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议对》篇论述议和对两种文体。议,原是天子咨询朝臣以谋划国事的活动,后多用于向天子陈述不同的政见,故又称为驳议。对,则是臣子“应诏而陈政”之文,它要分别情况回答君主的策问,一种近似今之考试中的"必答题“,称为对策;另一种近似今之考试中的”选答题“,由应试臣子在密封的策问中抽取,称为射策。其实,对策与射策都是"议之别体”,在写法上并没有本质差异。惟议偏于驳论,对重在立论而巳。
《议对》篇在阐述了议的文体意义及其起源之后,相继对汉、魏、晋三代十余位文家的议作进行了评论,分别指出它们既有“事实允当”、"铨贯有叙"的优点,又有“属辞枝繁"、"颇累文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刘勰提出了驳议的写作要领:首先,刘勰强调驳议的写作,要“敬慎群务,弛张治术"。即要严肃认真地处理各种政治事务,弛张有致地履行治国之道。为此,就应当做到写啪个方面的驳议,就应当熟悉哪个方面的实情。其次,刘勰强调驳议的写作,也要“务先大体”,"枢纽经典”。即要明确驳议的体制特点,以经典著作作为确立驳议之“大体”的关键。这乃是刘勰论文,特别是论宫廷专用文体的一个普遍性的基本要求。第三,刘勰强调驳议的写作,要“标以显义,约以正辞"。即驳议之文的主旨要鲜明突出,文辞要简约而雅正。这是因为驳议是议政的实用文书,以内容扎实、语言准确为上,而无须特别讲究文采的华美。
对策作为"议之别体“,刘勰对其写作要领所论较少,惟多有重复强调之意。《议对》篇在评论了汉、魏、晋三代对策作者及其作品的得失之后,概括提出了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对策之文的作用,在于阐扬自己的政治见解,大力说明治国之道。二是对策之文既要有感染力、影响力,又要有所节制,言之得宜。三是对策之文的作者.既要工文又要练治,把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志足文远"的“通才”。
议和对作为古代宫廷的专用文书,比较集中地反映着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帝王及其臣子们的心智和文才修养,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而且可为今之某些实用文体的写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原文】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
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洪水之难,尧咨四岳,宅揆之举,舜畴五人;三代所兴,询及刍荛。春秋释宋,鲁桓预议。及赵灵胡服,而季父争论;商鞅变法,而甘龙交辩:虽宪章无算,而同异足观。迄至有汉,始立驳议。驳者,杂也,杂议不纯,故曰驳也。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若贾谊之遍代诸生,可谓捷于议也。至如吾丘之驳挟弓,安国之辩匈奴,贾捐之之陈于珠崖,刘歆之辨于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若乃张敏之断轻侮,郭躬之议擅诛;程晓之驳校事,司马芝之议货钱;何曾蠲出女之科,秦秀定贾充之谥:事实允当,可谓达议体矣。汉世善驳,则应劭为首;晋代能议,则傅咸为宗。然仲瑗博古,而铨贯有叙;长虞识治,而属辞枝繁。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字不妄舒其藻。又郊祀必洞于礼,戎事必练于兵,佃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环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存于兹矣。
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古者造士,选事考言。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乂,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观晁氏之对,验古明今,辞裁以辨,事通而赡,超升高第,信有征矣。仲舒之对,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慁者,事理明也。公孙之对,简而未博,然总要以约文,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上也。杜钦之对,略而指事,辞以治宣,不为文作。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凡此五家,并前代之明范也。魏晋以来,稍务文丽,以文纪实,所失已多。及其来选,又称疾不会,虽欲求文,弗可得也。是以汉饮博士,而雉集乎堂;晋策秀才,而麏兴于前,无他怪也,选失之异耳。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王庭之美对也。难矣哉,士之为才也!或练治而寡文,或工文而疏治。对策所选,实属通才,志足文远,不其鲜欤!
赞曰∶
议惟畴政,名实相课。断理必刚,攡辞无懦。
对策王庭,同时酌和。治体高秉,雅谟远播。
【译文】
“广泛普遍地询问和商量”,就叫作议。议之所以说得适宜,乃是因为审察事情适宜。《周易·节卦·象辞》中说:“君子用一定的法度来议论人品德行。”《尚书·周官》上说:“议论国事要按照法制,大政方针才不会迷失方向。”议事贵在有约束和法度,这乃是经典著作中的原则。从前管仲说黄帝有设立明台以议国政的事,这说明议的由来已经很久远了。洪水为患时,唐尧曾去询问四方诸侯的首领;选拔百揆之官时,虞舜曾和五位大臣商议。夏、商、周三代兴办事业,还征询割草打柴百姓的意见。《春秋》记载楚国释放宋襄公,是由于鲁僖公参加了谋议。到了赵国的武灵王因改穿胡人服装,而和他的叔父进行争论;商鞅要实行变法,甘龙就和他交锋争辩。这些古代的议文虽无典范法式可供考辨,但其前后的异同却足以看出来了。
到了汉朝,才开始设立驳议文体。所谓驳,就是杂的意思。议论纷杂不纯,所以叫作驳。自两汉文明昌盛以来,议的范式显著而完备,人才济济,议论充满朝廷;如贾谊代表诸多老臣对议,可以说是敏于奏议之人了。至于吾丘寿王驳斥禁止百姓挟带弓箭之议,韩安国辩论如何对待匈奴的和亲请求,贾捐之关于处理珠崖郡问题的建议,刘歆关于设立宗庙的争辩,虽然其质朴或文华不同,但都掌握了议事的要领了。至若张敏要求废除“轻侮法”,郭躬议论擅自诛杀的案件,程晓驳批校事官职的设置,司马芝建议恢复钱币制度,何曾要求废除株连出嫁之女的科律,秦秀关于为贾充定谥号的奏议,这些都是如实议事而公允得当的,可以说是通晓议的大体了。汉朝善于驳议的,应劭居于首位;晋代作议的能手,则以傅咸为宗师。然而应劭博通古代的事,铨评事理贯通而又有序;傅咸懂得治国之术,但他写的议文却枝蔓繁芜。及至陆机议论《晋书》所载历史的断限,文笔也颇有锋芒,但没有剪除过于丰腴的辞采,有损于文章的骨力,却也各有优点,留下了各自的风格。
行动前要先有谋划和计议,明察可疑的情况和问题,这是为了严肃谨慎地处理各种政务,使治国之道张弛有致。所以它所依靠的主要条件,是必须掌握经典著作这一关键;采用前代的历史事实,观察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说理时不要错误地去议论枝节问题,在文字上不要任意铺展辞藻。还有作郊祀之议必须通晓礼仪,论军事应当熟悉兵法,种庄稼先要懂得农事,断诉讼则务必精通法律。然后突出其显要的意义,用雅正的文辞予以概括。文章以明辨洁净为尚,不以繁文缛采为巧;事义以明晰扼要为美,不以曲折隐晦为奇。这就是写议的纲领性要求了。如果不明白政务事体,就去舞文弄墨写议文,支离破碎地连缀文辞,牵强附会地拼凑技巧;徒然地炫耀才华,固然要被实际事务所抛弃;即使有一定道理,也被浮游之辞所埋没了。从前秦国之君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随从陪嫁的是衣饰华丽的女子,致使晋国人以陪嫁女子为贵而轻贱国君的女儿;楚国人卖珠宝给郑国,用桂香薰过的精制匣子装着,结果郑国人买了匣子而退还了珠宝。如果浮华之辞掩盖了事理,枝节胜过了主体,那么秦人嫁女和楚人卖珠的事,又存留于议文写作之中了。
还有对策,是应答诏书,陈述政见的;射策,则是自行探取试题而后向天子呈献建议的。回答切合题旨说理准确恰当,就好像射箭中了靶心,对策和射策名称虽不同,但都是议的另一种体式。古代的学有所成之士,选拔为官时要测试言辞。汉文帝之中期,开始举荐贤良之士。晁错的应答策问,在众多才士中名列前茅。到汉武帝时益发圣明,广泛选求人才,参加对策的第一名即予提升使用,参加射策的名列甲科即可授官,这确实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看晁错的对策文,验证史实以说明当今,文辞剪裁得明辨简洁,叙事通达而丰富,超越众人而高居榜首,确实是有真凭实据的。董仲舒的对策文,遵循前人阐发《春秋》之义,以阴阳变化为根本,探究历代社会的演变,它之所以复杂而不混乱,是因为作者深明事理。公孙弘的对策文,简要而不广博。但能总括旨要而精于文辞,叙事确切而情理明显,太常虽将他列为下等,但天子却又把他提升为上等。杜钦的对策文,能简略地指明事实,文辞用以阐发治国之道,而不是为了显示文采。及至东汉时的鲁丕,文辞风格质朴素雅,以儒家的博学典雅而合于策问,惟独他进入了上等。以上这五家,都是前代著名的典范。到魏晋以后,逐渐追求文采华丽。用华丽之文来应和实际政务,不足之处确实很多。到了被推荐者来应选考试,又往往说有病而不敢去参加。虽然想求得文才之士,却已不可能了。因此汉代举行博士官饮酒之礼时,有野鸡飞临于堂上;晋代策试秀才时,则有獐子出现在阶前。这并没有别的怪异,只是考选失当的怪异罢了。
驳议侧重于论辩事理,各自持有不同见解;对策主要是扬发政见,大力阐明治国之道。使所议之事切合为政之术,所论之理合乎当时政务;斟酌吸取三皇五帝之治道来处理世事,而不是迂腐的高谈阔论;驾驭权术的变化来拯救世俗,而不是刻薄的虚伪之说。像大风一样浩荡而能致远,像洪流一样汹涌而不泛滥,那就是帝王朝廷上的美好议对了。真是困难哪,文士要有这样的才能!有的精通治国之术而缺乏文才,有的善于文辞却疏略于治国之术,而经过对策所选拔的,确实是既通治术又有文才的通才。具有经国大志而又文名久传的人,不是很少吗!
综括而言:议只用于谋划政事,其名称和实际要相符合。判断事理必须刚健有力,运用文辞不能软弱不振。在朝廷上应对策问,众人同时斟酌应和。认真掌握专论治道文体之要,雅正的谋议将远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