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春王正月

《公羊传》隐公元年

【题解】 本文是对《春秋》经文“元年春王正月”的解说,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提出了“大一统”的中心观点,并阐发了《春秋》“辨尊卑,别嫡庶”的儒家正统思想,指出这样做是为了调整和巩固内部关系,避免争夺。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

【原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译文】

“元年”是什么意思?是君主即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王”是说谁?说的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然后说“正月”呢?因为这是周王所颁历法的正月。为什么要说“王正月”?是为了强调天下一统。

隐公为什么不说“即位”?这是成全隐公的意愿。为什么是成全隐公的意愿?因为隐公准备治理好国家,然后把国家权力交还给桓公。为什么要把国家权力交还给桓公?因为桓公虽然年幼却地位尊贵,隐公虽然年长却地位卑下,这种尊卑的区别很小,国人都不知道。隐公年长又贤良,诸大夫拥戴隐公,立他为国君,隐公如果在这个时候辞让君位,那么他也不知道桓公日后是否一定能够被立为国君。况且如果桓公立为国君,又怕诸大夫不能辅佐年幼的君主。因此总的来说,隐公做国君,是为了日后桓公能立为国君。隐公年长又贤良,为什么不适合立为国君?因为立正妻之子为君,只凭年长而不凭贤良。立偏房的儿子为君,只按尊贵,而不按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的母亲地位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为什么也尊贵?儿子因为母亲尊贵而尊贵,母亲又因儿子尊贵而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