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亲政篇


【题解】 本篇是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初所上的一篇奏章,作者希望明世宗在即位之初,能够仿效古今圣贤,亲自处理政事,并与大臣商议,沟通上下意见,革除自英宗以来皇帝不亲自过问政事的弊病。

作者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

【原文】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译文】

《周易》的《泰卦》说:“君臣之间将意见互相交流,就会志向一致。”它的《否卦》说:“君臣之间不能将意见互相交流,国家就会灭亡。”如此看来,上情能够下达,下情能够上传,君臣结为一体才可称为“泰”。而下情受到阻隔,无法向上传达,君臣有了隔阂,国家形同虚设,所以叫“否”了。所以君臣互相交流就会吉利,不交流就会有危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然而上下不通的弊病,从来没有像近世这样严重。君臣相见,仅是上朝听政那短短的时间,上下之间的关系,不过以奏章和批复为联系纽带,依靠法令和制度维持罢了。这不仅是承袭旧例,也是相互地位悬殊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朝廷总是在奉天门举行朝会,没有一天废止过,可以说是勤勉了。但皇帝所在的殿堂与大臣所站立的台阶相隔很远,典礼仪式威严显赫,有御史督察百官进退,鸿胪卿检举失礼者,通政使引领大家入朝上奏,皇帝只是接见一下,而大臣则谢恩告退,诚惶诚恐地退出殿堂。皇上何曾办过一件事,臣子又何曾说过一句话?这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上下地位悬殊所致,这正如人们所常说的:皇上高坐殿堂,君臣相隔万里,大臣即便有意见想向皇上陈述,却又无从讲起。

我个人认为,如果想做到君臣互通声气,不如恢复古代内朝的制度。周朝时,天子有三种朝制:在库门之外所设为“正朝”,天子在那里向大臣咨询并商议国事;在路门之外所设为“治朝”,天子在那里举行每日的朝会;在路门之内所设为“内朝”,又称“燕朝”。《玉藻》说:“君主在日出时就临朝接见百官,退朝后到路寝去处理事务。”总之,君主临朝接见大小官吏,以此来正上下的名分;到路寝处理政事,以此来通晓远近的情况。汉朝的制度:皇帝接见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和散骑等官员,称“中朝”。接见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俸禄的官员,称“外朝”。唐朝皇城北面朝南的三个门称“承天门”,每年元旦和冬至,皇帝到这里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见和进贡,就在那里坐朝,这大概就是古代的外朝。它的北面是太极门,它的西面是太极殿,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在这里坐朝理事,接见百官,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正朝吧。再往北面是两仪殿,皇帝平时在这里坐朝理事,这大概就是古代的内朝。宋朝时,皇帝平时在文德殿听朝,而臣僚每五天向皇帝的请安则在垂拱殿。每年元旦、冬至和帝、后寿辰的庆典,则在大庆殿举行,皇帝在紫宸殿或集英殿赐宴,进士考试则在崇政殿举行。侍从以下的官员,每隔五天就有一位官员上殿朝见,称为“轮对”,他一定要向皇帝陈述当前政事的得失利弊。在内殿接见大臣,有时也赏赐他们座位,有时免去他们穿朝靴的礼节,这大概还保留着周、汉、唐三朝制度的遗风吧。原来上天有太极、天市、紫微三垣之分,皇帝在模仿上天行事。正朝模拟太极垣,外朝模拟天市垣,内朝模拟紫微垣,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了。

本朝皇帝寿辰、元旦、冬至等大朝会,在奉天殿举行,这就相当于古代的正朝;而平日在奉天门设朝,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外朝;然而唯独缺少内朝。其实内朝并不缺少,在华盖、谨身、武英等殿举行的朝会,难道不是古代内朝的遗制吗?洪武年间,像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像杨士奇、杨荣等大臣,每日事奉在皇帝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人,常在便殿启奏政事或回答皇帝的询问。在那时,难道有上下阻隔的弊病吗?现在内朝还没有恢复,皇上驾临平常的朝会后,大臣就进见无门了,三座殿高大幽深,很少有人能够看见殿内情况,因而君臣上下思想堵塞,难以沟通,国家的弊病由此越积越多。孝宗皇帝晚年时,对这一问题深有感慨,多次在便殿召见大臣讨论天下的事情。正待有所作为时,他便去世了,没来得及看到天下大治的美好光景,臣民至今还引以为憾。

从远处来说,愿陛下效法圣明的祖先,近一点说,要效法孝宗皇帝,全部铲除近世以来上下阻隔的所有弊病。除平时朝会之外,再到文华、武英二殿设立朝会,以效法古代内朝之制。大臣们每隔三天或者五天进宫请安一次,侍从与谏官各一员轮流上殿奏事或回答皇上的咨询。各部有事请示裁决,皇上就根据掌握的情况裁决它;有些难以裁决的,就与大臣们当面商量。还应不定期接见群臣,凡是谢恩、告辞、觐见一类的公务,有关官员都可以上殿陈述启奏。皇上虚心地询问他们,和颜悦色地引导他们,这样,人人都能够畅所欲言。陛下虽然深居九重内宫,但天下事情都能鲜明地全部展现在眼前。外朝制度是用来端正君臣上下之分的,内朝制度是用来沟通远近情况的。如果这样做的话,难道还会发生近世上下隔绝的弊病吗?尧和舜时,人们歌颂帝王耳聪目明,好的意见不会埋没,偏僻的地方也没有被弃置的人才,也不过像我上面所说的这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