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045讲 答问(见思惑)

我们这个唯识的课,现在又有些问题有人问,第一个问题:唯识的意识的五位(就是五个部分,没有意识、不起作用的五位),已经有无想定,怎么又列无想天?

我们晓得四禅八定这是修的因,不是果位;所谓无想定是它的因,生无想天是它的果位。所以啊,因果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我们假设修持得到了无想定,那么中间自己这个意识上还有时候错了别的因果,不一定能够生无想天。所以四禅八定每个天位的列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了无想天以后,当然超过了无想定的时间,就是结束的长短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为什么凡夫所居的天位于三禅四禅之间,他同生在四天王天之善行与果报有什么差别?

所谓凡夫是佛经的名称,就是一般人、一般普通的人,拿现在讲“一般普通的人”。这个无想天啊,位置相当高,由此也可以想到,一个人要修到真的没有思想、第六意识不起作用,第六意识完全不起现行的作用,是有意修到的哦!假设第六意识昏迷、昏沉,那个果位不是天位的了,不是无想天,那是无记果,很麻烦的。大昏沉譬如睡眠、闷绝这些绝不能生无想天,所以只有无想定才能生无想天。所以无想定、无想天这个修持到达并不容易的。但是为什么将他列为凡夫、说外道凡夫,因为心外求法。这个是意识造成无想境界,他以为这个是涅盘、是道果、是究竟,所以无想天的位置虽然高,是色界天的中层,三禅四禅之间。所以真正的无想,由此你可知,禅定不修到三禅四禅的境界,你想意识不起现行、无想,还做不到的。何况我们光是静坐的人,连初禅定都还没有,这个是一个道理。等一下禅定的道理正要再讲的。这个道理连带地说。

那么生欲界四天王天,你们诸位把天人表拿出来才知道,光靠记忆恐怕还不行,如果能够记到了,那是好极了,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哦。如果生四天王天,是欲界里头的六欲天,比人位比较高的,四天王天大家位置找清楚。这个表画得比较清楚,已经校对过好多次了,这一次又是最新的校对,连英文名称都是校对过的,顺便带着,不过这个英文名称是几十年的翻译,能不能确定下来?现在西方、中国还没有人出来整理过,这是根据梵文的过去的一种翻译。啊,这个年轻人还可以努力的,譬如汉英字典,许多佛学名词的翻译都不确定的,不过现在都用惯了,但是很不确定。

四天王天是六欲天的初层,六欲天同人一样。这些六欲天中、人当中能够行善,当然包括十善业道的,不一定是每一样好,样样做到那是太好。所谓善行,一个人善人心善到了极点,自然进入禅定,所以得天人果报。天人果报就是等于我们人中肯努力的人富贵功名地位高一点,就是这个天道了,当然也是凡夫境界。至于凡夫不凡夫的境界,换句话说严重地讲,修到了三界天人之间,甚至于九次第定,几乎可以超过三界的样子,灭尽定,如果没有明心见性,还是凡夫。佛所以在《楞严经》上说,还是外道。

所以《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色受想行识五行所包括的五十种阴魔,这个第五种阴魔就是识境界,就是见解、思想上的错误,连声闻缘觉得阿罗汉果,佛还骂为(呵斥,所谓骂他们)还是外道,识阴境界上的错误。那当然,没有色阴、受阴,看到什么了、人发疯了是没有了,但是思想观念见地上的错误。

所以严格地讲起来,三界的天人往生,不但要禅定到,都要善行做加行的。所谓加行啊,都要善行为其加行,都要善行做加工的。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近代一个假和尚、一个诗人苏曼殊的诗,你们年轻大概都喜欢看的,这两天经常引用到它,他不是有一首诗:“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这个人生差不多修行的人,虽然他没有真的修行,道理都是差不多,诗人的境界。“生天成佛我何能”,他说我哪里做得到?“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这是苏曼殊的一首名诗。所以,三界天四禅定是中心。换句话说,我们要想修道学佛而得定,没有善行的加行还做不到的,这个心理上转不过来的。所以呀,四天王天的善行果报,同禅定禅天的果报不同在这里。

第三个问题,是那个《禅海蠡测》有错,印错了,先有离生喜乐,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上次法程师也提出来过。那一本书上没有错,《禅海蠡测》有错,现在好像已经改过来了。这个等一下我们再讨论禅定方面同今天这两张表,希望随时都要带着的。

第四个问题:贪瞋等为何称为思惑?贪嗔痴慢疑,都是称“惑”,这个“思”字与“见”的意义极相近的。哦,第四个问题就是问的,我们要注意:贪嗔痴慢疑,这个属于思惑。身见、邪见、边见、禁戒取见、见取见,这属于见惑。那么现在提出的问题:贪嗔痴慢疑(就是心理的状况),为什么我们当年翻译佛经,古人把它翻成了思惑?思想这个思。那么现在问问题的这位先生(哎哟后面还有啊!哈,你提的本身啊),因为这个属于情感上的情惑,普通我们讲情感作用、情绪的作用,为什么古人翻成思惑?

这个是有道理的。我们晓得,现在站在佛法的立场,又是站在唯识法相宗的佛法立场,“想”与“思”是五遍行里头分析最清楚。八识里头都有五个遍行,第一是“作意”,作意拿现在如果假设我们把它翻译成“注意”可不可以呢?差不多。不过还没有“作意”的清楚,这个东西我们研究了很久。第一是“作意”。

第二是“触”,接触外界的反应。譬如说我们现在头脑神经肉体对外界有反应,这个反应就是触。反应的东西是机械化的,不一定有思想。

“受”,有反应、有领受,这个受、感受,感受到气候的舒服不舒服,冷与暖,吃的东西好不好吃,已经较“触”要深一层,进到心理状况去。所以受也可以作两方面:生理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机械的反应),心理上会引起苦、乐,痛苦或者快感;忧、烦恼或者喜欢;爱与不爱,等等,所以是受的境界,心理状况。

“想”,我们现在讲一个“想”,就是我们能知觉的、能够思想的这个想,这个都是想,想的作用。

“思”呢?就是“念”,不一定在想,“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这是《中庸》的两句话。“不思而得”,不要去用心,像我们现在思想那么波动性地去想它。“不勉而中”,不勉强做到的,自然很清净,好像自己脑子在清静、极其宁静的状态,譬如禅定的状态,什么都知道,这个是思的境界。想与思。

好,我们所以呀,严格地讲,想是很粗的,第六意识分别、计度,这个是想的作用。思呢?做个比方,就是当我们早晨睡醒、刚刚睡醒脑子还没有起思想作用,眼睛还闭着,还没有起来,身体尤其是春天年轻人睡得,大家都年轻过来的,睡得慵慵然,都融化了,身体都懒得动,还想睡、睡得很甜,可是似乎醒了,那一点接近于思的作用,不是想了。

那么这一点不能算是情感,不能说是情绪。这个情字,我们中文里头啊,所以就不同了,这要离开佛学的立场。所以佛学里头我们看到了,佛经的翻译众生称“有情”,这个情包括了不只贪嗔痴慢疑了,贪嗔痴慢疑有一个东西不在内,“爱”不在内。这个情啊,偏重于爱了,偏重于爱。爱这个东西也是念。所以譬如说你要爱一个人,爱到了极点,并没有那么下流,只是心理上放不下他(她),等于《西厢记》描写的文学,“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随时随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念。念到那个爱念到如此,那个是情。

那么在中国文化里这个情呢?我们很早,像佛学还没有进入以前,已经有了,《周礼》《礼记》上面情与性两个分开,就是我们讲明心见性这个性,“性是心之体”,所以人性。“情是性之用”,起用。所以我常说,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特别要当心,譬如讲四书,大家都会,当然年轻人不一定大家都会。我们这个年龄,受这个教育出身,手心挨过打的,都要背的。所谓《中庸》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提到喜怒哀乐,没有提到七情,《礼记》上提到七情:喜、怒、哀、乐、悲、欢、欲,这是七情。所以中国文化后来讲七情,这算很早了。

六欲,是佛学进入以后的名词,可以说东汉以后才有“六欲”名词,所以联合起来叫“七情六欲”。《中庸》所讲的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解释,好像从唐宋以来,甚至说严重一点从汉朝以来,解释就是心理状况,是错误的!绝对的错误!

喜怒哀乐是“情”,不是心理状况。譬如说,我们有时候碰到自己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大好的时候爱发脾气,但是我们的心理思想意识很清楚,告诉自己:“哎呀!何苦呢?这个事情发什么脾气,而且对他也不应该。”可是到那个时候受不了,那是情,喜、怒、哀、乐,那大半、大部分是生理问题。譬如说肝脏不好、肝气旺了、肝火大了,消化不良胃火旺了,脾气特别大;或者神经痛了,情绪不好,喜、怒、哀、乐。所以有人,这个身体不好的人情绪都不好,一天的面孔是讨债的面孔,就像欠他多、还他少。青脸寡生的,看到人好像他在笑,实际上那个笑比哭都难看,因为他情绪不好、身体难受,那自然表现在外面会是这样。他的理性并不一定要自己这样。所以这个思不是情。

那么贪嗔痴慢何以作为思惑呢?那很严重了。贪嗔痴慢里头没有喜、怒、哀、乐哦!那属于有情众生的“情”里头。贪嗔痴慢,我们看到是心理状况,这个心理状况,所谓是“宿业”,意识这个心所境界,个人的前生带来的。有人生来就瞋心大、脾气大,譬如张献忠、譬如李闯、譬如某某人,以杀人为乐,这些比较有名。过去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将一天不杀个把人或者没有吃到人肉,睡不着,那是很多,愤世。像我们的过去在大陆上有些朋友也是这样,一带兵,看他那两天眼睛这么一瞪,发红了,说:哎,下边人小声一点!他要枪毙人了。他莫名其妙的!觉得杀了别人就是一大快乐的、人都轻松了,那个样子。这个各人业力。这种业力,属于心念心意识的“思”的那个问题,念的问题。

为什么翻译成“思”呢?贪嗔痴慢非常难断。我们看看哦,你对两张表,这个思惑、见思惑,到了三界的色界里头,你看看、查一查看,思惑还有多少?还有七个。这是他的程度轻重的问题。贪嗔痴慢疑都还存在。例如说得无想定生无想天的人,这个意识都不去思想,有没有贪嗔痴慢?一样在呀!所谓贪,不是贪钱、也不是贪名,贪这一个无想禅定的境界不肯出定,而且见解上因这个贪念引起见地上的错误,见地上错误是什么?见取见、边见都有,他认为这个是道,所以这个是思的境界,贪。你说瞋不瞋呢?无想定的人很瞋啊!他所有的念头,真到无想定那真是可以做到无情哦,不是太上忘情,是无情。任何感情动的时候他马上把它灭掉,不想了,那是重瞋才做到的,能断一切,这是瞋的一种作用哦,瞋的心理作用。迷恋在无想境界以为是究竟,当然是痴啊!而且认为自己得道了,是慢哦!有没有疑呢?他有疑啊!说假定有一个善知识告诉他:你现在修的无想定这个不是的,你丢掉!他不敢信。他疑呀!统统具在的。所以这个叫做思惑。

每一个禅定天里头的,见思惑是很微细很难查出来。所以这一点我们修道所以最近特别注重叫大家注意这个,看到老朋友们学佛打坐很多年的、修持很多年,修密宗、修禅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是老实讲,自己的心理状况、见思惑上好好要检查。如果见思惑一点没有动摇,你那个静坐定的功夫是白学的,结果是绝无用处。只有他生来世,人中再来,人中的福报好一点,人中的慧力聪明一点。世智、人中的慧、人道中的慧,就是四个字了,叫“世智辩聪”,世间的学问智慧高;辩,嘴巴会讲文字、笔下会写、聪明,如此而已。这人道中的智慧高一点。但是我们晓得在打坐禅定的境界里,贪嗔痴慢疑微细的惑一点都没有去掉,所以在《楞严经》阿难赞叹佛的那个偈子,就是我们庙子里早晚作功课都唱的、都念的:“令我更除微细惑”,就是见思惑这个惑。微细惑,我们粗惑都检查不出来,不管你打坐定,念佛也好、修密也好、什么也好,都重得很,见思惑一点都没有检查出来。那么你说那个定的境界我有没有呢?有一点,那个我刚才说的,我今天正要开始继续上次讲的,现在先答复问题。

第五个,三界结使同为结使。所以我刚才讲过,譬如色界天应该无瞋,我说他有瞋,因为这个结使拿大乘的思想看,瞋心都在。这是第五个问题,你问:三界中间这个结使,都是见、思二惑所生,唯一的差别就是色界、无色界少一个瞋念。都是叫做结使。就是轻重厚薄的分别。所以佛经讲我们修持修行,先到“薄地”,所以有个薄地;薄了以后,“软地”,我们这个心理心性刚强,自己很难以调伏。先有薄,薄了、轻了。比如我们脾气大,慢慢地修持,转轻了、变薄了。所以一下子大脾气转过来大慈悲,恐怕不可能吧!呵,只能是轻一点、薄一点、好一点,现在的脾气好一点了。由轻由薄慢慢变成淡,结使慢慢地轻,差别在这里。

色界的四禅天“舍念清净”是否只是压伏、压制?也只是压下去,是伏断。这个伏断还拿小乘的修持来讲的,小乘是“断惑证真”,这是小乘的境界。所以比断的功力还轻一点就是“伏”,压下去。都非究竟的。譬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修道学佛的人,性情是好得多,比一般好得多。有没有呢?心理上都是硬压,宗教心理把自己压着在那里。实际上啊,有时候,你不相信拿个心理测验试验他一下,凡是宗教家、学问好、哲学家,脾气比谁都大,贪嗔痴慢发起来比谁都厉害。乃至我们信佛的看那个行为不对、没有道德的,哎呀,那恨极了,实际上比普通人都不如啊。一个信宗教的人看到不同一个宗教信仰就是仇人。很严重!所以断惑证真,断与伏是小乘的说法,尚非究竟,这个再说。

第六个,灭尽定是无心,是否无分别?及无心无想定之无心如何区别?

师答:这个上次我们讲过。灭尽定无心,现在照教理来答,很简单:断尽一切结使。断尽、净尽一切结使。无想天的无心,许多是断灭、压制。

第七个问题:书里头讲各识皆有转识,转识的转是否识的行转?师答:对呀!识的行转,识的智也转,理转了,理同智相合的哦。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