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


【题解】 本文是魏徵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大宗的一篇奏疏。全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具体提出了知足知止、谦虚纳下、赏罚公正、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爱惜民力等十个建议。作者以事喻理,设喻引论,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立论坚实,说理透彻。语气严肃而谦恭,直言不讳而态度诚恳,据说太宗为此亲自写诏书嘉许魏徵,并将此疏放置案头以自警。

作者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钜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后参加反隋义军,起义失败后转入唐高祖李渊部下,逐渐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文臣。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徵是历史上著名的谏臣,病逝后大宗亲临吊咭,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徵殁逝,遂亡一镜矣。”他又是一个历史学家,曾主持《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编撰,并主编《群书治要》,其言论多见于唐人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 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胡越 一作:吴越)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弘兹 一作:宏兹;在君 一作:君臣)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必须巩固它的根干;想要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谋求国家的安定,一定要广积恩德和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长远,根干不牢却想要树木高大,恩德不厚却期望国家安定,臣虽然卑下愚笨,尚且知道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何况英明圣哲的人呢!国君担当着帝王的重任,据有天下最崇高的地位,如果不考虑在安乐的时候会出现危难,不以崇尚节俭来革除奢侈,那么也就如同砍伐树根却希望树木繁茂,堵塞源头却想要水流长远一样啊。

凡是从古以来的国君,秉承上天的大命,具有良好开端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是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原来是创业忧患深重的时候,国君一定竭尽诚信地对待下属臣民;等到已经实现志向的时候,就随心任性、轻视他人。竭尽诚意待人就可以使胡人、越人等不同种族的人结成一体,傲气凌人却会使骨肉般的亲人也疏远得像陌路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用威严的势力来震慑,最终只不过使人苟且地免受刑罚,而并不感怀帝王的恩德,外表恭顺而内心并不悦服。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国君像船,百姓就像水一样,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翻覆,这是应当特别慎重对待的。

如果真正能够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而警戒自己;将要兴建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而让百姓安定;考虑到身处高位常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而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一样处于所有河流的下游以容纳百川;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帝王打猎一年三次的法度;担忧松懈懒惰,就想到凡事开始时要谨慎而结束时要严肃;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想到要虚心采纳下面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而摈斥邪恶;施恩于人,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实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恼怒而滥施刑罚。综合上述十个方面的考虑,弘扬贤哲九种美好的品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择取好的意见而善于听从,那么聪慧的人就会贡献他全部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拿出他所有的力量,仁爱的人广施他的恩德,诚信的人会竭尽他的忠心。只要文臣武将各得其所同时得到任用,国君就可以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了。何必亲自耗费精力苦苦思索,代替百官去做他们应该干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