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据说他少年时代风流倜傥,在市井之间广泛交游。
竹雨侵窗润,松风吹面寒,云母屏开非世间 [1] 。闲,不知名利难。凭阑看,夕阳山外山。
【评析】
雨滴竹梢,风吹松林,眼前一片润泽苍翠,景色之美,犹如精致的云母屏风展开在眼前。满心的闲情逸致,不知道追名逐利有多难,只是扶着栏杆,看夕阳照在连绵的群山之上。
“不知名利难”,其实是忘却了名利难,有意识地抛开一切俗务,涤除所有的烦恼,陶醉在自然风景中,获得身心的宁静。
春来那曾晴半日,人散芳菲地 [2] ,苔生翡翠衣 [3] ,花滴胭脂泪 [4] ,偏嫌锦鸠枝上啼。
【注释】
[2]芳菲地:鲜花开放的地方。
[3]翡翠衣:苔藓为绿色,覆生在其他的物体上,犹如翡翠做成的衣服。翡翠:原指一种毛色鲜丽的鸟儿,后来多指绿色的硬玉,以缅甸出产的最为优质。
[4]胭脂泪:落花飘零,如同红色的泪滴。南唐人李煜《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评析】
春和景明,本是寻芳踏青的时候。如果连日阴雨,无法外出,游人自然稀少,再加上天阴潮湿,苔藓生长起来,绿绒绒的。曲中用“翡翠”作比,写出了苔藓颜色之鲜亮。花瓣也随着风雨坠落,被雨水打湿后,不再飘逸,而是点点落下,如同胭脂色的泪滴。春雨中的景致,处处都令人感怀,为什么偏偏要嫌弃枝头的鸟儿叫呢?
本来就有满怀的惜春之意,又见风雨摧折,更加痛惜,人在静默中暗暗体会,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感伤中。如果鸟儿不知趣,偏偏啼鸣,可不是叫破了这番沉默吗?鸟儿哪里懂得伤春惜春?
人、苔、花三句形成了鼎足对,芳菲、翡翠、胭脂、锦鸠这些富有修饰效果的词语,使得整首曲子的美感含蓄蕴藉。
锦江滨 [5] ,红尘外,王孙去后,仙子归来 [6] 。寒梅不改香,舞榭今何在?富贵浮云流光快[7] ,得清闲便是蓬莱 [8] 。门迎野客 [9] ,茶香石鼎 [10] ,鹤守茅斋。
【注释】
[5]锦江:唐代时成都的蜀锦名闻天下,织锦女郎经常在江水中濯洗锦缎,文人将当地的江水美称为“锦江”。唐人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6]仙子:指道姑。道教主张修仙,故道姑被美称为“仙子”。
[7]富贵浮云:富贵如同浮云,指蔑弃富贵。出自《论语》,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蓬莱:传说中的海外仙山,又名蓬丘、蓬壶、蓬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9]野客:隐逸在山野之间的人,不是朝堂做官的人。唐人杜甫《醉时歌》:“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10]石鼎:煎茶的用具,用陶制成。唐人崔橹《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评析】
花园本是达官显贵家的园林,公子王孙流连于舞榭歌台,而今改成道院,富贵风流,一变而为简朴悠然。梅花依旧,楼台全无,令人感慨权势、金钱都像浮云,来得快,去得疾。
与往日相比,来往的宾客不再是公子王孙,而是山野逸人;娱乐不再是清歌妙舞,而是石鼎烹茶;茅斋之外,还有仙鹤驻守,更加突出了道院的超凡脱俗气象。
表面上仅仅是一处园林更改了用途,其内在感慨的却是富贵梦醒、远离红尘。
【注释】
[1]云母屏:镶嵌着云母的屏风。云母是一种矿石,切割成薄片,呈半透明,古人常用来制作、装饰屏风。唐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