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籍(766—830?),字文昌,行十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元和元年(806),补太常寺太祝,沉滞下僚,十年不调。十一年,官国子助教。十五年,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次年,改水部员外郎,世称“张水部”。四年,任主客郎中。大(太)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又称“张司业”。两《唐书》有传。张籍一生贫病潦倒,四十多岁时,患眼疾几近失明,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张籍工诗,尤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刘攽《中山诗话》谓:“张籍乐府词清丽深婉,五言律诗亦平淡可爱,至七言诗,则质多文少。”存诗四百六十余首,有《张司业集》。
前年戍月支 [1] ,城下没全师 [2] 。
蕃汉断消息 [3] ,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 [4] ,归马识残旗[5] 。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解读】
蕃(bō),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在今西藏地。当时唐、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作者的这位老友,在一次战争中身陷吐蕃,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作者就写了这首诗深切怀念他。
此诗首联叙事,颔联写不知故人消息,颈联用一组特写镜头,想象全军覆没后的惨景,末联情真意切,诚堪呜咽。潘德舆曰:“张文昌《没蕃故人》诗云:‘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语平淡而意沉痛,可与李华‘其存其没’数语并驾。”(《养一斋诗话》卷二)李华《吊古战场文》曰:“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潘德舆盛赞其“委曲深痛,文家真境,万不可移减一字者”(同上)。诗末二句虽从李文化出,但语真情苦,感人至深。全诗不着议论,但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没蕃故人和唐军将士的深切同情,而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国事的忧虑亦隐寓其中。
[1]戍:征伐。一作“伐”。月支:一作“月氏”,古西域城国名,此借指吐蕃。
[2]没全师:全军覆没。
[3]蕃汉:吐蕃和唐朝。
[4]废帐:战后废弃的营帐。
[5]残旗:残留的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