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题解】本篇论述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天道的运行,终而复始,阴阳两气互为消长,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阳之气,阴出则阳入,阳出则阴入,它们互济、互补,保持着一定的平衡。性质相类之气,如春季少阳之气和木气、冬季大阴之气和水气,各自呼应而趋向于和自己相类的事物,并各自担负起自己所主掌的职能,如春生、夏长之类,由此而形成了天道运行的四时更迭、循环不巳的变化。董仲舒还从神学目的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天之道有伦、有经、有权”的说法。
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冬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无(1)溢,有少而无绝。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多少无常,未尝(2)不分而相散也。以出入相损(3)益,以多少相溉济(4)也。多胜少者倍入。入者损一,而出者益二。天所起一,动而再,倍常乘反衡(5)再登之势,以就同类,与之相报,故其气相侠(6),而以变化相输也。春秋之中,阴阳之气俱相并也。中春以,生中秋以杀。由此见之,天之所起其气积,天之所废其(7气)随。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煖(8)。此非各就其类而与之相起与?少阳就木,太阳就火,火木相称,各就其正。此非正其伦(9)与?至于秋时,少阴兴而不得以秋从金,从金而伤火功,虽不得以从金,亦以秋出于东方,俛(10)其处而适其事,以成岁功。此非权与?阴之行,固常居虚而不得居实。至于冬而止空虚,太阳乃得北就其类,而与水起寒。是故天之道有伦、有经、有权。
【注释】 (1)溢:过多。(2)未尝:从来不……。本句有两个否定词.意义就是强调肯定。(3)损:减少。(4)溉济:给予好处,给予帮助。(5)衡:车辕头上套牲畜的横木。(6)侠:同“挟”,通彻。(7)随:委随,不振作。(8)煖:同“暖”。(9)伦:顺序,次序。(10)俛:同“俯”,低下身,弯下身腰。
【译文】 上天的规律,运行到终点再重新开始。所以北方是上天终结和开始之处,是阴气、阳气会合、分别之处。冬至以后,阴气低俯而向西隐没,阳气高仰而向东出现,出现和隐没的地方常常相反。多少调和的适当,常常相一致。有时多但不过剩,有时少但又不断绝。春夏两季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两季阳气少而阴气多,多少并不固定,从来都互相分散。根据出现和隐没而互相增减,根据多少互相补助。多胜过少的要增加一倍地隐没。隐没的减少一倍,出现的就增加二倍。上天如果出现什么,一动就是两倍的气,像经常乘驾反衡的车还要两次登上的形势,来接近同类,彼此互相回报,所以阴阳之气彼此相通,而用变化来互相输送。春秋两季当中,阴阳二气彼此相合。在中春时出生,在中秋时结束。由此看来,上天如起动,阴阳之气不积累渐多,上天如废弃,阴阳之气就委随不振。所以至春季很少的阳气从东方生出靠近,木和木一起生长;到夏季,很多阳气从南方生长靠近火,和火一起发出暖热。这不是各自接近自已的同类而和它一起兴起吗?少阳靠近木,多阳靠近火,火、木彼此相称,各自到达正确的位置。这不是匡正它们的次序吗?到秋季,少阴兴起却不能使秋天随从金,随从金便要伤害火的功用,虽然不能使秋天随从金,也要因秋天从东方出现,俯身居处而适应自己所做之事,以便完成年岁的功用。这不就是权变吗?阴气的运行,当然要经常居于空虚之位,而不能居处在充实的位置。到达冬季而止居在空虚之位,多阳便能往北接近它的同类火,而和水共同发出寒冷。所以上天的运行原则有次序,有固定的规律,也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