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题解】 臣子如何处理自己与君主的关系,愚忠是否可取?晏子的言论和 行动对这个困扰臣子的问题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晏子的言行与此暗合。

【原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译文】

崔武子见到棠姜觉得她很美,于是就娶了她。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武子杀了齐庄公。

晏子站在崔氏的门外,他的手下人说:“准备为他而死吗?”晏子说:“他仅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要为他而死?”手下人说:“准备逃亡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要逃亡?”说:“准备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哪里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要让他的地位凌驾于百姓之上吗?应当是要他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得到他的俸禄吗?应当是要他保护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臣下也就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那么臣下也就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是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私人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责任?而且人家受君主宠爱反而杀死了他,我哪里能为他死?哪里能为他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里去呢?”门开了,晏子进去,把庄公的尸体放在自己腿上而号哭。哭完站起来跳了三下以后才出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拥戴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