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题解】 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虚心纳谏,晋文公正是具有了这些品德才逃过灾祸,并终成霸主,而这也是((左传》所宣扬的为君者的美德,并成为 后代衡量君主是否贤明的标准。

【原文】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译文】

吕甥、郤芮害怕受迫害,准备放火焚烧宫室杀死晋文公。寺人披请求接见。晋文公派人责备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事件,国君命令你过一个晚上到达,你立刻就到了。后来我跟随狄君在渭水边上打猎,你为了惠公来搜索杀我,惠公命令你过三个晚上到达,你过两晚就到了。虽然有国君的命令,为什么那么快呢?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子还在,你还是走吧。”

寺人披回答道:“臣认为君侯回国,已经了解为君之道了。如果还没有,又会碰到灾难。国君的命令要一心一意地执行,这是古代的制度,除去国君所厌恶的人,就是尽自己的力量。您逃到蒲是蒲人,逃到狄是狄人,杀一个蒲人、狄人,对我来说有什么相干呢?现在君侯即位,难道没有在蒲、狄之时的祸难吗!齐桓公把射钩的事放在一边,使管仲辅佐自己,君侯倘若改变这种做法,我自会走开,哪里烦劳您下命令呢?走的人很多,难道只有我这个受过宫刑的小臣?”

晋文公接见了他,他把吕甥、郤芮的阴谋作了报告。晋文公偷偷地和秦穆公在王城会见。三十日,晋文公的宫室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找到晋文公,于是到了黄河边上,秦穆公把他们骗去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