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排行十八,河南河阳(今孟州)人。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幼孤力学,三试不第,贞元八年(792),方中进士。又三试博学宏词而不入选,乃先后入董晋、张建封节度使幕任推官。后迁监察御史,又以直言得罪,贬阳山令。元和十二年(817),以行军司马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乱平,以功升任刑部侍郎。十四年,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后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世称“韩吏部”。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两《唐书》有传。韩愈为唐代著名哲学家,以弘扬儒家道统为己任。又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愈又是开宗立派的诗人,他是韩孟(郊)诗派的领袖人物,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风格奇崛险怪,豪健奔放,但亦有平易清新之作。清叶燮谓:“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原诗•内篇上》)现存诗四百余首,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山石荦确行径微 [1] ,黄昏到寺蝙蝠飞 [2] 。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3] 。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4] 。
铺床拂席置羹饭 [5] ,疏粝亦足饱我饥 [6] 。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 [7] ,出入高下穷烟霏 [8] 。
山红涧碧纷烂漫 [9] ,时见松枥皆十围[10] 。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11] 。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12] 。
嗟哉吾党二三子 [13] ,安得至老不更归 [14] 。
【解读】
关于此诗作年,一说被贬岭南时,一说在徐州张建封幕时,一说去徐居洛时。细审诗意,当以后说为是。时贞元十七年(801),作者闲居洛阳。诗取首句二字为题,并非专咏山石。
韩愈诗向以奇崛险怪著称,而此诗则不事雕琢,清峻雄浑,流畅自然,别具一格。开头“山石”四句,写黄昏到寺所见景象,宛然如画。方东树云:“许多层事,只起四语了之,虽是顺叙,却一句一样境界。如展画图,触目通层在眼,何等笔力!”(《昭昧詹言》卷十二)“僧言”四句,写到寺后观画、晚餐情事,平铺直叙。“夜深”二句,宿寺写景,清幽欲绝。“天明”六句,写出寺晨游即景,宛然一幅早行图画。最后“人生”四句,以议论抒怀作结。全诗就是一篇游记,叙事明白,层次井然,摹写逼真,情景如见,堪称大家手笔。故何焯曰:“《山石》直书即目,无意求工而文自至,一变谢家(谢灵运)模范之迹,如画家之有荆(浩)、关(同)也。”(《义门读书记》卷三十)荆、关皆善画山水,故以为比。苏东坡激赏此诗,特作《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次其韵》诗,末四句云:“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他还化用《山石》诗意,写了一首七绝:“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二)可见此诗影响之大。
纤云四卷天无河 [1] ,清风吹空月舒波 [2] 。
沙平水息声影绝 [3] ,一杯相属君当歌 [4] 。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 [5] ,蛟龙出没猩鼯号 [6] 。
十生九死到官所 [7] ,幽居默默如藏逃 [8] 。
下床畏蛇食畏药 [9] ,海气湿蛰熏腥臊 [10] 。
昨者州前捶大鼓 [11] ,嗣皇继圣登夔皋 [12] 。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13] 。
迁者追回流者还 [14] ,涤瑕荡垢清朝班[15] 。
州家申名使家抑 [16] ,坎轲只得移荆蛮 [17] 。
判司卑官不堪说 [18] ,未免捶楚尘埃间 [19] 。
同时流辈多上道 [20] ,天路幽险难追攀 [21] 。”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22] :
“一年明月今宵多 [23] ,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24] !”
【解读】
张功曹,即张署,行十一,河间(今属河北)人。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关中旱饥,人死相枕藉,当时同为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上谏,请德宗减免关中租赋(见《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得罪权臣,同遭贬谪,韩愈贬连州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贬郴州临武(今属湖南)令。永贞元年(805)正月,顺宗即位,大赦天下,愈与署俱遇赦待命郴州,因湖南观察使杨凭的阻挠,未得调任。八月,宪宗即位,又大赦,二人方同调江陵府,愈为法曹参军,署为功曹参军,故称张功曹。此诗即为由郴州将赴江陵时所作。
韩愈和张署初为同僚,后同遭贬谪,命运相同,交谊颇深,他自称“最为知君”(《唐故河南令张君(署)墓志铭》)。今遇赦相聚,仍被阻抑,量移蛮荒,不得回朝,适逢中秋之夜,对酒当歌,自是满腹幽愤。但他不明说,而是借张署之悲歌,倾诉衷曲,哀怨满纸,凄恻动人。这种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写法,较自己现身说法,更能收到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君歌”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而“我歌”只有三句,故作旷达,似淡实浓,言近旨远,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在用韵上,开头四句和最后五句都用平声歌韵,中间二十句换四韵,平仄相间,而都是两句上声韵转八句平声韵,这样整齐错综,首尾呼应,既雄浑恣肆,又婉转流畅,极富声情。
五岳祭秩皆三公 [1] ,四方环镇嵩当中 [2] 。
火维地荒足妖怪 [3] ,天假神柄专其雄 [4] 。
喷云泄雾藏半腹 [5] ,虽有绝顶谁能穷 [6] ?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7] 。
潜心默祷若有应 [8] ,岂非正直能感通 [9] ?
须臾静扫众峰出 [10] ,仰见突兀撑青空 [11] 。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12] 。
森然魄动下马拜 [13] ,松柏一径趋灵宫 [14] 。
粉墙丹柱动光彩 [15] ,鬼物图画填青红 [16] 。
升阶伛偻荐脯酒 [17] ,欲以菲薄明其衷 [18] 。
庙令老人识神意 [19] ,睢盱侦伺能鞠躬 [20] 。
手持杯珓导我掷 [21] ,云此最吉余难同 [22] 。
窜逐蛮荒幸不死 [23] ,衣食才足甘长终 [24] 。
侯王将相望久绝 [25] ,神纵欲福难为功 [26] 。
夜投佛寺上高阁 [27] ,星月掩映云朣朦 [28] 。
猿鸣钟动不知曙 [29] ,杲杲寒日生于东 [30] 。
【解读】
此诗与上首同时作,是作者由郴州赴江陵途经衡山谒庙而作,即韩愈《祭河南张员外(署)文》所谓“委舟湘流,往观南岳”也。衡山为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市境。衡岳庙,在衡山南岳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创建,为南岳著名胜地。
此为韩愈七古代表作之一。诗开头两句,先概写五岳,然后专写衡岳。写衡岳,先概写其雄伟气势,再特写其由阴转晴的变化,由众峰的突兀耸立,再特写四峰的各具姿态。然后进到谒庙拜祭、占卜吉凶,末写佛寺投宿,照应题目,脉络清晰,章法井然。而在写登岳谒庙中,寄寓个人身世之感,岳峰的奇姿百态与个人的兀傲不平,错综交织,互为映衬,夹叙夹议,亦庄亦谐,挥洒自如,极具变化。用韵亦颇费苦心,全诗用平声东韵一韵到底,十七个韵句,除三个对句末三字用平仄平外,余皆用三平调,音节铿锵有力,翁方纲称其为“七言平韵到底之正调”(《七言诗平仄举隅》)。
张生手持石鼓文 [1] ,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 [2] ,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陵迟四海沸 [3] ,宣王愤起挥天戈 [4] 。
大开明堂受朝贺 [5] ,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 [6] ,万里禽兽皆遮罗 [7] 。
镌功勒成告万世 [8] ,凿石作鼓隳嵯峨 [9] 。
从臣才艺咸第一 [10] ,拣选撰刻留山阿 [11] 。
雨淋日炙野火燎 [12] ,鬼物守护烦撝呵 [13] 。
公从何处得纸本 [14] ,毫发尽备无差讹 [15] 。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16] 。
年深岂免有缺画 [17] ,快剑斫断生蛟鼍 [18] 。
鸾翔凤翥众仙下 [19] ,珊瑚碧树交枝柯 [20] 。
金绳铁索锁钮壮 [21] ,古鼎跃水龙腾梭 [22] 。
陋儒编《诗》不收入 [23] ,《二雅》褊迫无委蛇 [24] 。
孔子西行不到秦 [25] ,掎摭星宿遗羲娥 [26] 。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27] 。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28] 。
故人从军在右辅 [29] ,为我度量掘臼科 [30] 。
濯冠沐浴告祭酒 [31] ,如此至宝存岂多 [32] ?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 [33] ,光价岂止百倍过 [34] ?
圣恩若许留太学 [35] ,诸生讲解得切磋 [36] 。
观经鸿都尚填咽 [37] ,坐见举国来奔波 [38] 。
剜苔剔藓露节角 [39] ,安置妥帖平不颇 [40] 。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41] 。
中朝大官老于事 [42] ,讵肯感激徒媕婀 [43] 。
牧童敲火牛砺角 [44] ,谁复着手为摩挲 [45] 。
日销月铄就埋没 [46] ,六年西顾空吟哦 [47] 。
羲之俗书趁姿媚 [48] ,数纸尚可博白鹅 [49] 。
继周八代争战罢 [50] ,无人收拾理则那 [51] ?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52] 。
安能以此上论列 [53] ,愿借辩口如悬河 [54] 。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55] 。
【解读】
这是一首歌咏石鼓文的诗。石鼓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所刻书体为大篆,即籀文。刻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杜甫、韦应物等均有诗题咏。现十鼓尚存,但石上文字大多残缺磨灭,其中一鼓只字无存。原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石鼓的制作时代,唐人都以为周代所制,韩愈此诗直认为周宣王时物。宋人始提出秦始皇以前之说,经后人进一步考证,今已公认为秦刻石,但具体年代仍说法不一。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秋,韩愈由河南令升任尚书兵部职方员外郎后不久。
此为韩愈七古名篇之一。全诗长达六十六句,可分四大段。开头到“鬼物守护烦撝呵”十六句为第一段,交代写作《石鼓歌》的缘起,极赞宣王会猎刻石纪功的盛举。从“公从何处得纸本”,到“掎摭星宿遗羲娥”十四句为第二段,正面写石鼓文,盛赞石鼓文辞的古奥和书法的拙朴精美。从“嗟余好古生苦晚”,到“经历久远期无佗”二十句为第三段,叙述石鼓文非比寻常的价值和自己呼吁朝廷保护石鼓文物的经过。从“中朝大官老于事”,至末十六句为第四段,批评朝中主事大臣不重视保护珍贵历史文物,对石鼓文物惨遭毁坏深致感慨。贺裳谓“韩诗至《石鼓歌》而才情纵恣已极”(《载酒园诗话》又编),所言诚是。此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体势宏敞,雄浑光怪,典重瑰丽,句奇语重,音韵铿訇,一韵到底。虽气势浑灏,终嫌稍乏藻润转折之妙。又因韩愈疏于考证,对孔子删《诗》无端指斥,失之武断。为抬高石鼓地位,对王羲之书法妄加贬抑,有欠公允。诸如此类,都表现了韩愈逞才使气的弊病。
[1]荦(luò)确:石多不平貌。行径微:山路狭窄。
[2]寺:指洛北惠林寺。
[3]支子:即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夏初开白花,香味浓郁。肥:写繁花沾雨状。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红绽雨肥梅。”肥字本此。
[4]稀:依稀可见。
[5]羹:和味的汤。
[6]疏粝(lì):糙米。
[7]无道路:指晨光熹微中山路尚辨不清。
[8]烟霏:山间晨雾。何焯曰:“‘穷烟霏’三字是山中平明真景。从明中仍带晦,都是雨后兴象,又即发端‘荦确’、‘黄昏’二句中所包蕴也。”(《义门读书记》卷三十)
[9]红:指红花。碧:指碧水。烂漫:色彩绚丽。
[10]枥:即栎树,落叶乔木。
[11]激激:水流声。
[12]局促:拘束。鞿(jī):马缰绳,此指受人牵制、摆布。
[13]吾党:志同道合的朋友。《论语•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二三子:《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按《韩昌黎集•外集•洛北惠林寺题名》:“韩愈、李景兴、侯喜、尉迟汾,贞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渔于温洛,宿此而归。”《赠侯喜》诗云“吾党侯生字叔起”、“平明鞭马出都门”、“晡时坚坐到黄昏”等,皆与此诗所写时、景合,可见吾党二三子,即指李景兴、侯喜、尉迟汾等人。
[14]不更归:不再归,不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