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题解】爵,指公、侯、伯、子、男等贵族等级。本篇主要论述了封爵的等级、封地的大小以及诸侯国的官制、军制、俸禄等,故以“爵国“为篇名。官制、军制的依据是“法天地之数”。董仲舒论述了“有大功德者受大爵土,功德小者受小爵土”、“大材者执大官位,小材者受小官位“以及“豪杰俊英不相陵等原则。 文中对井田制也有所论述。
【译文】 《春秋》记载:“(鲁僖公)与周天子周姓宰官会面。”又记载:“僖公与齐侯、宋公、郑伯,许男、滕子会面。”又记载:“(鲁隐公)开始献六羽之舞。”《公羊传》记载:“天子之三公称作公,王的后代也称公,其余大国的国君称侯,小国的国君称伯、称子、称男。”共分五等。所以周朝的爵位分五等,士分三品,表面分别多,实际上分别很少。《春秋》的分爵位三等,合伯爵、子爵、男爵为一等爵,士分二品,形式上分别少了,实际区别却很多。《春秋》说:“荆”。《公羊传》说:“称氏不如称人,称人不如称名,称名不如称字。”共四等,命名为附庸小国,夏商周三代全是这样。然而他们的地理分布怎么样?我认为:天子所辖国城周围土地千里,公侯百里,伯爵七十里,子、男爵五十里。附庸中称字的小国方圆三十里,称名的方圆二十里,称人称氏的方圆十五里。
【注释】 (7)禄八差:应作“禄人有差”(8)如其能,宣治之至:应作“官如其能,治之至”,“宣”字因形似“官”而误,并错置下句。(9)陵:侵扰。
【译文】 《春记》秋载:“宰官周公。”《公羊传》说:“天子有三公。”《春秋》又记载:“祭伯前来鲁国。”《公羊传》说:“(祭伯)是天子的大夫。”《春秋》记载有:“宰官渠伯纠……”,《公羊传》说:“(渠伯纠)是天子的下大夫。”《春秋》记载“石尚……”,《公羊传》说:“(石尚)是天子的士。”《春秋》记载“王人……”,《公羊传》说:“(王人)是名不见官录的微小人物,说的是下等士。”共五等。《春秋》记载:“(鲁国)建立左、中、右三军。”《公羊传》说:“为什么这样记载?为了批评。为什么要批评呢?古代共有上卿、下卿、上士、下士”。共计四等。小国的大夫和次它一等的国家的下卿同等级,次一等国家的大夫和大国的下卿同等级,大国的下大夫和天子的下士同等级。共分二十四个等级,俸禄收入有差别。有大功德的可受到朝廷的大的爵位和土地,功德小的得到小的爵位和土地,才能大的得到大的官职,才能小的得到小的官,职官吏如果都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天下就会十分太平了。所以能力超过万人的叫做英,超过千人的叫做俊,超过百人的叫做杰,超过十人的叫做豪。豪杰俊英不互相侵扰,所以治理天下就如同把天下事务放在手掌心上观察一样清晰。
【注释】 (10)通佐:辅佐天子官员的通称。这里指上卿。按据下文上卿七人,故“十”为“七”字之误。下文,“外佐”,指卿、大夫、士等人。(11)天庭:星名,属太微座。(12)与下:此文有误,应作“上士与下士”。(13)五官:指五等官爵。(14)口军:计口立军,即按人口数目多少决定设置军队的多寡。(15)街路市:可能为“街路”,“市”为衍文。萎圈:同“委巷”,曲析的小巷。椽采:与全句不类,疑为衍文。(16)为大口军三:应作“为大国口军三”,夺“国”字。
【译文】 这个数字是效仿什么这样定的?回答是:天子分左右之人各五等,共三百六十三人,效仿上天一年的数字,春夏秋冬中,五时的景象。有通佐官七人,上卿和下卿共二百二十人,是太微座天庭的征象,是诸侯的二倍。诸侯的外佐人分四等,共一百二十人,效仿四季,六甲星座的数目。通佐大夫五人及上士和下士,共计六十人,效仿日月星三辰的数目。辅佐天子的上卿诸侯、大夫的人数一定以三为基数相迭加,为什么?我认为:时间三个月就组成大一等的季,星辰三座就组成天象。诸侯的爵位分五等为什么?效仿上天、大地的数目。五等官爵也是这样。可是建置官吏,分别人数又是为什么?回答是:诸侯国中大国建四军,这是古代的建制。其中一军用来尊奉公家。统计人口数设置三军是为什么?回答是:大国十六万人口,而建三军。凭什么这样说?回答是:以井田准确数字计算出的,一平方里有一井,一井计九百亩而立为一口。方圆一里有八家,每家一百亩土地,用来养活五口人。上等农夫耕百亩田,养活九口人,次等养活八口人,再次一等养活七人,再次一等养活六人,最次的养活五人。养活人数多和少互相补充,大致百亩田可养活三口男人,方圆一里共计二十四口。方圆十里就共计二百四十口。十个方圆一里就共计二百四十口。方圆十里的是方圆一里的百倍,共计是二千四百口。方圆百里的是方圆一里的万倍,共计是二十四万口。按规定分为三份再去掉一份。城池、都市、房屋、街巷、胡同、官府、园林、曲折的小路、高低之处等(都在去除一份之内),共得良田方圆十里的六十六份,和方圆的一里六十六份,共计可得十六万口人。分成三份,每份是五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口,是一个大国,可设三军。这是公侯爵位。天子土地方圆一千里,是方圆百里的一百倍。也是分为三份,去掉一份,计得土地方圆百里的六十六份,和方圆十里的六十六份,计算起来共一千六百万口,分为九份,各得一百七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口,按人口可置九支京口军。
【注释】 (17)太傅、太母:王后的太傅是生活顾问和保镖,太是母生活顾问。由年长的大夫和大夫的夫人充任。(18)世子一人,太傅,三傅:应作“世子一太傅”,“人”字衍。“三傅”与“太傅”重复,应删。(19)三少:指少保、少傅、师少。(20)士人仕:应作”士人”,“仕”字衍文。
【译文】 三支京口军用来保卫天子及家庭。所以天子立有一名后,一名世夫人,中、左、右夫人,四名美姬,三名良人。确立一名太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名大夫,八十一名元士,二百四十三下士。有七名上卿,二十一名下卿,六十三名元士,一百二十九名下士。王后设有一名太傅、太母、三伯、三丞。世夫人,四姬,三良人,各自都有老师傅导。世子有一名太傅,三率,三少。士入宫担任值宿禁卫天子任务的与下士同列,上、下士同等的如同上、下士的人数。王后侍奉、卫护者,有上下宿禁护卫者各五人。世夫人、中左右夫人、四姬,有上下侍御各五人。三名良人,也是上下侍御各五人。世子的妃姬和士、护卫者,和公侯的人数相同。王后的太傅,有上下史官五人;三伯,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少伯,有史官各五人。世子太傅,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少傅,也各有五人;三率、三下率,也各有五人。三公,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卿,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大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元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上下卿,有上下史官,上下各五人。卿大夫。元士,有臣仆各三人。所以公侯有方圆百里,分三份而去掉其中一份,可得方圆十里的田地六十六份,和方圆一里的田地六十六份,按比例可得十六万人口。将比例分为三份,设置大国按人口设的军队为三支,成为大国。有一位夫人,一名世妇,左右妇,三名美姬,二名良人。确立一名世子,三名卿,九名大夫,二十七名上士,八十一名下士,也有五通大夫,立有上下士若干。
【注释】 (21)方伯:州的长官。又说是一方的首领。(22)孺子:周人称妾为孺子。(23)一上下傅:应为“一上傅”,“下”字为衍文。
【译文】 上卿的地位相当于天子的元士,俸禄相当汉代的八百石。下卿六百石,上士四百石,下士三百石。夫人有一傅一母,三位伯,三位助手丞。世妇,左右妇,三位姬,二位良人,各自都有师傅,有护卫。世子有一名上傅、一名丞。担任卫护公的士,和上卿地位接近的有三人,和下卿相同的有六人,和上下士地位接近的如同上下士的人数。夫人的侍卫者,有上下侍卫各五人;世妇、左右妇,有土下侍卫各五人;上下二卿,有侍卫各五人;世子的上傅,有上下史官各五人;丞,有史官各五人;三卿、九大夫,有上士史官各五人,下士史官各五人;通佐大夫、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卿,有臣仆二人。这是公侯的待遇规定。公侯中有贤才的任州的方伯,赐给斧钺等兵器,配置勇猛的武士一百人。过去管理方圆七十里,七七四十九,分成三份,去除其中一份,可得田地方圆十里的二十八份,和每方圆里十六十六口,按比例计算可得十万九千二百一十二口,组成次于大国的口军三支,成为次国。有一名夫人,世妇,左右妇,三位良人,二名妾。确立一名世子,三名卿,九名大夫,二十七名上,士八十一名下士,和通佐大夫五名,五名上士,十五名下士。州伯的上卿,地位与大国的下卿接近,俸禄相当汉代的六百石,下卿四百石,上士三百石,下士二百石。夫人有一名太傅,一名太母,三名伯,三名丞。世妇、左右妇、三名良人,各有师傅与保卫者。世子有一名上傅。值宿护卫公的人,和上卿地位接近的三人,和下卿接近的六人,和上士、下士地位接近的如同上下士的数目。夫人的侍卫人员,有上下侍御各五人。世妇、左右妇,有上下侍御各五人;两名侍御者,各有五人;世子的上傅,有上下史官各五人,丞、史官各五人;三名卿,九位大夫,有上士史官各五人,下士史官各五人;通佐大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卿尚有臣仆二人。
【注释】 (24)一上下傅:同(23)注。(25)视:与……相同。(26)比上卿,下卿一人:疑有误。上文说“宰视子男下卿”,这里又说“士宿卫君者比上卿,下卿”,二者不合。另下句“上下各如其数”所指不清,恐有误。(27)下良五:疑为衍文。(28)称名善者:应作“称名者”,“善”字衍。(29)半字君之地:是称字国君土地的一半。字者上文已记有“地方三十里”,则一半为十五里。(30)九半:意义不清,疑为衍文。(31)今二百石:文下疑有脱文。(32)下四半三半二十五:因上文有脱文,本句意义不明。本句之后应“有称人氏者方十五里”等为是。(33)宗妇仕卫世子臣:此句有脱文。由上文推之,当为“宗妇一人,妾二人,世子一”人。仕卫:可能是“士宿卫君者”之残文。世子臣:即世子之臣,是世子的属官。
【译文】 过去的子、男爵有方圆五十里田地,五五二十五,按照方圆十里的六十六比例,共计可得四万口,组成小国的口军三支,成为小国。有夫人,世妇,左右妇,三名良人,二名妾。确立一名世子,三名卿,九名大夫,二十七名上士,八十一名下士,和五名通佐大夫,五名上士,十五名下士。小国的上卿和次国的下卿地位接近,俸禄相当汉代四百石。下卿三百,石上士二百石,下士一百石。夫人有一傅,一母,三位伯,三位丞。世妇,左右妇,三名良人,一名侍御者,各自都有老师与护卫。世子有一上傅,宿值卫护公的士,和上卿地位接近的三人,和下卿地位接近的六人。夫人的侍御,有上下待御各五人;世妇,左右妇,有上下侍御各五人;二名侍御,各有五人;世子上傅,有上下史官各五人;三卿,九大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士,各有五人;通佐大夫,有上下史官各五人;卿有臣仆二人。这是周朝的制度。《春秋》合伯、子、男三爵为一等,那些附庸当中称字的小国,土地方圆三十里,三三而九,分为三份并去除其中的一份,可得田地方圆为十里的共有六份,按比例可有一万四千四百口人,设口师三支,立一名宗妇、二名妾、一名世子,另有一名宰,一名丞,一名士,秩士五人。宰的地位与子、男的下卿相同,俸禄相当汉代的三百石。宗妇有一名师傅,一名保卫者,侍御人三名,妾每名有二人,世子有一名师傅。宿值护卫君的士,和上卿地位接近,下卿一人。上下各如其数。世子的师傅,有上下史各五人。(下良五)称名美善者,有田地方圆为附庸的称字国君的一半。(九半)三分其田,并去除其中之一,可圆得方十里的田地三份,按比例可有七千二百口人。有一世子,其宰的俸禄相当汉代二百石。下四半三半二十五。(称人的氏者土地方园十五里)三分之后并除去其中之一份,可得方圆十里田地一份,和方圆五里田地五份,按比例可有三千六百口人。有一世子,其宰的俸禄相当汉代一百石,有史官五人,宗妇,仕卫,世子臣。
【注释】 (1)六羽:执六白翟羽的舞蹈。(2)士三品:即上士、中士、下上三级。(3)荆:本为州名,后以此代指楚地。(4)附庸:附属于诸侯国的小国。(5)邦圻(qí):国城周边地区。圻:意同“畿”。(6)字者;称字的单位。连同下文“名者”、“称人、氏者”都是中原以外附庸诸侯的少数民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