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
【解读】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太行山以东也称山东。唐人所谓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南)以东。王维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后随父迁于蒲(今山西永济),蒲在崤、函以东。诗下原注:“时年十七。”按,王维年少时即离开家乡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去活动。此诗当作于王维初到长安时,时逢重阳节,乃作此诗寄托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皆以平常语出之,而深情款款,固与平常语不同。首二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地做客,逢佳节而思亲,此情人人心中必有而口中皆无,一经摩诘道出,便觉缠绵婉转,不可更换半字。所谓俗极而雅,诗心真挚处,并无文饰之意。三、四句则扣题写“忆山东兄弟”,而并不写如何思念,只在想象中画出此日家中兄弟登高情形:“遍插茱萸”,可想见众人登山,何等热闹快活;“少一人”,则独少诗人一人也。一句之中,由彼地至此地,由热闹至落寞,阴晴忽变,冷热悬殊;起落之间,则其思乡之情宛在目前,黯然神伤之状可掬。诗作自然而真,抒情婉转悠扬,千百年来传诵不歇,真绝唱也。
[1]亲:古人多用以指父母双亲,也可用以泛指亲族,而以指父母为常见,此泛指亲族。
[2]登高:指重九登高的风俗。《续齐谐记》载: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告诉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桓景便于九月九日举家登山,晚上回家,发现家中鸡犬尽皆暴死。登高风俗始于此。《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房头,言避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植物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