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五人墓碑记


【题解】 本篇《五人墓碑记》是张溥的最出色的作品,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赞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叙事简洁,议论酣畅淋漓,有很强的艺木感染力。

张溥[pǔ](1602年5月14日——1641年6月15日),字乾度,一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属江苏太仓)人,是明朝晚期文学家。 崇祯四年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 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等。

【原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译文】

这五个人是在周公蓼洲被捕时,激于义愤而被杀的。直到今天,吴郡的知名人士向当地长官请求后,就清理魏忠贤生祠的旧址,安葬了他们,并且在其墓前树立石碑,以表彰他们的事迹。唉!这也算是够隆重的了!

这五个人的被害,距离今天入土安葬,前后只有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的时间中,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和志得意满的人,因疾病而死,死后默默无闻的,也很多了。何况那些生活在草野之中没有名气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死后声名却如日中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那时我们复社中一些行为堪称楷模的人,为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给他送行,哭声震天动地。差役按着剑走上前来,喝问道:“哪个在为他哭?”大家忍无可忍,将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担任吴郡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的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吴郡的百姓为此事正痛恨他,于是趁他厉声呵斥之机,便一起大声叫喊,群起而攻之,那位中丞吓得躲进厕所,才得以幸免。不久,他就以吴郡百姓暴动的罪名请示朝廷,经追查处死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就是现在一起安葬在墓中的五人。

然而,这五个人在临刑时,意气风发,高呼中丞的名字痛骂,从容谈笑着死去。他们的头颅被挂在城墙上示众,颜色没有一点改变。有贤德之士用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颅,盛在匣子里,最终跟尸体合在了一起。所以现在的坟墓中,是五个人完整的遗体。

唉!在大宦官魏忠贤当权乱政的时候,官员能不改变自己意志的,以天下之大,能有几人呢?而这五个人出身平民,平时没有接受过《诗》、《书》的教育,却能为大义所激发,置生死于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而且当时假诏书纷纷传出,那些受株连而被捕的党人,遍及全国,终于因为我们吴郡百姓的奋起反击,他们才不敢继续株连治罪。魏忠贤也因害怕百姓的义愤而迟疑不决,篡夺帝位的阴谋,不敢贸然实施。等到圣明天子即位,他就在放逐的路上自缢身死,这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绩啊。

由此看来,今天那些身居高官要职的人,一旦犯罪,有的抽身逃走,却无处可以容身;有的则剪去头发,闭门不出,故作疯癫而不知去向。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和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牺牲精神,到底谁轻谁重?因此,周公蓼洲的忠义显于朝廷,被追赠美好的谥号,死后荣耀无比;而这五个人也因此得到加修坟墓的恩宠,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大碑石上。四方人士来此,没有不到墓前跪拜哭泣的,这实在是百年一遇的荣耀啊!否则,让这五个人都保全性命,老死于家中,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人们都可以把他们当做奴仆来使唤,又怎么能使英雄豪杰屈身于他们墓前,慷慨激昂地抒发仁人志士的悲壮之情呢?所以我和复社的各位君子,为这陵墓空有石碑却没有碑文感到难过,便写了这篇碑记,也借此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普通百姓也是能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

上文提到的贤德之士是:太仆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