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三百首》张炎(八首)


【作者简介】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本西秦人,家临安(今浙江杭州)。其六世祖张俊系南渡大将,封循王。张炎前期生活优裕,诗酒风流。迨南宋沦亡,家贫落拓,曾被迫赴大都钞写金字藏经。同行者有曾心传与沈尧道,后心传受元人官职,张炎与沈尧道南归,各处越、杭。晚年张炎在四明(今浙江宁波)设卜肆为生。其词清空骚雅,音律谐婉,多寓家国之痛。有《山中白云词》八卷,另有词学专著《词源》。

南浦--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1] 。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2] 。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 [3] ,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4] 。前度刘郎归去后 [5] ,溪上碧桃多少?

【注释】

[1]苏堤:在杭州西湖中,横亘南北,为苏轼官杭州时所建。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

[2]“池塘”二句:《南史·谢惠连传》载:谢灵运“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便得‘池塘生春草’之句,大以为工。”

[3]新渌乍生:谓春水初生。渌,水清貌。乍,刚,初。

[4]“茂林觞咏”句:谓像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修禊之事,如今已消歇了。王羲之《兰亭序》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及“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句。悄,静寂,即消歇意。

[5]刘郎:指后汉刘晨。刘晨与阮肇到天台山采药,在桃溪遇二仙女,留半年,求归。既出,亲旧零落,无复相识。见《幽明录》。

【评析】

此词为《山中白云词》中第一首作品,作者因此词,而有“张春水”之目。词由西湖春水铺陈开去,“波暖”“燕飞来”,暗点节令。“鱼没”二句,谓人如鱼潜浪底,花流水上,纵有东风扫荡,我自江湖深隐耳。“荒桥”二句,恬淡清新,扁舟虽小,已足容人,自是庄子齐物深境。“回首”二句,用谢灵运典,谓春水池塘,春草方生,正宜诗人陶写。过片“三句”,托物而喻人,谓纵经水流冲刷,而花香如故,词人对昔日的一村一溪,都满怀眷眷不舍之情。“茂林”句以兰亭雅集类比,点出此词是结社吟咏的命题之作。而在王沂孙的《花外集》中,确有同调同题之作。一结用刘晨入天台故事,想象桃花零落逐水流的景象,含有余不尽之味。

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 [6] ,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7]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8] 。更凄然、万绿西泠 [9] ,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10]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11]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6]“接叶”句: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卑枝低结子,接叶暗藏莺。”接叶,形容树叶茂密。

[7]断桥:在西湖白堤东端,因孤山山脉至此而断,故名。

[8]“东风”二句:古人把从小寒到谷雨的一百二十日分作八气,每气十五日,又分作三候,每五日为一候,每候应一种花的花期,共二十四候,称作二十四番花信。花信始于梅花,终于楝花。蔷薇花开的时候,是惊蛰的第三候,蔷薇花凋谢以后,就进入春分的节气,春天也就过半了。

[9]西泠:西湖边的村庄,宋时人烟稠密。

[10]“当年”三句:当年燕子,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韦曲,在长安城南,唐代韦后家世居于此。斜川,在江西星子和都昌二县间的湖泊中。晋朝遗民陶渊明不愿臣事刘宋,归隐柴桑,在五十岁时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各疏年纪乡里,并写有《游斜川诗并序》。用意是继承晋朝贵族于孟春酉日游宴的典制遗俗。

[11]见说:听说。

【评析】

起笔先以白描赋笔勾勒,而转以“能几”二句,即入正题。亡国之人,对西湖边的一霎勾留都无限珍视。“东风”二句,意思层层折进,愈转折,情愈深。词人希望春神能伴着蔷薇的花期停住脚步。词人的敏感让张炎不必等到“雨横风狂三月暮”“开到荼蘼花事了”,即已伤春不置,那正是亡国之人忧惧的情怀啊!“更凄然”二句,藉景传情,清空深挚。宋时西泠是西湖边的村庄,平时人烟稠密,宋亡后却是一派死寂之气。过片三句连用三典,隐喻贵族沦胥之叹,却无堆砌之感。此三句,正是此词题眼所在。“见说”二句,写得含蓄而苍凉,连本该忘机的水鸥,也承受了尘世的痛苦。则亡国之人的深哀巨恸,自可想见。“无心”二句,出语雅淡,而深蕴深情。一结更推进一层,落花漫天,杜鹃啼血,不仅是春尽的怨曲,更是亡国的哀歌。

壶中天

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12]

扬舲万里 [13] ,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14] 。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15] 。

【注释】

[12]沈尧道:即沈钦。曾子敬:即曾心传。至元二十七年,张炎与沈、曾二人北上大都写金字藏经。词即为此而作。

[13]扬舲:扬帆。

[14]泛槎:乘木筏,此指船。

[15]海蟾:传说月亮中有蟾蜍,此言海上的月亮,孤独地飞上白云。

【评析】

这是一篇想落天外、豪气横溢的杰作。“扬舲万里”起得何其高远。“笑当年”二句,是问苍天为什么要造就这中分南北的天河。后二句,极言其来游这梦也做不到的地方之惊喜。“老柳”三句,用老柳斜阳、风平浪直写眼前实景。收尾用“野人惊问”振起,妙在“泛槎何处狂客”,将张炎一行比作泛槎银河的仙客,虚实相衬,境界全出。换头五句,先写平林落木、闲鸥衰草、人迹都稀的静态,用以铺垫出“浪挟天浮,山邀云去……海蟾飞上孤白”这雄奇高古、气象万千的鸿篇绝唱!

甘州 [16]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17] 。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8] ,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19] ,老泪洒西州 [20]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21] 。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22]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释】

[16]甘州:即《八声甘州》。

[17]辛卯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沈尧道:沈钦,字尧道,号秋江,作者的朋友。二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庚寅(1290)同被召赴大都,缮写金字藏经。次年,他们回到了南方。赵学舟:名与仁,字元父,学舟其号。宋宗室。张炎之词友。

[18]玉关:玉门关,此泛指幽燕边地。

[19]江表:江南。

[20]“老泪”句:西州,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晋谢安还都,舆病入西州门。安卒,其甥羊昙深伤之,行不由西州路。一日大醉,不觉至西州门,因恸哭而去。见《晋书·谢安传》。

[21]“一字”二句:谓欲寄相思,可是树叶凋落,无处可题诗。此用红叶题诗典故:卢渥捡得御沟红叶,上有诗句。后与宫人成婚,正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见《云溪友议》。

[22]“谁留楚佩”二句:《楚辞·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楚辞·湘君》:“蹇谁留兮中洲。”

【评析】

此词为玉田集中最上乘之作。哀怨之辞,却以雄浑沉郁的壮语出之,风格独特。词人追忆两年前被诏赴大都的屈辱行程,只以“事清游”三字提领。元人为罗致故宋士大夫,煞费苦心,收获的却是张炎轻蔑的一顾。“傍枯林”三句,一气直下,白描景致,清雅苍浑,“此意悠悠”四字尤堪玩味。“短梦依然”者,何有一日忘怀于故土?“一字”二句,谓漫天落叶,无不含愁。翻用旧典,新警出奇。过片剖白心志,此身只是白云闲身,不必怀佩夷犹。“折芦”是江湖野趣,纵使“零落一身秋”,亦不有慕于新朝富贵也。“向寻常”二句,跌宕多姿,寓指海桑异代、人情变幻。从前相交的好友,能相对忘机者有几?一结用王粲登楼之熟典,但加以“有斜阳处”,意境便自不同。夫初升之旭日,予人无限希望;迫近崦嵫之夕阳,却令人哀伤绝望。更须知天下何处无斜阳,盖谓凡有斜阳处,便有亡国之愁苦耳。现代女词人沈祖棻痛感“九一八事变”后山河破碎,成《浣溪沙》一阕:“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结二句正自此词结语化出。

渡江云

山阴久客 [23] ,一再逢春,回忆西杭 [24] ,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 [25] ,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 [26] ,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 [27] 。荒洲古溆 [28] ,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 [29] ,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 [30] ,甚近来、翻笑无书 [31] 。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注释】

[23]山阴久客:张炎于辛卯(1291)自大都南归,八、九年间,多住山阴(今浙江绍兴)。

[24]西杭:指杭州,杭州在绍兴之西。

[25]鸠外雨:谓雨在鸠鸟鸣叫声中下个不停。黄庭坚诗:“晴鸠却唤雨鸠归。”

[26]“新烟”句:新烟,古代寒食节禁止举火,谓之禁烟。节后重新举火,故曰新烟。禁柳,宫禁之柳。杭州为南宋都城,南宋宫禁在杭州凤凰山一带。

[27]愁余:亦作“愁予”。

[28]溆:水浦。

[29]围羞带减:消瘦之意。围,腰围。带减,革制腰带的带眼减缩。

[30]桃花面: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1]无书:没有书信。

【评析】

此为感旧念远之作。犹记得当年西湖深隐,是情之所起。但先以倚楼望极所见山阴景致起兴,起笔本该是“倚楼望极,山空天入海,风急初暮潮”,逆写而起,意境遂阔大健拔。“一帘”三句,以和婉之境反衬,铺叙春景,便有层次。下文故园、故国之思,含蓄有致,由“想如今”而“犹记得”,由虚返实,如电影中之远镜头,忽推进聚焦特写。过片“断梗疏萍”自写身世。全篇大半白描。“空自觉”二句,忽作烹炼,便觉奇警。“常疑”二句,意思顿然翻转,虽曰有怀人之意,实为烘衬宋亡后隐居生活之孤寂。“书纵远”二句作结,意思又折进一层。而意脉却至此戛然而止,真如壮士力挽天河,有天坤倒泻之概。

解连环--孤雁

楚江空晚 [32] ,怅离群孤雁,恍然惊散 [33]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 [34] ,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 [35] ,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36]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37]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 [38] ,画帘半卷。

【注释】

[32]楚江:洞庭湖一带。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洞庭西望楚江分。”

[33]恍然:恍恍惚惚。

[34]写不成书:雁群飞时常作一字、人字形,孤雁则排不成字,故曰“一点”。

[35]残毡拥雪:苏武被扣匈奴,绝饮食,武乃啮雪与毡毛并咽之。

[36]荏苒:形容时光慢慢流逝。

[37]“长门”二句:汉武帝废陈皇后令居长门宫。杜牧《早雁》诗:“长门灯暗数声来。”锦筝:筝上的弦柱斜排如雁阵,称作雁柱。

[38]未羞:不屑之意,言不愿做筑巣的紫燕,而有远大的追求。

【评析】

《孤雁》与《春水》皆张炎少年成名之作。南宋咏物词,最讲寄托,能于小中见大。玉田尤以刻画新警,耸动词林。词里失群的孤雁,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自己孤独飘零的身世。上片先说自己是一只蓦然惊散的孤雁,正在寒塘枯草上盘旋,寻觅栖身之地。作为一只落单的鸟排不成雁字,只剩下一点相思,寄给自己的伴侣。借景写情,已妙到毫巅了。接着用苏武托雁传书之事,说明将被耽误,更加重了愁情恨绪的分量。下片前三句用旅愁荏苒、弃妇弹怨,折回到人世间的凄苦身世,真真幻幻交织写出,愈觉难以为怀。“想伴旅”以下,再回到大雁上,谓栖息在芦花丛里的雁侣,也许还记得春前的飞伴与返程的期待吧。“暮雨相呼”,四字重笔写情,活灵活现。“怕”,即“怕莫”之省,“也许”的意思,表示倘能意外地在玉关上相见,将是何等惊喜的重逢。比起画檐双栖双宿的燕子,该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一缕深情千回百转,用意委婉,极尽托物抒情之能事了。

甘州--

记天风飞佩紫霞边 [40] ,顾曲万花深。甚相如情倦,少陵愁老,还叹飘零。短梦恍然今昔,故国十年心。回首三三径 [41] ,松竹成阴。

不恨片篷南浦,恨剪灯听雨,谁伴孤吟。料瘦筇归后,闲锁北山云。是几番、柳边行色,是几番、同醉古园林。烟波远,笔床茶灶[42] ,何处逢君。

【注释】

[39]草窗:周密别号。霅(shà):水名,即霅溪,在浙江湖州南。

[40]紫霞:杨缵,号紫霞,度宗淑妃之父。工词,精于琴。周密从之游,称其“知音妙天下”。

[41]三三径:分植不同花木的花径。杨万里《三三径》诗序:“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

[42]笔床茶灶:犹言填词、品茗。

【评析】

据夏承焘《周草窗年谱》,此词作于元贞元年(1295)草窗自杭还霅省墓杼山,张炎作此赠别。前三句“记天风飞佩紫霞边,顾曲万花深”,写草窗早年追陪杨缵,于万花深处听琴之乐,极写当时的太平盛况。“甚相如”三句,折到当前。情倦如此,指自己。少陵愁老,指草窗。一老一少,同为亡国遗民,过着飘零无所的生活,荣衰对比,真是恍如一梦。“四首”二句,是以松竹成荫,寄托“人何以堪”的感慨。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恨无人伴我孤吟,无心北山看云,以及柳边、古园的快游都不可能了。最后以“笔床茶灶,何处逢君”作结,寄兴遥远,清透吟骨之作。

清平乐 [43]

候蛩凄断 [44] ,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 [45] ,可怜夜夜关情 [46]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注释】

[43]淸平乐:据《词旨》作者陆辅之《碧梧苍石图题跋》:“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

[44]候蛩:蟋蟀之别名。

[45]兰成:庾信,小字兰成。有《哀江南赋》等,寄情凄苦。

[46]“可怜”句:《彊村丛书》本作“多情因为卿卿”,是,应改。

【评析】

据陆辅之跋,知此词作于元大德四年(1300),是写赠陆之家妓卿卿的。二十一年后,陆归休故里,忆及张炎此词,和之云:“楚天云断,人隔潇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怕听楼前新雁。  深闺旧梦还成,梦中犹记怜卿。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追忆前游,仍为之凄断。上片呈现的画面是凄切的蟋蟀声,西风中的人语声,与微茫的月色和白花花无尽头的芦花,烘托出一幅怅悒的画面,因而唤起了作者的无尽惆怅,都是为多情的卿卿而发啊。就是这一枝梧叶,不知道给词人带来多少的愁绪。用秋声表现无法割舍的怀人之情,可谓意新句雅、中边皆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