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书洛阳名园记后


【题解】 李格非曾编过一部散文集《洛阳名园记》,描述北宋时洛阳城里十多所园林的景物风貌。然而作者又特意作了这篇“书后",指出他记录这些名园具有讽喻意图,即通过对比唐代公卿贵戚在洛阳营造豪华府邸、终因唐末战乱焚荡悉尽,讽喻当今官员在朝任职时只知放纵满足私欲,想在退休后安享园林之乐,有重蹈唐亡覆辙之险。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格非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此后曾任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路刑狱等职,徽宗即位后被定为元祐党人而罢官。李格非在北宋中后期文坛名气颇大,所作多为学术性和政论性文章,其女李清照后来成为著名词人。

【原文】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矣)

【译文】

洛阳地处天下的中央,挟有崤山、黾隘的险阻,正当秦陇的咽喉要害之地,也是赵、魏的必经要道,是四方必争之地。天下太平则罢了;如果有事,则洛阳必定先受兵灾。所以我曾经说:“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征兆。”

唐朝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营造的馆舍府邸,号称有一千余座。到了唐末遭遇战乱,流离失所,接下来又是五代的惨兵重祸,洛阳馆舍府第中的池塘竹树,被兵车践踏,荒废成为丘墟,高亭大榭,被烟火焚烧,化为一片灰烬,都与唐朝一同灭亡,没有剩余了。所以我曾经说:“园囿的兴废,是洛阳盛衰的征兆。”

既然天下的治乱,考察洛阳的盛衰可以得知;洛阳的盛衰,考察园囿的兴废可以得知,那么,我作《名园记》,岂是没有用处的吗?

唉!公卿大夫入仕朝廷,一味放纵一己私欲,只知道谋私利而忘却天下治理的好坏,想隐退下来享受林泉之福,可以吗?唐朝灭亡的情况就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