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颜回被当场一骂,有一点领悟了,他说,那么,老师啊,我这个内在道的工夫不表现出来,我外面圆一点,去跟他们和蔼的接触,我里头还是修我的道,外面转个弯慢慢的把他向形而上道引导,总可以吧?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外圆内方。颜回比孔子没有骂以前进步一点,颜回提出来这个,孔子又批驳了。
“内直者,与天为徒”,孔子说,你以为你这个就对了,你还是没有对。其实颜回很进步啦!孔子教导颜回,也就是庄子告诉我们后人,修道、做人要进步,“内直”是对的,脑子里头一天到晚空空洞洞,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所以儒家讲四个字“清明在躬”,永远是清明的;拿佛家来讲,心里头是空的,清清净净的,这就是内直,直心是道场。学佛嘛!第一步要直心,这才叫做修道。
孔子说:这是初步的工夫,“内直者与天为徒”,这样才可以天人合一,就是效法天了,也就是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知天子之与己皆天子之所子”,古代皇帝称为天子,就是把皇帝与普通老百姓都看成平等,看人世间一切都平等。一切地位、名气,有钱没有钱,官高不高,都不相干;你也是人,我也是人,与天为徒,都是天下的人。既然达到人境界的平等,内在已经修养到万缘都空了,等于佛家说的三个字“人无我”;已经做到无我无人,修到这个空的境界了。那么孔子说:“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你自己内心既然经常是空的,你还何必要人家听你的话,相信你的意见呢?你是要求人家认为你是对的,还是要求人家认为你是不对的呢?对与不对,两边都落入偏见了。既然有了偏见,你内在修养已经不空了嘛!已经不直了嘛!空,只是真正的因明逻辑,其他两面论辩,逻辑一有分别,你这个境界就又错了。
我们也常常看到青年同学们,刚刚得了一点清净境界,虽然在老师面前不敢多讲,我看他那个采色不定,洋洋然如有所得的样子;然后就在我面前装起老师一辈的人,很想出去教化人家,就想把这一点空,传给别人那个样子,这个就是犯了错误。你既然还有一点东西要传给人家,就已经不空了嘛!不空了,已经不对了,堕落在一边了,当然就是错了。你看孔子论辩,两面一翻,缺点就暴露了。注意啊!若有所得者,不必做此想。现在不是我讲的,是庄子说的。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如果这样的话,高明人眼睛一看,你不过是个小孩子,得少为足,就是禅宗祖师骂人的话,得到一点点就自以为了不起。等于穷人一得宝,就发了疯了,穷人中了爱国奖券,马上进疯人病院,就是这个味道。他说,结果人家看到你不过是个小孩子,这个叫做与天为徒。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说转弯骂人的话,就是说老弟啊!你也太天真一点了吧!天真是好听啦!天真的反面就是幼稚!有时候不好意思讲一个人幼稚,只好说你好天真唷!人家听得也很高兴,所以这个转弯骂人是很好的艺术。天真跟幼稚是一样的啊!他说,你太天真了,这是孔子批评颜回天真的一面。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什么叫外曲呢?虽有高度的修养,但是千里做官只为财,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走外曲之路。外曲者就是与人为徒,行为也要同一般人一样。“擎跽”,就是看到皇帝上朝,行礼鞠躬。“曲拳”,就是两手合掌,或者学佛人的问讯,学印度的礼貌。或者跪下来,行人臣之礼,“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你看到别人是这个礼貌,自己不能不做,以免给人家挑剔,这个叫做外曲;也就是有一句土话,上了那一个坡,就要唱那一个歌。到那个环境,你就要跟那个环境学。到了美国去嘛!只好看到人就拉手;到中国去看到人穿长袍,只好作揖;有些地方去是吐舌头的礼貌,你只好把舌头吐得长长的。每个地方礼貌都不同。虽然心里不愿意,环境是这样,你就要照这个规矩。他说,这个叫做外曲。那么还有第三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