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阅江楼记

作者:宋濂

【题解】 这是作者奉朱元璋旨意为阅江楼撰写的一篇应制文。文章开篇由叙述金陵山川王气,引出对当今皇上的歌功颂德,同时规劝皇上能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勉励臣下要感恩戴德,忠君报上。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地处扬子江畔;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现建筑为2001年9月竣工景观;因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撰《阅江楼记》而闻名,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原文】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译文】

金陵是帝王建都的地方,从六朝到南唐,都是割据偏安于一方的政权,不能同此地的山川王气相适应。直到我们大明王朝的皇帝在这里开国建都,才与山川王气相当。从此,王朝的声威教化遍及全国各地,不分南北,皇上修养身心,承受天地清和之气,与天地融为一体,即使一次游赏一次娱乐,也足以为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从卢龙山曲折延伸到这里,长江像彩虹一样横贯,萦绕在山下。皇上因为这一带江山雄伟壮丽,就下旨在山顶建筑高楼,与百姓同享游玩观景之乐,并赐给它一个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登楼游览时,万千景象,依次呈现在眼前,某些隐藏千年的秘密,也一下子显露出来了。这难道不是天地神灵早就安排好,专等那统一天下的圣明君主,从而展示千秋万代的壮观景象吗?每当风和日丽,皇帝御驾亲临,登上山顶,倚栏远眺,一定会悠然心动,触动深思。看到长江、汉水滚滚东流,奔向大海;看到四方诸侯聚集京城,禀奏政事;看到城池高深,关隘坚固,皇上一定会说:“这大好江山,都是我当初顶风冒雨,历经艰难,战胜敌人,攻城略地才获得的。”因而想到整个华夏大地,幅员广阔,越要想方设法保全它。皇帝看到长江波涛滚滚,看到无数风帆来来回回,看到番邦的船只接连不断来京朝见,各国使者携带珍宝竞相进贡,一定会说:“这是我以恩德感化,以威力慑服,影响延及国内外才做到的。”因而想到边远四方的民族,越要想方设法用怀柔政策去安抚那里的人心。看到长江两岸、四方原野之上,耕田的农夫有被烈日炙烤皮肤、被寒风吹裂双足的辛劳,看到农家妇女有采桑养蚕、下田送饭的劳累,一定会说:“这些都是我把他们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使他们能够安睡在床席之上的。”因而想到天下四方百姓,更要想方设法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联系到相类的事物展开联想浮想联翩,不一而足。臣下我由此体会到这座高楼的兴建,皇上是想要借它来调剂精神,通过观赏景物抒发感想,所见所感无不寄托着皇上治理天下的思想,哪里仅仅是想通过它来观赏长江景色呢!

临春阁、结绮阁,不能说不华丽;齐云楼、落星楼,不能说不高大,可它们都不过是演奏繁弦急管的淫曲艳调,深藏燕、赵之地美女的场所,转瞬间繁华尽逝,家破国亡,令人心生感慨,对此臣下我真不知该怎样去评说。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蜿蜒曲折流经七千余里才汇入大海,白浪滔滔,碧波翻滚,六朝时期,往往依靠它作为天然屏障,得以偏安一隅。如今天下统一,南北一家,长江被视作一条安静的河流,再也用不着利用它的天然条件去作战了。那么,这究竟是靠了谁的力量呢?那些穿着宽袍大袖的读书人,有登上这座高楼观赏长江的,应当想到皇上恩德如天,浩荡无边,难以明言。这就如同当初圣明的大禹王凿山引水、拯救万民的不朽功绩一样无边无际。想到这一点,尽忠皇上、报答皇上的心情,能不油然而生吗?

臣下我生性愚钝,奉皇帝旨意撰写这篇《阅江楼记》。心中想着皇上日夜操劳、励精图治的功德,将它铭刻在精美的石碑上。其他流连风景、赞美江山的话语,都一概不讲,因为怕亵渎了圣明天子建造阅江楼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