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庸》08讲(3)


我们经常说中国有好几部历史概论,譬如说《纲鉴易知录》,《凤州纲鉴》等等。甚至于说清朝乾隆所下命令编撰的《历代通鉴御览》,这是很好的书。照我们旧的教育,像我个人的经验,十二岁到十三岁之间,《纲鉴易知录》已经圈了两次了。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旧书本买来,没有圈点的呦!不像现在,有白话注解呀,有一个新式标点;那个时候没有。那么,我们家长们、老师们给我们准备三种颜色的东西:一种是白粉,拿着毛笔,那个时候也没有,铅笔都很少了。第一道自己看下来,拿白粉点,这个句子念对了;你句子点不下去,你意思没有懂。这个书读不懂,这个句子点不下去的啊!点了以后,晚上,给爸爸前面一交、或者老师前面一交。翻开以后,“错了,这个地方错了,改点过。”也不告诉你错在哪里,有时候偶然告诉你这个观念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解释。那么再回来用绿色的或者蓝色的点,重点过,因为这两种颜色不要紧。最后确定,第三道再用红笔点下来,这一部书算是点完了,那么这一部书你真读过了。那个时候已经自己把二十四史的基础打好了。那个时候清朝三百年的《清鉴》还没有出来呢,刚刚出来。清朝加上去二十五史;现在加上民国现在史——二十六史。这二十六史堆积如山,你怎么去念?所以呀,最好念《纲鉴》。所谓《纲鉴》,就是每一代历史的纲要。

现在我们学校里所谓讲“概论”,是这些纲要里头抽出来的,概论的概论。等于吃了饭,剩下来的渣子的渣子了。而且每一个专家,文学也好、历史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每一个人写概论的时候(加了)他的观念,他的观念究竟对了没有?还是问题。所以跟着乱跑,自己没有学问的眼光,是很严重的、很危险的。危险的,很严重!

为什么讲这个道理?因为刚才提历史上两个人物,譬如王莽,大家念过历史都知道,“王莽篡汉”,四个字解决了。为什么篡汉呢?造反,想当皇帝。那么王莽的思想呢?王莽的作为呢?不知道。王莽就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他是个书生,当然,想当皇帝是另外一个欲望。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是商周、上古的理想,在国家经济返回到四书五经所讲周代的那个井田制度,一切用周代的政治制度、思想,想来复古。这是一个理想哦!不要笑他。因为他理想一个人类的社会,要某一种政治的理想使它达到最高的境界。结果王莽失败了。

宋朝王安石的改制,也是走王莽的路子,差不多的路线,也是提倡井田制度。这个井田制度就是公有财产,譬如中国周朝上古是公有财产,但是不是共产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同西方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完全两回事。那么到了秦朝的先代、秦始皇的上辈,商鞅废了公有财产制度,提倡了私有财产制度,所谓商鞅变法。几年当中使秦国就富强起来。可是我们上古几千年都是公有财产制度,搞惯了,到了商鞅一变法,“民曰不便”。历史上只四个字啊,这四个字就代表当时的老百姓意见的反映,讨厌这个政治制度不方便、不习惯。所以商鞅没有几年,自己创法的,五马分尸而死。可是我们几千年下来,中国这个法制的精神还是商鞅的这个精神开始。所以到了汉朝,王莽想变了私有财产制,变成公有财产,所以王莽失败了。历史上四个字:“民曰不便”。这四个字很严重哦!

那么王莽失败了,事隔一千多年,王安石又想变法——变法就是一种革命思想,政治革命——也想恢复公有制度,“民曰不便”,王安石也失败了。

所以,这些道理,就是说明历史上“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一个人这样,“灾及其身者也”,灾难、痛苦、失败,他本人一定遭受到。如果一个人连起来有“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灾必及乎身,灾难就来了。再我们看历史,譬如经常我们提到楚汉之争,项羽就是愚而好自用。当然,他没有成功以前也很专权。这些是个性上犯了最大的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下面两句话,“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照连带的这个文章下来,是反对人复古的。但是我们可以(说)在文字上还有个意义,“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并不是叫你放弃了传统文化,绝对不要。不注重反古,但是必须要知古。上面已经提到过在《论语》《中庸》再三提到过孔子的话,必须要“温故而知新”。一个人不晓得传统历史的文化,而想了解未来的时代,那可以说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愚而好自用”。那就错了。

要想知道未来,必须了解过去。所以呀,“温故而知新”。所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们可以做另一个解释:“违背了传统古代的一贯下来的原则。”可以做这样的解释。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假设说这个反古之道、反古的观念就是现在所讲复古,那在古文的用法不会用这个字,一定加一个走之旁:“生乎今之世,返古之道”。它所有历代这个字没有加一个走之旁,也就是说,生乎今之世要想知道未来,叫你必须要知道过去。所以传统文化的历史不能忘记。不知道过去的来根,要发展未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对这两句书,刚才也是照过去一般的解释,是顺这个路线来讲。但是在我个人的意见,在这两句这个“反”字不一定是指这样。你违反了传统的“古之道”,也是错误的。

这就是我们小的时候,刚才我给诸位青年同学们介绍,我们小的时候(比你们还小),在你们读小学的一二三年级的时候,大家都要读个课外读本,《三字经》啊、《千字文》啊,还有一个呢,所谓《增广昔时贤文》,就是古代这些格言。这个是集中了中国很多年的这些民间所用的格言很多。例如它中间(我们小的时候背的,虽然是课外读本,要背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些都是《昔时贤文》上,我们小的时候的课外读物。因为课外不像你们现在,古代读书啊,没有那么好玩的。我们那个时候要玩具?拿泥巴、玩泥巴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有像你们那么多玩具。所以课外读物就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要观察现在的时代,或者了解未来的时代,必须要了解、懂得历史。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演变,所谓演变,演变也好、前进也好,前进你有个立足点撒!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再跨一步,才叫做前进;你先要了解自己现在的立足点。所以说过去这一条路是怎么来的,那么才可以判断未来所走的方向。所以“观今”观察现在要“鉴古”,要知道过去。“无古不成今”,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当然也没有未来。宇宙是一个循环性的,历史是一个循环性的。

所以我们刚才说,讲了、顺他的文字意义说明以外,单独对于这“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个人的见解同古人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说非要那么现代化;是要现代化,比现代化还要新。新啊,譬如青年同学们大家都晓得,国父孙中山先生讲过一句话,要“迎头赶上”,四个字。什么叫迎头赶上?就是说你在跑步一样,一个东西正在跑,我们在后面这样赶上,赶不上去的。要迎头,晓得他跑步下一分钟要跑到这里,我先站到这里来,迎头等着他;他来,已经迟了。这叫迎头赶上。站在时代的尖端;尖端还不够,尖端已经很落伍了,要超过了尖端,就是“迎头赶上”。这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这两句话的意见,另外不同的看法。

那么这里引用了一连串,“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本身一定是失败的,蒙受灾难。下面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他说,一个时代的改革,这是对于青年同学们特别注意啊!青年人喜欢创造,像我们当年也是,有个资格跟大家相同,也经过青年来的。甚至于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那个满怀创造、革命、改革的思想,比你们浓厚得多了。看到你们很乖啊!我现在上课,觉得现代学生都很乖,光听话、没有意见。我们当年上课,在学校里是穿长袍子,书嘛这样夹着走。有时候穿个西装,两个手抄着,坐在椅子上歪起来看老师的。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嘴里讲的我们都背来了、都知道,背书的程度跟老师俩都差不多了。然后坐起来歪起来听啊,两只手还插在裤袋,书还夹在这里,没有拿出来。老师也不要求你拿出来,他晓得这一些学生肚子里头都有点东西啊!肠子、肚子、胃子都有的啊!什么这些学都背得来。就是那些老师本事也不是现在哦!随便带一只粉笔就来了,粉笔摇一摇,讲到哪里写到哪里,脑子都会背的嘛。随便一写,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研究讨论。所以你们听也好、不听也好,他发表他的意见。所以那个时候的革命性、创造性比你们在肚子里拱气的这个味道还厉害!我们那个都板着面子上。但是啊,几十年后才懂。时代你要创造、革命,不是那么简单,要有基础的。这一段书就讲这个东西。

这一节书他说明什么?等于作者——孔子的孙子子思给孔子在辩护。也许有人提一个问题:孔子那么伟大,学问那么好,当时、当代一人,为什么他不能变更了这个时代?不能变动了这个社会?他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影响力?为什么一定等死后几千年,才到孔庙吃冷猪头呢?当时啊,冷便当都弄不到一个。这是什么(道理)啊?

说明一个时代的改变,改造一个历史不是容易的。说明这个原则。所以他说,“非天子”,天子古代是代表什么?皇帝。皇帝代表什么?权力,一个力量,一个人群、全体社会的力量集中了。所以他说,不是天子不议礼,没有办法说改变文化、路线;所以“不制度”,没有办法改变一个社会,不制造一个规范。所以我们现在讲制度,制度两个字就出在《中庸》。制立就是建立各种的规范,政治的规范、社会的规范、经济的规范、教育的规范哪(就是教育的方法)——“不考文”。而且他说也没有办法,尤其在古代,没有这个财力考据上古的人类文化史究竟是怎么演变。所以我们现在读历史,像周朝怎么样,还靠孔子考考,才知道一点。三代以上究竟怎么样?几千年还没有闹清楚耶!

那么我们几十年前跟着外国人污蔑自己的历史:大禹不是人,是一条虫、爬虫;尧不是人,尧是个香炉;——日本人,就是**人制造的。舜是个什么?舜是个蜡烛台,那个字就是蜡烛台,插蜡烛的;尧就是个香炉;大禹你看是个乌龟壳、爬虫那么爬去,什么开水呀、治洪水呀硬是把长江大河爬出来的。哎,我们当时历史学家几十年前跟着人家外国人污蔑自己的历史,跟着那么叫耶!那都是当时划时代的学者。我想他们还活着的话,岂止他脸红啊!脸都像你们说的一样,脸都变蓝了!

现在,很多三代以上的东西出土了,考古学者挖出来很多的东西,可见我们的历史是真实的,不是爬虫爬出来的。那些自己这些人啊,(所谓)学者。所以呀,要考证,知道前古而知道未来,不是一个集中的大众的能力、财力、智慧,是不可能。所以他讲三点:“非天子不议礼”,议礼并不是说制造一个人怎么拉手、怎么行礼,(而是)文化等等的方向,一个形态制造出来。所以“不制度”,不订立它;换句话说,不能随便谈革命、改造,你没有能力,“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我们上古的时代,中国很多的氏族,中华民族是宗法的社会,很多不同宗、不同姓的氏族组合拢来。血统是一个,姓氏不同。姓从父亲来;氏从母亲血统来,叫氏。像我们小时候考功名、考学校填表,填母亲只填“氏”,因为实际上母亲名字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小的时候像母亲名字知道那还得了!太不孝了。那个母亲在家里做女儿的时候给外祖母、给外祖父叫一下的;一出嫁以后,不叫名字了。不像现在两夫妻刚刚生疏还可以叫名字,从前不行耶!所以呀,我们填表的时候,“你母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姓王,就是王氏;姓赵就是赵氏。“叫什么名字?”也不会有人这样问的。那个问你的人他就不懂礼。那你尽管,我们当时就可以吐他口水:你什么都不懂!只能填“氏”。所以氏就代表了母系社会的源流,姓代表了父系社会的(源流)。所以合起来叫做“姓氏”。

那么,上古的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姓氏很多了,简单地说百姓,有百家。实际上现在我们晓得,有一万多姓不同。有许多姓我们根本见都没有见过,甚至古里古怪的都有。那个时候文字言语不同、姓氏不同,交通的关系。隔一条江、隔一座山,不大通往来,文字言语都不同。所以到了秦汉这个阶段以后,才真正地统一。作者写《中庸》的时候,讲还有一点问题,“车同轨”,天下马路、车辆都是定下来,一个制度了,不然鲁国、齐国,因为军事的关系,彼此马路、车子不能通。现在“车同轨”了。“书同文”,文字统一了。“行同伦”,就是社会的行为、人的行为、思想、风俗习惯都是相同了;换句话,你孔子那么了不起,就可以改革了这个时代、社会了?他就说明一个道理: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我们青年同学们注意啊,一个人有学问、有抱负,不一定一生看到成功。但是一个人要有事业,事业不一定在现在的社会可以看得到成功,有时候成功的事业在后代。譬如讲释迦牟尼、孔子、耶稣等等,他当时看不到成功。譬如一个艺术家,一幅好的画,后面抢着卖,几十万法郎、几十万美金,他当时一个面包都不值啊!譬如发明电视的人,许多了不起发明的科学家,对人类干些幸福用的东西,起初发明电视的人也是饿死的啊!很多都是这样。

这就是说,我们要懂一个原理,“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你本身有这个地位、有这个能力。譬如有些先生、有些朋友们有钱、财富很大,或者是某一种官大,或者是其他的地位大,“有其位”,“苟无其德”,学问、德性不够;这个德并不是道德之德,你的学问、能力、思想不够,“不敢作礼乐焉。”你不足以影响这个时代的。所以不敢自己随便制立、随便订乐。乐不但是音乐,还代表了社会福利的制度。就是对社会,如何对造成社会永远的福利,这个思想。

那么,“虽有其德”,相反地,有些人有学问、有能力、有这个知识,一切都够,“苟无其位”,他也没有那个权力、没有个位置。想办一件事嘛,想跟小学生两个、带领幼稚园的同学们玩玩啊,两块钱饼干他都买不起,一条小板凳他也没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因此,也没有说在当时可以影响一个时代,做不到的。

这就是说明,你看,我们看到一个人,本书的作者子思,替孔子的解释多高明!没有一点做痕迹。你们要写传记的文章,这样就很高明!他等于替祖父替孔子解释了。一定当时有人提出来:孔子那么大的学问、本事,为什么不能影响当时的那个时代?结果还是到处坐着飞机周游列国,有时候还坐不起飞机耶!徒步旅行,便当也吃不上,乃至人家笑他是“茫茫然似丧家之犬”哪!那一个前路茫茫,就像那个狗没有主人家一样了,找不到主人家门口在哪里,在外面变成野狗乱跑。这句话骂得很厉害哦!当面讲孔子“茫茫然如丧家之犬”,那个狗找不到主人家那么可怜!你看他多惨!为什么道理呢?他孙子告诉你,说一个原则,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要创业,不管你做生意也好、做什么也好——学问,能力、才具要学问;有学问、有能力,那还要那个“位”。所以大家说是爱算命啊、看相啊、研究易经,易经只说明两个东西:时、位。得其时,时就是现在讲运气。譬如我们现在冷气机装在这里,得其时,现在大家很欢迎;可冬天开冷气机,恨不得想把它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