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简相如完璧归赵,历来为人称道。在这篇文章中,王世贞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简相如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不智、不信、不堪,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在完璧归赵之后,简相如之能保全自身,赵国得以免祸,实属侥幸。
作者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胁迫赵国献出和氏璧。这时候,说秦国要骗取璧是实情,并不是想乘机窥视赵国的江山。对赵国来说,能看穿其骗取璧的诡计,就不要给它;看不穿,就只好给它;或者,看穿了却害怕强秦,就给它;看穿了却又不畏强暴,就不给它。这件事,两句话就解决了,为什么赵国既害怕秦国却又去激怒它呢!
再说,秦国想得到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对与错。如果赵国交出和氏璧而秦国不给城池,则秦理亏;秦国交出城池而赵国又拿回了璧,则赵国理亏。如果赵国想让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璧;如果害怕白白丢了璧,就不如不给。秦王既然答应按照图纸,交割城池,又安排了九宾的隆重仪式,斋戒沐浴,恭谨地接受玉璧,那种形势下,是不得不交出城池的。如果秦王将璧骗去,却又不交割城池,那么,蔺相如便可以上前质问:“小臣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了。这和氏璧难道不是赵国的宝物吗?而那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假如大王为了一块璧,放弃了十五座城池,那些城里的百姓,都会怨恨大王,说大王把他们像草芥一样抛弃了。大王骗走和氏璧而不给赵国城池,为了区区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小臣我请求死在您面前,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言而无信。”这样,秦王未必不会还璧。当时,蔺相如怎能令手下怀揣着玉璧偷偷逃走,而使秦国处于道义的一方?那时候,秦国还不想与赵国决裂。假使秦王勃然大怒,将蔺相如拉到集市上处死,同时派遣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直逼邯郸,质问赵国玉璧的下落和赵国为何失信,秦兵一次获胜,就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和氏璧终究要落入秦王的口袋里。所以我说,蔺相如能够保全和氏璧,这是天意啊。至于他在渑池之会上对秦国采取强硬姿态,而对廉颇又温和谦让,则是斗争策略越来越成熟。赵国之所以能够被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