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未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一直问到动植珍怪、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近世的治乱兴衰。凡此种种都一并在“天”这大题目下发问之,表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诗篇结构,先自然后人事,人事的发问又由远及近,次第有序,可见是精心安排的。关于《天问》创作,旧说屈原放逐之后,徘徊楚地山泽,见楚先王及公卿庙宇墙壁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及圣贤怪物行事的图绘,于是呵而问之。自来学者对此有信有疑,疑者又各有主张。近年有学者提出新说,以为《天问》的发问形式,恰表明诗篇是保存在楚地的古人记忆、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经验、历史经历的“创世史诗”。
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1) ?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2) ?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3) ?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4) ?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5) ?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6) ?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7) ?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8) ?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9) ?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10) ?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11) ?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12) ?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1) ?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2) ?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3) ;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4) ?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5) ?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6) ?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7) ?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8) ?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9) ?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10) ?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1) ?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2) ?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3) ?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4) ?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5) ?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6) ?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7) 。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8) ?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9) ?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10) ?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11) ?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12) ? 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13) ?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1) ?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2) ?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3) ?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4) ? 昆仑县圃,其凥安在 (5) ?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6) ?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7) ?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8) ?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1) ?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2) ?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3) ?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4) ?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5) ? 雄虺九首,儵忽焉在 (6) ?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7) ?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8) ? 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9) ?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10) ?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11) ?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12) ?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13) ?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1) ;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2) ?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3) ;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 (4) ?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5) ;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6) ? 皆归䠶𥷚 ,而无害厥躬 (7) ?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8) ?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9) ;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10) ?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1) ;
胡䠶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2) ?
冯珧利决,封豨是䠶(3) ;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4) ?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5) ;
何羿之䠶革,而交吞揆之 (6) ?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7) ?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8) ?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9) ;
何由并投,而鲧疾脩盈 (10) ?
白霓婴茀,胡为此堂 (11) ?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12) ?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13) ;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14) ?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1) ?
撰体协胁,鹿何膺之 (2) ?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3) ?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4) ?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5) ?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6) ?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7) ;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8) ?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9) ?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10) ?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11) ?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12) ?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1) ?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2) ?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3) ?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4) ?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5) ?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6) ?
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7) ?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8) ;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9) ?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10) ;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11) ?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12) ;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13) ?
简狄在台,喾何宜 (1) ?
玄鸟致贻,女何喜 (2) ?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3) ;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4) ?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5) ?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6) ?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7) ?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8) ?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9) ?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10) ?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1) ;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2) ?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3) ;
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4) ?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5) ;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6) ?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7) ;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8) ?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9) ?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10) ?
会鼌争盟,何践吾期 (1) ?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2) ?
到击纣躬,叔旦不嘉 (3) ;
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4) ?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5) ?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6) ?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7) ?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8) ?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9) ;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10) ?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1) ?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2) ?
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3) ?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4) ?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5) ?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6) 。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1) ?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2) ?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3) ?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4) ?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5) 。
梅伯受醢,箕子佯狂 (6) ?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7) ?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8) ?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9) ?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10) ?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1) ;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2) ?
迁藏就岐,何能依 (3) ?
殷有惑妇,何所讥 (4) ?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5) ;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6) ?
师望在肆,昌何识 (1) ?
鼓刀扬声,后何喜 (2) ?
武发杀殷,何所悒 (3) ?
载尸集战,何所急 (4) ?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5) ?
何感天抑地,夫谁畏惧 (6) ?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7) ?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8) ?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1) 。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2) ?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3) 。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4) ?
彭铿斟雉,帝何飨 (5) ?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6) ?
中央共牧,后何怒 (7) ?
蠭蛾微命,力何固 (8) ?
惊女采薇,鹿何祐 (1) ?
北至回水,萃何喜 (2) ?
兄有噬犬,弟何欲 (3) ?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4) 。
薄暮雷电,归何忧 (1) ?
厥严不奉,帝何求 (2) ?
伏匿穴处,爰何云 (3) ?
荆勋作师,夫何长 (4) ?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5) ?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6) ?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7) ?
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8) ?
【评析】 《天问》的特点,是在“天”这样一个大名目下无所不问地“问”。因为这样的“问”,就与我国其他一些兄弟民族“创世史诗”,如藏族的《世巴问答歌》、纳西族的《创世纪》、苗族的《古歌》以及彝族的《梅葛》等,有了许多重要的相似性(范卫平《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诗篇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表明诗篇出自当时专门负责汇聚传播文化知识的专业人员之手,他们就是巫史。屈原或其本身就曾是这个阶层的一员,或许古传的文本引起了他的兴趣,作了适当的笔削。无论如何,诗篇从文献角度说,都显示了这样一点:在知识传播掌握在一些专职人员手中时,其传播有十分特殊的方式,《天问》的发问,即显示了这样的方式。《天问》一共170多问题,天文方面30问,地理方面42问,历史传说则多达95问(周秉高《楚辞解析》),可谓包罗万象。有些问题颇带理性色彩,有的今天看难免诡异,也正因这一切,造成了诗篇恢弘奇异的整体色彩。一个个的问题排叠而来、层出不穷,这已经很让人惊叹了;天上地下,无所不问,更令人浮想联翩,眼前仿佛站立着一位顶天立地的探寻的巨人。这是《天问》的特殊魅力。《天问》与其他兄弟民族创世史诗的明显分别是“只问不答”。有学者以为,能“问”则必定能“答”,所以诗篇省略“答”,全是问题的发问,可读来却不觉沉闷。这是因为诗人注意到句式的变化,或直接发问,或先简要描述然后再问;不过,最终使《天问》连续发问不枯燥的,还是因其内容的丰富奇异。这是《天问》的价值。诗篇构思奇特,气象恢弘,光怪陆离;语言以四言为主,参以三言、五言乃至七言等,称得上是古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曰:发问之语。遂古:远古;遂,通“邃”,悠远。传道:传说。
(2)上下:指天地。形:有形状。考:考证,考究。一说形成。
(3)冥昭:昏暗。冥,昏暗。昭,明亮。冥昭,偏指冥。瞢闇(ménɡ àn):昏暗。瞢,模糊不清,昏暗。一本作瞢暗。 极:穷究。
(4)冯翼:无形无状的样子。《淮南子·天文训》:“天地未形,冯冯翼翼。”高诱注:“冯翼,无形之貌。”一说大气浮动的样子。惟:语气词。像:想象。一说形象,景象。
(5)明:白天。 :黑夜。时:时间。一说通“是”,这。
(6)三合:相互作用。三,通“参”。一说指天、地、人三才。本:本源。化:化育,化生。
(7)圜:音义都同于“圆”,指天,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九重:九层。古人想象天有九层。营:通“环”,围绕,环绕。一说营造。度:测量。
(8)兹:这。功:工程,指九重天的营造。
(9)斡(wò):车盖。古人认为天如车盖笼罩着大地。一说斗柄,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维:绳子。焉:哪里。天极:即北斗。加:安放。
(10)八柱:古代传说有八座大山作为支柱,支撑起天空。当:在。亏:缺陷,缺损。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所以河流都向东流,东南形成了大海。
(11)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又称九野。际:边界。安:哪里。属:连接。
(12)隅(yú):角落。隈:(wēi):弯曲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