听声音,后面越来越少,眼睛看前面需要空间,要距离,要光线,要眼睛好,要有对象等等。总而言之,就是简单地说,“缘”,因缘所生才能看东西,缘起的,自性本空;缘起呢,“作意”,意识动了,就是念起,有根、有境等缘。这就是讲:

“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所以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能够接触外境起作用,叫“五识身”。注意这个“身”,五识的本身,并不是有个身体,是文字思想上的借来用,五识的本身,它起的作用。“内依本识”,内在的阿赖耶识的功能(性境)自然的现象起来,阿赖耶识本来有这个功能,有这个性能。“外随作意”,所谓内、外,我们不要以为闭起眼睛在心里面念佛、做功夫这就是“内”,这也是外哦。闭眼睛自己在做工夫,是眼识关闭不看外面,返看里面,意识在里面在动,在想,不管你观想,做哪一种工夫,修哪一种定都一样,都是向外驰求哦,并没有了解心的道理;“内”——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你见到了没有?所以,阿赖耶识其实还不是“内”,完全见到真如自性了才是“内”,明白了,才是内明。所以这里的“内”“外”已经分得很细了,但是,还不算真细。所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内在是靠第八阿赖耶识自性功能,这个自性不是明心见性的自性了,是讲阿赖耶识本身那个性能。“外随作意”外面跟着第六意识的指挥。

“五根”,我们人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这是五根。“境等”,外面有这个环境,有这个对象;没有对象,在太空里头你只看到一个空、虚空,因为对象就是太空,就看不到第二个人。所谓“众(缘)和合”,一切五根、五识起作用,一切因缘和合拢来,缘生,“方得现前”,前五识才起作用。

“由此或俱或不俱起”,所以,由这个道理,使我们了解我们的前五识,有时候同时起来:譬如我们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同时起来作用;眼睛看着书,耳朵在听着,眼识在看书,耳识在听这个音声(说话),身体感觉到这个冷气够不够,这个椅子坐的舒服不舒服,自己坐的累不累,也在起作用;眼、耳、鼻、舌、身都在作用,呼吸当然在作用,嘴巴虽然没有吃粽子,口水还是知道。所以前五识,这个时候说,假如拿我们现在这个境界实在来讲,眼、耳、身识作用最重;鼻、舌,大家呼吸自然,嘴巴闭着,没吃东西,鼻、舌这两识的作用轻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现场来讲。这个时候,前五识可以说“俱”,同时起作用;有时候是“不俱”,不同时起作用。譬如我们有时候上街,看电影,看电视,看的高兴,嘴巴张开,眼睛瞪着电视,嘴里都忘记了自己口水流出来,那只是眼识同意识在作用,所以嘴巴张开忘记了,口水嗒嗒滴也忘记了,自己会忘记的,那个意识没有配合作用,“不俱”。所以,“或俱或不俱起”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涛波。随缘多少”,所以,我们前五识(心意识)对外缘起作用。譬如我们这个人喜欢看画的,今天经过了一个画展的地方,一看,这个眼睛(根)就给它勾引上了,其实不是眼识被勾引上,眼识一对着这个境界,意识给它勾引动了,外缘就凑合了;假使有人有搓麻将的心理,边看画,山水画也喜欢,麻将也喜欢,“哪个中?”“哎,这一张画好!你看好不好?”“好、好。”“哎,赶快!这里牌桌等你上牌!”“我就来、我就来”,眼睛盯着这里,身体还正在瞧。这个就是外缘意识的力量,被它引起。所以对外须用前五识,“外缘合者。有顿(有)渐。如水涛波”,等于“全波是水,全水是波”,“随缘多少”。“顿渐”,就是快慢的问题。“此等法喻。广说如经”,《成唯识论》玄奘法师在这里讨论说,像这种佛经上的比喻,或者海水波浪之间的比方,他说经典说得很多了。

“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我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我们眼睛是眼根,所谓佛学叫“根”,现在的名称就是五官的官能,我们现在叫眼、耳、鼻、舌、身,五官的官能,这个是“根”,不是“识”。眼睛本身有“眼识”的作用,这个过去我们也讨论过。那么说,这个人刚刚一死,我要把眼睛捐出去了,人死了,死了第六意识没有,真正人死了,第六意识没有,那么刚刚还没有冷却以前,这个心意识三个条件连在一起的喔,再说一道,“暖、寿、识”这个生命,有暖气,这个人尸体还没有完全冷却以前,第八阿赖耶识,就是心的作用、精神的作用没有完全离开身体,“暖”还在,寿命还在,意识还在,所以我们断气死了的时候,是意识没有了,昏昧了、意识昏昧了,第六意识最先昏昧,四大分散,第七识“我执”呢,在这个身体上呢,四大支不住了,要死亡了,但是这个身体,死掉了以后断了气,没有完全冷却以前,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身体。

所以,我们中国的《礼记》,我们自己的文化,祖宗传下来的古礼(乃至佛)。我们的古礼,父母死了,家人死了,不能马上动的。所以像我们小的时候晓得,老百姓古礼,“寿终正寝”在床上,自己家里那个正房叫“正寝”。现在死在医院不应该是“寿终正寝”,有些人照抄不误,意思都没有想,那是“寿终某某医院”,不是“寿终正寝”,“正寝”就是自己本有的房子,是指那个主房。譬如父母睡的那个主房。那么人死了以后啊,慢慢,不要动他,先把他放平,或者我们老规矩,抬到堂屋(厅堂)里来,就是房子的正厅为主,三天不能动,因为人的生命有一个病,叫假死病,可能复活。

所以,我们古代四书五经,《礼记》就是我们文化的根根,古礼不准动,就是学佛的更不能碰了,人刚断气以后,你还不能马上碰他摸他,不要马上给他换衣服,他阿赖耶识没有离开,有时我们动作太粗,他是很难受的,所谓“受觉”还在。“受”是三个,我们学了唯识晓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就是感觉还在。思想,像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这个思想离开而已。因此说,要等冷却,完全全身冷却透了,阿赖耶识离开了。这个时候,但是有个作用哦,身体暖没有了,还比较软,还没有完全硬,那可以换衣服了,大概一两天之间,可以给他洗澡啊,给他换。当然现在一断气,马上送殡仪馆,做咸鱼一样乱泡,那都不在此谈了,现在不合规矩的,所以,现在没有文化,养生、生死之道都没有了,那么照道理是绝对绝对不可以的。

好了,现在我们回转来说,假定我这个人死了,现在我愿意把眼睛捐出来,气断了,第六意识走了,这个眼睛所谓开刀,马上把它挖出来,我要捐出来给人家可以用的。你这个时候气断了,已经死了,这个眼睛挖下来,还有用吗?你要知道,“暖”,温度还有的话,阿赖耶识没有离开,眼识还有,因为前五识是性境,所以,眼睛挖出来放冰冻,马上把它移植到另外一个活人的身上,这个眼识同眼根一样起作用。而且还有一个理论,阿赖耶识是众生同体,当然可以接上,而这个眼识本身,完全没有冷,所以没有断气前,现在不是讲这样很不道德吗?所以要病人愿意捐助的签了字,身上虽然那个时候有一点难过,已经不太痛了,应该捐出来是对的,我的这一部分是好的应该留给别人用,是个布施心情,替这个死者做一个最大的功德。所以讲到这里,五根与五识,我们要搞清楚,假使眼睛坏了,这个“根”坏了,那么断气以后,这个眼睛可以用吗?不能用!虽然有眼识还在呢,但“根”不能用,这个机能不能用,不需要捐了,不需要做布施了,就顺便讲到这里提出来的。

所以说“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所以前面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识,它的形象,它的功能,它的作用,是很粗的。那么眼睛要看东西,要九个因素才能够看得见,普通讲,要空间,没有距离看不见,要空间,要光线,要有眼睛好,要有眼识在等等才能看清;耳朵就不然,耳朵不需要光线,不过耳朵也要空间哦,没有空间,你把它闷住了,只能内在声音,外面听不见。所以,眼识、眼睛起作用,要九缘(九个因素),耳朵起作用只要八个缘,耳朵不要光明(不要光色),鼻,鼻子呼吸,同舌头这个吃东西的味觉,同身体的感受,只要七个缘。像鼻子呼吸空气,舌头吃东西,身体的感觉,不但不需要光线,也不须要空间了,有空间距离,我们感受不到,所以,“众缘”是讲这个。“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他起的作用,眼睛的作用,耳朵听声音的作用,各种“因缘生法”不同;“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有时候,不是全体一下同时起作用;“故起时少。不起时多”,有的时候起作用的时候少,不起作用的时候多。

第六意识就不同了,这个思想境界“虽亦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第六意识这个思想,它无所不在,除了四大分散,这个肉体要坏,第六意识昏昧,并不是没有。进入完全昏昧的状态以外,即使在睡眠,还是在思想,梦就是第六意识的反面思想,做梦就是独影境界,现在心理学叫做潜意识、下意识。那么,在唯识学“潜意识”、“下意识”,什么“第六感”、“灵感”,这些都是属于第六意识的背面,背面叫“独头意识”,也叫“独影意识”,是属于这个。

“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六意识在什么状况之下,第六意识不起作用呢?

“由违缘”,因缘不具备。譬如我灰心到极点,这个人灰心消极到了极点,好像得了道一样一念不动,那就是孟子所说到了“不动心”境界了?那个不动心就是因为“违缘”的关系。有时候不起,违反因缘作用。那么,除了这个以外,除了得道的境界有五种状态第六意识不起,哪五种状态啊?就是“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境界,昏过去了——“闷绝”境界,这五种。

“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所以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它的功能、形象非常细微,所以它所依赖起作用的,因缘所生(这个“众缘”),“一切时有”,随时都有。“故无缘碍”,因此没有什么障碍因缘,“令总不行”,使它不起作用的;换句话说,第七识是意根、第八阿赖耶识就是心身一体、心物一元,这个生命本能的作用,它不待这些缘,自然都存在,所谓八识,心意识的道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现在再讨论:

“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藉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前面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的本身,现在文字上讲“五识身”,这个“身”字啊,不是作一个名词,不是属于一个身体的,是借用这个名词的观念,代表了一个意思。这五识的本身,“不能思虑”,它没有思想,眼睛看东西,眼识没有思想。眼睛看到有思想了,“哎呀,这个人好坏!哎呀菩萨,哎呀好可爱!……这个人好讨厌”,那不是眼识的作用,那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眼睛本身,它的眼识只能照见一切色相;譬如说,是一个散光的眼睛,就是眼根不大高明,这个眼根业报的关系不俱全;譬如说,一个近视的眼睛,看近不能看远,看远就是看得模模糊糊了,但是它有它的爱好之处,近视眼喜欢近不喜欢远,这就是它的爱好。可是它没有分别,有“思虑”分别,是眼睛接触到了以后,马上第六意识跟上去起作用:“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所以,五识身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跟着外境界,依他而起作用,“起藉多缘”,它发动身体作用,是靠许多因缘——缘生起来作用;因此,因缘不能具备的时候,它起不了作用。虽然有前五识,起不了作用。所以说前五识“断时多”,好像切断了、停止了、停摆了它的作用。“现行时少”,起当时现行的作用是少。

第六意识这个不同了。所谓唯识学了以后,没有随便讲“心”;我们普通学佛,是讲“心”的用,所谓“心”,是第六意识;学了唯识以后,所谓讲“心”,是讲八个部分,第八阿赖耶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全体才是一心,这个“心”就不同了。我们普通人,就是把第六意识当成“心”了,是个错误。“第六意识。自能思虑”,我们现在能够思想,能够思维是第六意识。

“内外门转”,对外能够思想,自己闭着眼,乃至睡眠做梦也能够思。“不藉多缘”,它不靠其他的因缘,但是第六意识除了五位、五个情况,这个“位”字,玄奘法师用的文字,我们现在观念,这个“位”字就换一换了。除了五种情形,五种状况,或者是五个部分以外,就能现行。哪五个部分第六意识不行呢?我刚才说过的,再讲一遍:“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这是修道的境界),除此以外,凡夫呢,一个“睡眠”,是真的睡着了,没有做梦的时候;还有一个是“闷绝”,昏过去了,完全昏过去了。所以我们普通讲死亡,我们看到他死了,哭啊,实际上在生命来讲,死亡只是个“闷绝位”,他等一下会醒过来的哦,醒过来已经不在这个肉体上了,那个起来的生命叫“中阴身”,不叫做鬼。中阴身,中间,这个生命舍弃了,另一个新的生命没有给他配合以前这个存在,叫“中阴”,也叫“中有”。

中阴身(中有身),中间存在的,他也是有寿命的,七天一个转化期,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一定转化了。鬼呢,是另外一道,非人,是另外一个生命。我们所谓看到鬼,看到灵魂,那是另外一个道理啊,中阴身与灵魂与鬼之间,这个中间差别很大。我们现在不是这个课,不是讲到那个本题,是顺便提一下。

现在讲到第六意识“唯除五位”,这五个部分以外,就是说“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睡眠、闷绝”这五部分以外。“常能现起”,第六意识常常起现行。“故断时少”,所以,第六意识你想停止自己思想,除了你得定,除了你有修养、有功夫,或者完全睡着了,或者用药物使他麻醉睡着了,或者喝酒使他沉睡(酒也是药),才能够暂时呈停止一下。所以它“断时少,现起时多”,起现行的作用。“由斯不说此随缘现”,“由斯”,由于这个理由、这个道理,不讲“随缘现”,并不说第六意识能够随缘呈现。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