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初见五城楼 [1] ,风物凄凄宿雨收 [2] 。
山色遥连秦树晚 [3] ,砧声近报汉宫秋 [4] 。
疏松影落空坛静 [5] ,细草香生小洞幽 [6] 。
何用别寻方外去 [7] ,人间亦自有丹丘 [8] 。
【解读】
一本“题”上无“同”字。仙游观,即仙游寺,又名仙游宫,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南仙游山。白居易任盩厔县尉时,常游寺宿,诗中屡屡提及,如《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云:“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又《酬王十八见寄》云:“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王十八,即王质夫。《长恨歌传》的作者陈鸿与白居易、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唐明皇与杨贵妃事,王质夫举酒请白居易为作《长恨歌》,即在此地。《长安胜迹图志》卷七载:“仙游寺,在盩厔县南三十里仙游潭。明王九思《游终南山记》:‘仙游寺榜曰普缘,盖此地故有仙游宫,因以名寺。”许多注本引《旧唐书•潘师正传》,谓道士潘师正居于嵩山逍遥谷,唐高宗临东都,曾召见,并令官吏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遂定仙游观在河南登封嵩山脚下,不确,与诗中“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不合。而盩厔仙游寺在终南山(太白峰)麓,长安西南百余里,与诗正合。
此诗首句揭出仙游观,以下五句描写观内外景物,一片清幽静谧之境。三、四两句,远近结合,写景空阔,绘声绘色。秦树、汉宫、山色、砧声,交织成一幅秋晚图画,为人称赏。末联结出仙境就在人间,照应题目,确是题仙游观诗。
莺啼燕语报新年 [1] ,马邑龙堆路几千 [2] 。
家住层城邻汉苑 [3] ,心随明月到胡天 [4] 。
机中锦字论长恨 [5] ,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輢,何时返旆勒燕然 [6] 。
【解读】
一作刘长卿诗,题曰《赋得》。
诗写闺怨,因是新春佳时妻子思念远征在外的丈夫,故曰“春思”。首联点题,而偏就征夫一方说。莺啼燕语,春意盎然,新年本应团圆,而丈夫却转战边地,相隔遥远。中两联专就自己一边说,“心随明月到胡天”,饶有情致。“楼上花枝笑独眠”,构思新颖,以花之多情反衬己之苦情。末盼征师凯旋,夫妻团圆,而以设问作结,情痴动人,耐人寻味。情极缠绵而不纤艳,意颇深微而不衰颓。乔亿评曰:“一气蝉联而下,新丽自然,可谓情到兼神到矣。”(《大历诗略》卷五)
[1]仙台:指仙游山。初:一作“下”。五城楼:《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此指仙游观。
[2]凄凄:萧瑟凄凉貌。宿雨:夜雨。
[3]山色:终南山秋色。秦:关中属秦地。
[4]砧声:捣衣声。汉宫:指长安宫苑。
[5]坛:疑当作“潭”,指仙游潭。
[6]生:一作“闲”,一作“开”。洞:指仙游洞。
[7]方外:犹世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亦指神仙居住之处。《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8]丹丘:犹仙境。《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朱熹注:“羽人,飞仙也。丹丘,昼夜长明之处也。不死之乡,仙灵之所宅也。”此指仙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