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乔,生卒年不详,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尝隐居九华山,与许棠、张蠙、周繇并称“九华四俊”。又与许棠、张蠙、周繇、郑谷等十人号为“咸通十哲”。乔有诗名,《唐才子传》卷十称其:“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贺裳谓“乔亦有一气贯串之妙,尤能作景语”(《载酒园诗话》又编)。存诗约一百七十首,《全唐诗》编为二卷。
调角断清秋 [1] ,征人倚戍楼 [2] 。
春风对青冢 [3] ,白日落《梁州》 [4] 。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5] 。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6] 。
【解读】
安史乱后,河、陇一带陷于吐蕃。宣宗大中初,沙州首领张义潮率众收复失地,并于五年(851)派其兄奉沙、瓜、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地图献于唐朝。义潮被朝廷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即歌颂其率地归顺唐朝的义举。十一年,吐蕃将领尚延心又以河、渭二州归降唐朝。“自河、陇陷蕃百余年,至是悉复陇右故地”(《旧唐书•宣宗本纪》)。西北边境地区,一度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作者通过对西北边境一时和平景象的描写,表达了百姓希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永远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首联写边境无战事。以往秋高马肥时节,正是边境多事之秋。而今却吹角声断,寇警不闻,戍边战士闲倚戍楼,真是悠闲自得。“倚”字传神。中二联进一层写一片和平景象。颔联用昭君和亲、匈奴归汉和西凉献《梁州曲》的史实,说明唐复陇右故地的大好形势。颈联言正因边境和平安定,才有客游穷边的自由往来。末联谓西北少数民族的心就像河水南流一样,是愿意归附唐朝的,正如作者《再书边事》所云:“蕃河流入汉家清。”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边境的安定,就像河流归大海那样,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诗以美好祝愿作结,寓意深长。作者的这种意愿在其他诗中也有表露。如《北山书事》云:“黄河一曲山,天半锁重关。圣日雄藩静,秋风老将闲。”《再书边事》云:“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今时圣主明。”只是没有这首诗写得格高意深罢了。俞陛云曰:“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顿挫,亦高格之一也。”(《诗境浅说•甲编》)
[1]调角:即吹角。角为古代军中乐器。断:中止,即不吹。
[2]征人:戍守战士。戍楼:戍守的岗楼。
[3]青冢:指王昭君墓。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死葬于此。相传墓上草色独青,故曰“青冢”,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九公里大黑河南岸。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4]《梁州》:乐曲名,亦作《凉州》。《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凉州》引《乐苑》曰:“《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又引《乐府杂录》曰:“《梁州曲》,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玉宸宫调,初进曲在玉宸殿,故有此名。”作者《宴边将》诗:“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5]穷边:极边远之地。
[6]蕃:指吐蕃。蕃情:吐蕃百姓的心愿。此水:不确指。我国西北地势高,河水多向东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