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昫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还有一些呢,做功夫的。做功夫干什么?以前我在外国的时候,听说国内的气功流行,我好难过,我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吹了?拿来炼气功,鼻子嘴巴来炼气功,哪有气功啊?中国文化有五个阶段,有武功,武功炼好了修气功,气功炼好了修内功,内功炼好了修道功,道功炼好了修禅功。我说搞的什么气功,当然现在没有了,过去了。搞气功的“吹昫呼吸”,你看世界上搞气功的,我告诉你,炼气功据我所知道有多少种呢?两百多种气功。你们还不知道,我说这个人类文化的多有趣啊,就是这个鼻子、这个嘴巴还变出来那么多花样,各门各派归纳起来八个字,“吹昫呼吸,吐故纳新”。怎么把这个呼吸炼气,一呼一吸,包括佛学的打坐也是这样,吐故纳新,呼吸有没有作用呢?你们注意这四个字,是医学。我们人怎么有呼吸呢?人天生的,生下来就要呼吸,吸进来是氧气,鼻子自然吸进来是氧气,到我们身体里就变碳气了,碳气就有毒,所以要呼出去,呼,吸,呼。呼吸道理四个字:吐故纳新。吸收新的氧气,然后到肚子里要吐出去碳气,所以搞呼吸,四个字。你们炼气功也不会炼,到现在鼻子呼吸也不懂,大家都在呼吸,你看几个人知道自己在呼吸?都忘掉了,因此身体不好,不能“吐故纳新”。
“熊经鸟申”干什么?就是做瑜伽,炼内功的,什么大成拳什么拳的,在那里站桩,这个是白鹤撩翅……,反正告诉你,是学动物的动作。所有的拳,少林拳太极拳,都是学动物的。太极拳怎么来的?张三丰在武当山看到了蛇和白鹤两个打,这个蛇要把白鹤吃掉,这个白鹤要把蛇吃掉,一个翅膀展开这样打,那个蛇一扭就躲过去了,蛇反过来缠它,白鹤一跳给转过来,这是太极拳,是这样发明的,是真的哦,不是故意的,因为你们没有学过武功,像我们从小就玩这个,都很清楚。这叫做,庄子讲“熊经鸟申”,所有少林拳有五种:龙拳、虎拳、白鹤拳、豹拳、猴拳,都学动物的,运动是学动物来的。“为寿而已矣”这些人一辈子练这一套,干什么?为了活的长一点,为了寿命。这些人在道家叫做“道引之士”,做功夫把身体的病痛引导出去,用气功引出去了。“养形之人”使自己永远保持青春美貌,寿命活长点。有没有?我们中国楚国人彭祖,八百年,“彭祖年高八百岁”我们小的时候读书晓得两句话:“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华山上有个道士叫陈抟,陈抟老祖,像你们在我那里吃饭,我饭厅里那个对子是陈抟老祖写的“奇逸人中龙”,这是他写的字,他做功夫是睡觉,不是打坐,这是形容他“一睡一千年”,所以陈抟睡醒了问:彭祖呢?(答)死了。(陈抟)怎么那么快死了,才八百岁,这个短命鬼!他只睡了一觉,所以“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中国的故事,这才是修道家的,不是吹的哦,这个上面讲都是真的。
他(庄子)把人,社会的分类,这些“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寿、怎么叫“考”呢?“考”字很难懂。我常常问人,你们讲中国文化,你看过年的时候你们贴的横条字,五福临门,你们都会写,有福气,哪五个福啊?不知道了!你看中国人会写去贴,不晓得(内容),只好把福字倒转来贴,什么意思?福到了。你看这就是文化了,五福里头有富,没有贵,官做的大,做到皇帝不算福哦,有钱了就好了。有个寿,五福里头有个寿,还有一个考,考是什么?你翻古书看,什么叫考,古书上告诉你,他写的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这叫五福临门。“攸好德”这一家做人做事、家庭教育很有道德。“考终命”就不同,你去查古书,古书上怎么注解,什么叫考?考者老也,老就叫考,考就叫老。如果没有老师给你讲,自己查过字典,什么考就是老啊,老是什么,就是考啊,考老,考老,所以像你们现在一样,一辈子小学考中学,中学考大学,大学考留学,留学回来做公务员,还要考,一路考到底,大概是这样的五福了,(其实)这是无福了!“考终命”寿命要长,活到了健康快乐,死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麻烦,叫“考终命”,最好是无疾而终,没有生病,一下子死了就死了。你看现在有钱的有地位的,一住进医院,一年两年拖下去,又麻烦自己又拖累人家,那叫无福之人。有福之人“考终命”,刚吃完饭,说走说死了就死了,无疾而终,可是很难。所以这些人“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生命的结束,无病无痛走了。
你看这一篇,我特别给你们整出来,庄子分类人类的人才。“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这一句连起来,中国文化最高的人生标准了,这就是道家,也就是中国佛教所讲的禅宗的人的目标了。上面讲了几条,包含了人生的几十种做法,也可以说,刚才我们讲过的是庄子所讲人生几十个生活的形态,至于说你赚钱,你漂亮,你寿命,谈都不用谈,上面的标准自己看看,哪一条合适的。除了上面这个普通以外,真正中国文化讲道家之士,“若夫”古文就是两个字,翻译白话就是“那么”。那么讲啊,“不刻意而高”不是故意自己傲慢,这是第一条的,讲人的傲慢,批评社会。有人“不刻意而高”,不是故意,自然很清高。“无仁义而修”也没有满口仁义,他的品性,人生修持非常好。“无功名而治”也不想做官,也不想发财,可是他在某一个家庭也好,社会也好,他在哪里就自然受他的影响,安定而治。“无江海而闲”并不要归隐山林,逃避现实,可是他永远持心,虽然也做事,可是心里头不忙乱,永远是清闲的。“不道引而寿”不做功夫不打坐,不练气功,不吃药不生病。“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忘是什么?什么事情到他心里、空了,都够丢的开,放的下。“无不忘也”每件事情都看得开,有些人气派很大,过了就一笑、丢掉了。“无不有也”你说他什么都满不在乎吗?他什么都有。要啥有啥,自然来了,这个人很高了。“无不忘也”,一切放下即空。
李慈雄到成都文殊院回来,后来我笑他,他自己也忘了,他回来告诉我:老师,我到成都看到那个庙子--文殊院,前面有副对子真好。我说好啊,你背啊,他就背出来了:“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佛家的观念,拿(庄子)来讲“无不忘也”。我说下面呢,李慈雄他本人坐在这里,前两天我考他,下面有没有?(李)有,我忘了。(师)你真忘了,下面是:“慧生于觉”智慧靠觉性生出来,“觉生于自在”觉性是本体功能来的,“生生还是无生”这幅对子,我们拿文殊院这副对子就讲了这两句了。上面是“无不忘也,了了有何不了”,下面是“无不有也,生生还是无生”,所以中国文化早期就存在这个道理。
“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个叫修道,叫禅宗。修道人,心境始终是理性,情绪很淡薄,功名富贵什么,一切不沾染,一切都很淡薄,“澹然无极”永远具备了一切的真善美的人生。
修养学问到这个程度的话,“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中国道家文化标榜人生的目标,就是这个道理“天地之道”。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做个结论,“故曰”古文,拿白话讲“所以说”,中国道家文化讲人生是什么?“恬淡寂漠”,对一切都很淡薄,不抓住,好人不认真,一切了了有何不了,“恬淡寂漠”,永远是宁静的。“虚无无为”心境修养永远在空空洞洞境界,无为而治。“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你看天地之间,最好的天气,无风,也不太热,也不太冷,也没有云,万里晴天。所谓有两句古诗可以形容:“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这是道家在告诉你了,所以说真正有修养的圣贤之人,“休休”处处在放下、在休息,没有什么血压高啊,心里紧张啊,心里烦恼啊,没有。因为你放不下,“了了有何不了”你了不了。了了的人“休休焉”,随时随地在休息的状态,“则平易矣”,就是很平淡,看这个人很平淡,平凡、很容易。因为“平易则恬淡矣”,你万事,今天做到赚了一亿,看来等于一毛钱也不值,看得那么平凡,那么恬淡、平易了。做到了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没有烦恼,邪气不能袭,外面的社会环境、天地环境都不能影响,这个叫道德的完全,“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精神永远是不衰老的状态。
我们到时间了,先休息一下。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