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100讲 患梦者

所以我们现在解释“患梦者”,所以因为我们了解这些,看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这种地方是合掌赞叹:这个字之用得好!梦就是个病患、病态。所以一般“如患梦者”,因为在梦境是一个病态的现状,“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所以梦里头的境界同我们白天活着的境界是一样的;梦里头的悲欢喜乐是一样的。所以我也常常说,昨天看那个老太太的用功报告也提到这个事,我也经常说,年轻我就有这个理论:梦中人不要叫醒他。如果我们叫醒梦中人是无上的罪过!他在梦里头很得意耶!你把他叫醒了,他如果是很害怕,有时候我们做一个恶梦,“唉呀!你好(总)算是把我叫醒了!”纵然是恶梦也很舒服哎!不要把他叫醒。不过呢,好梦不要你叫就醒的。“好梦由来最易醒。”这是真的!好梦最容易醒了。坏梦啊,你很想人把你叫醒,醒不了,这很痛苦!

可是讲到这里我们也常常提到的,刚才提到黄粱梦,吕纯阳因为做到四十年功名富贵,最后觉得人生是空的,因此出家修道,所谓称为吕纯阳。可是有人啊,清朝有一个人、读书人,到了吕纯阳做梦那个地方邯郸道上,所谓山西。他自己很落魄,他就做了一首诗,题在吕纯阳做梦那个地方,这首诗很有意思!他说:

“四十年来功与侯。”吕纯阳在黄粱一梦中觉得四十年功名富贵。“功”就是过去的官位,第一位。“纵然是梦也风流。”哈!这个人生实际的功名富贵做不到,但是做梦梦到四十年当中钱又多、地球都是你的,那个味道!“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这个读书人说我现在很可怜!在这个吕纯阳做梦的邯郸道上落魄了,钞票身边没有二十块,吃一碗面还不够,很痛苦啊!“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他说我准备向你借个枕头靠着做个梦,梦它四十年也好!人生虽然是梦,哎,你说“人生如梦”这个劝人家的话,聪明人一听啊,听懂了。但是人的聪明有更聪明啊,“纵然是梦也风流”嘛!我愿意做做这个梦多好呢!可是啊,这个梦都做不到。穷人想得宝,梦中得到宝也痛快;可是穷人毕竟是穷人,一辈子梦中也没有得过宝,这就很可怜了!

我们讲这些故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也在做梦,我也在说梦话;诸位也在听梦话;现在就是梦境。所以说“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的)相现。”

“缘此执为实有外境。”因为这个样子,我们心的分别攀缘,认为确有外境。这一段话文字就这么完了。哎,我们注意呦,这个文字没有完。

这一段话也说明了,我们现在觉得物质世界的实在,这个物质世界的实在不是真实。我们现在就在做梦。我们先不谈修道,譬如现在我们住在信义路这一段,我是经常感受蛮好玩的。民国三十八年到台湾,到这一段来啊,那荒凉万分!不过二三十年当中,十几年前这一段进来也只是泥巴田地;过去师大附中那一边,这一列都是泥巴路、田地;这个二三十年来,眼看它这么变,真是一个梦境啊!很好玩。像我经常说住在这个楼上,我觉得就在做梦,算不定哪一天又转变,这个楼又拆掉,又盖别的了。这个梦境随时变去的。这是真实的境界。因为我们不晓得自己是外境界、是梦,所以总认为睡眠那个时候是梦;现有的梦境永远没有办法去体会。所以一个修光明定的人,不起分别心的话,现有的梦境就可以体会出来的,才知道是唯识所变的。这一段。

那么下面照现在的编排方法要另起一行: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

那么,他上面说的是原理,心识所变出来的幻有的世界、假有的世界。我们因为不了解自己,所谓“自证分”没有证到,被这个相分、见分骗去了,我们自己被自己骗去了。那么,骗去了所谓称为凡夫,也叫做愚夫、笨人。我们凡夫所计,这个“计”字,为什么用这个“计”字?“计”字的古文就包括了猜测、估计、揣测、推算这么多的意义,就是一个“计”字。凡夫的揣测、推算有个实我,认为闭着眼睛能够思想的那个是实我,认为那个是精神的实法。其实啊,他说那个境界都没有、都无所有。

但是当我们一口气没有死亡以前,闭着眼睛感觉到内在实在有个我,这个我是什么呢?“妄情而施设故。”就是分别妄想来的、假有的,我们习惯性的玩弄这个假有,假设有一个我——对普通人讲。那么在佛法里头因为为了跟我们说明呢,“说之为假”,因此叫这个我是假我,非真我。但是佛法里头没有一个名称什么是真我,只讲一切我是假有的我,并没有说一个真我。如果你研究唯识认为说“真如”就是“真我”,你错了!这就是佛法的翻译的高明。它叫做“真如”,倒转来就是“如真”,好像是真的,毕竟非真。有一个“真”,是攀缘心在执着,那也是分别。所以“真如”翻译之妙啊!真如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只破“假我”,并不给你建立一个什么东西。“内识所变,似我似法。”一切的外相、物理世界的同生理的状况都是内心的意识所变出来,好像有个我、好像有这些现象。虽然是暂有的,“虽有”,这个有是暂有,“而非实我法性。”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的这个法性在那里。这个“法性”是专门一个名称了,并非真有一个我的一个法性。

“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可是法性究竟在哪里?是没有。可是当我们现在用的,我们用了一辈子,看起来是有的;这个“有”是我们分别心的习惯来的,非真的法性。

“似”,相似于他的出现,有一个他的存在,有一个我的存在出现。所以说,这个我是假我,毕竟无我。

现在都在开始写一个绪论。这个绪论是说明什么呢?所谓佛法讲无我、假我的道理的这个绪论。它的绪论是以论辩体的、以逻辑的方式一层一层地分析、理解、推究这个无我的道理,我们现在存在的假我的说明。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