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第3-2讲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他说全天下的“殉”就是拼命,把命丢掉。一种为仁义道德,为学问,为求名而死;一种普通人,求利而死。以世俗的观念,高尚有学问,就叫他君子;为求利,一切不择手段做的,叫他是小人。不管君子与小人,都是为了钱、货财。

“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如果我们拿一个平等观念来看,不管求名求利,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忘记了生命自己的本性。今天我们大家不要忘记了自己生命的本性,就在这里送了一个冤枉的命。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甘也”下面差不多,我们先解释一下。“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他说如果这样做,说读书人不同,有的思想是好做君子的,好讲仁义,天生喜欢接近,他(庄子)说你们学问道德再好,总没有孔子的学生曾子那么好吧,曾子与史鱼都是孔子的大学生,我们读的四书五经,《大学》,曾子做的。“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这个臧是什么意思,我看你们学的白话里头经常用,古文就是“对与不对”。事情对了叫臧,一件事情做完了叫臧事,就是这个字,虽然到现在改成简体文,这个臧字还没有办法改。完事了,对了。

“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甘也”,有些做厨师的口味调得很好,咸甜苦辣酸,做的都很高明,有味,这个人古代名厨师叫俞儿。他说“非吾所谓甘也”,我认为是不对的。

“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有些人本性喜欢音乐,喜欢玩音乐的五声。古代的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代号,现在从西方来,到日本的翻译:哆唻咪发嗦,五声这些不同。虽然师旷是音乐家,都是违反了人性。

“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古代有一个光学家,也是艺术家,叫离朱。他的画非常好,颜色非常高明。

“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他批评了这样多家的观点,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每一个都否定了。他提出来“吾所谓臧者”,我认为对的,不是讲仁义道德,也不是发财做官。那人怎么做?“臧于其德而已矣”,自己建立一个人生的品格,我所谓对的,也不是仁义——人的性命而已,自己活的真正的生命价值,生命目的在哪里,搞清楚。

“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所以我认为,庄子说什么叫真正的聪明呢?耳聪目明,眼睛好是明,耳朵好是聪,都是与脑壳有关系的。真的聪明是什么呢?不是说听声音听的很远,对音乐分辨都很清楚。(而是)你自己听听自己的心声,自己听自己,你能听的那个东西,究竟是心里发出来,还是脑里出来?你懂了自己生命那个本能,就是真的聪明。你眼睛会看东西吗?会明吗?他说你不懂明。“吾所谓明者”,不是看人家,先要看到自己,先反省,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看人家、看别人很容易;看自己搞不清楚了,这不是真聪明。

“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世界上人玩聪明,看不到自己,专门看人家。其实,你以为看清楚别人了,是“得人之得”,其实你变成别人了,你变成没有主观了,你的生命主宰摆在哪里,你都搞不清楚,专门看人家,看人家容易。其实庄子这四句话是发挥老子的话,老子只有两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人家容易,看自己难。能够反转来把自己看清楚,能够反转来把自己听清楚。我也常常同年轻同学们讲,你们怎么都不会听话呢?常常你们谈了半天,(问)听到没有?(答)听到了,老师。(问)我讲什么?(答)嘿嘿……嘿嘿,搞不出来。每一句他都听到了,没有进去,更没有听到自己的心声是什么,更没有看到自己里头思想是什么。批评人家看外面还可以。其实这样呢,它是玩弄给社会看的,不是真正的自由。

“适人之适”,这个“适”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上海话苏州话是不惬意,不痛快,这个“适”是痛快。你是给人家玩了半天,我们做人,给人家痛快,你自己还始终痛苦中。“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你自己找不到自己,光看外表,分辨什么圣人、坏人、好人啊,自己的知性、自身本身的生命的自由,没有找到。

“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圣人也好,强盗头也好,同样的。换句话,我们讲一句话,同样都是混账,都没有活对,生命都没有对。

“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庄子说,我呢最怕这些了,我最讨厌这些什么仁义道德,这些学问家。因此“余愧乎”对于这些道理,惭愧,不愿意接近,是上不敢宣传仁义,下也不敢做坏人。既然不能做好人,我也不能做坏人,这不晓得做个什么人。

这是庄子这一篇《骈拇》文章,那么这一篇文章,他为什么写呢?刚才我们开始提出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换句话,有这个意思,人世间一切学问、一切理论、一切的做法都是多余的,多了一个指头,违反天然。

第一个,有时间你们再去研究这一篇,意思很深的。一切一切的学问,一切一切的做法,当然,我们不谈政治,要谈政治,就很严重了,一切都做了多余。尤其现代你们这些管理公司啊,做事业的呢,已经太多的管理东西,太多的管理机构,再不要多出一个指头来。多个指头,多个麻烦,自己找麻烦,违反人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他又告诉你,读了外篇,其实天生多出一个也不坏,也不要把它去掉。好的东西、美的,固然是美,漂亮就是漂亮,丑的有丑的漂亮,看你怎么善于应用,这是包括了很多意义。管理学也好,政治也好,做人也好,乃至对自己处理事,你不要为他人做了主观,更不要为自己变成客观,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讲《骈拇》这一篇,看着乱七八糟的,东说一下,西说一下。批评了儒家,批评了别人,他自己真正的宗旨,叫你用人性的天然去做人。

第三点,如果拿西方的文化综合来讲,他真正的自由主义,他也反对你们管理,反对你们叠床架屋。最后的宗旨,本文里头有,刚才读了,大家不要忘记,全篇的宗旨,他说要人活到求其“性命之尽”,很重要,生命的本来是什么?要找出来,这是性。命,跟性两回事了,我们活着,这个是命。活着,为什么会老了,会死了会生病,这是命的变化。至于性呢,它没有动,要把本来那个性,活到性命之尽,这是道家的宗旨。

今天把外篇的《骈拇》大概的意思,向诸位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回去多研究,尤其在中国文化这个字,自己要搞清楚一点。

明天再见。不要鼓掌了。鼓掌已经骈拇指了。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