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放射的气到达外面,这个作用叫做风。这一段比较麻烦、吃力一点,先要把它搞清楚。这其中有三个阶层,与南郭子綦打坐忘我那个境界不相干。先让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让他去忘我,现在我们先讲气的问题。到达忘我的时候,没有谈气不气的问题,那是解脱的境界,与《逍遥游》最后无何有之乡是连带的。
现在第二篇《齐物论》开始,到了南郭子綦忘我以后,接近于形而上这个本来解脱这一段,先把它摆下。现在转过来,从有我的境界开始。有我的境界,第一是意动了就有气,气动了就形成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庄子开始形容了,他说这股气变成风以后,除非不起作用,如果它动了,起了作用,那厉害了。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万窍怒呺”。窍就是洞,有洞的地方就响,发出声音来;没有空洞的地方,显示不出风的音声。
青年同学们注意啊!你说风有形体吗?风没有形体。我们感觉到风吹在脸上,那是我们的反应。风没有声音,我们听到的风声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发出来的声音,不是风本身的声音。至于风的形态,风没有形态,大风与小风,是我们感受的形态。所以说,读《庄子》也要留意了,“是唯无作”,除非不起作用,“作则万窍怒呺”,起了作用的时候,碰到物质,就发出来各种声音。
很多研究佛学多年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两句话,你看庄子讲形而上的本体,无何有之乡,了无所有,了不可得;但讲形而下起用,就只讲到这里,这是什么意思?是依他而起,就是佛学所说依他起。如果不靠外物,不依他,本体的功能呈现不出来。一切都靠外物,靠作用,靠现象,本体的功能才能显现得出来。万有的用,都是本体的用,万有的现象就是本体的现象,都是依他而起。“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就是这两句话,说明由形而上到形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