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南华》《庄子諵譁》(2017版)第六章 大宗师(20)


再说丙吉

再说宣帝当了皇帝以后,丙吉也没有什么太得志,不过总是在中央政府做事。丙吉的一生,所谓无赫赫之功,没有特别的成绩,也没有坏处;在那么高明的领导之下,天下太平,所以不须特别表现,也不须特别的忠臣了嘛。所以他也很平凡的,就是照阶级升进,最后也就升到皇帝旁边去啦!不过汉宣帝对他特别好,但是最早并不知道自己这条命是丙吉救回来的,也不知道从小是丙吉花钱给他请奶妈带大的,他只知道自己很惨,丙吉也从没有讲过。

历史上所讲的丙吉,“一生不念恩”,帮忙人家,有大恩于人,自己一辈子不讲。他不是忍着不讲,而是他那个道德修养,心中无所谓无记挂,这就是丙吉。再从历史故事来讲丙吉,因为领导人汉宣帝很高明,所以丙吉一生看起来都很平凡。不过汉宣帝对于自己患难时生的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觉得儿子太老实了;虽然道德不错,但是气魄不够,所以几次也想把这个太子废掉。只因为看到太子就想起许皇后,患难夫妻,又死得不明不白,心中难过,所以不肯换,后来就是汉元帝。

再说丙吉在宣帝幼儿时,为他请过几个奶妈,有个奶妈的丈夫,大概是乡下的流氓,就逼这个奶妈,到京城把事情闹出来,结果被抓,叫她拿证据出来,才供出一切是丙吉的安排。丙吉看到这个女人就骂,你还有脸来见我!真有功劳是前面两个奶妈,可惜她们都已经死了。丙吉在这个时候才讲出来,汉宣帝知道了,叫人把那个奶妈送到宫里来,另外跟她谈,这个奶妈就告诉他,丙吉的话不错,开始请过几个人,后来请到我,我是被他开除了的,都讲了老实话。汉宣帝处理得很好,没有封官,也没有封侯,国家的官位不可以拿来做私情,所以给她很多的钱,很多的礼物。但他对于丙吉没有表示,丙吉也没有再提这个事;这就是我们应该效法的丙吉为人的风范。

大概隔了五年的光景,汉宣帝其实也在看丙吉究竟怎么样。丙吉年纪比汉宣帝要大个几十岁,已经是老臣了,但是看到皇帝,还是要下跪的,所以后来汉宣帝就请他做宰相。在那个时代,宰相差不多是副皇帝,当时有正副两个宰相,另外一个副宰相是萧望之,才智很高,比较精明,他看丙吉这个老头子,老老实实的,也不大管他,就自己都作主了。这个丙吉呢,晓得这位副宰相很爱作主,反正国家政治也不错,皇帝也不错,他乐得不管,大问题他才注意。

历史上所谓丙吉问牛,就是说有一天,他去中央开会,车子走到街上,看见有人打架,死了人,躺在马路上,他不理叫车子继续走。遇到有老百姓牵一头牛,夏天很热,那条牛走得喘气,牛的口水白沬都流出来了。丙吉就问牵牛的人,多少时间没有下雨了?因为不下雨,天气太热了,水牛无法在水里滚,所以受不了而喘气。丙吉就估计当年农作物收成有问题了;这是国家大事,粮食第一,尤其在农业社会,所以历史上叫做丙吉问牛。实际上,他由牛的情形判断到气象,由气象联想到全国哪个地方下过雨,哪个地方没有下过雨,所有粮食的收成,都关系国家老百姓的命运。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看到街上人死不问?他说,这个打架死人的事,由县长去管,那是他们的事,我的职务是国家的大政。问牛燮理阴阳,这个阴阳意思多得很,那是国家的大事,我怎么不问!所以丙吉问牛是这个道理。一方面也可以说,丙吉深知大体,一个宰相管理国家的大政,小事各有专管的人员去管,二方面,他的副宰相非常爱管事,何必两个人争权呢?这就是丙吉问牛高明之处。他年纪也大了,坐在那个位子也蛮好的,只要把他培养出来的皇帝位子看牢,不要歪了,不要给别人坐了去,就够了嘛。这是讲丙吉一生的长处,尤其是对他培养出来皇帝,一生不念恩,这个是做人最难的地方。

宋朝有个宰相吕端,与丙吉有相似之处。有一副对联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一生没有别的长处,就是小心谨慎,一个人如果聪明绝顶,但对小事能够马虎假装糊涂,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像宋朝的吕端当宰相,他哪里是真糊涂啊!大事绝对的不糊涂,小事就马虎过去。那个时候天下太平,他乐得如此,做一个太平宰相。

丙吉的做法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丙吉个人的道德,与他的长处,应该很多。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上对于丙吉的好处写得并不多,可见这个人道德更高,看不出来他的道德好,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不像社会上那些塑造道德的人,说某人也是他帮忙的,报纸经常登载他捐了多少钱,哪个地方做了多少好事等等;这种人,要给他打个三折两扣才行。丙吉没有这样,一生只看到他平平凡凡,只看到他问牛讲几句话,其他没有事;所以他的道德之高,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