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第十五章、六本


【为政六本】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谔谔与唯唯】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无功不受禄】

孔子见齐景公,公悦焉,请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遂行。

【釐王之恶报】

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

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庙灾。」

景公覆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釐王之庙。」

公曰:「何以知之?」

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祸亦如之。夫釐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可振也,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

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

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平,故当殃其庙,以彰其过。」

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釐王庙也。」

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

【礼之平衡】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

侃侃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

子曰:「君子也。」

闵子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

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弗敢过也。」

子曰:「君子也。」

子贡曰:「闵子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赐也惑,敢问之。」

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尽,能引之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

【心为行为之源】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施而仁。志夫钟之音,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其志变者,声亦随之。故志诚感之,通于金石,而况人乎!」

【鸟为食亡】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

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天道损益】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

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

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

子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

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故曰:『自贤者,天下之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夏桀昆吾,自满而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着,迄今而不灭。观此,如行则让长,不疾先,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

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礼不废则意不妄】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

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有贞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陷父于不义】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

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十五押摄相事】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往观其为政焉。

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

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

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

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

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

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

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诎,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

【自宽者乐】

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行乎郕(chéng)之野,鹿裘带索,瑟瑟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

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

【四道三言】

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史?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

曾子侍曰:「参昔常闻夫子三言而未之能行也,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见人之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以自知终不及二子者也。」

【近朱与近墨】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

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晏子送曾】

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

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yìn),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jiān)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jiān)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

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为君之道】

孔子曰:「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如何防止祸乱】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是故鞭朴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故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任人有术】

孔子曰:「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则崩,可立而待。」

【君民鱼水】

孔子曰:「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整一也。」

【做人之道】

齐高庭问于孔子曰:「庭不旷山,不直地,衣穰(ráng)而提贽(zhì),精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

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施仁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汝恶心而忠与之,效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行不效,礼不修,则对门不汝通矣,夫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能之。故自修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