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本篇主要是记述了唐太宗如何教谕和训诫太子诸王的言论以及大臣关于如何管教诸王的奏疏。自古以来,国君王侯能保全自己的,为数很少。他们自幼富贵,不知稼穑艰难,骄傲懒惰,贪图享受,以致违法乱纪,不免自取灭亡。太宗总结历史的教训,对子弟严加教戒,力图使他们自守分际,谨慎修身,以期常葆富贵。他认识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的深刻道理。他考察了前代的历史教训,认为凡是拥有一方土地的诸侯,其兴盛必定是由于积善,其败亡必定是由于积恶。“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求诸王戒骄奢、知礼度,所以对他们的严格约束不失为防微杜渐的明智之举。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 〔1〕 ,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

【注释】

(1〕胎教:一种对胎儿施行教育的方法。孕妇谨言慎行,心情舒畅,给胎儿以良好影响,谓之“胎教”。传说周文王的母亲怀孕的时候,眼睛不看邪恶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健康的音乐,嘴里不说恶语脏话。她认识到,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感应给胎儿,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她晚上就命乐官朗诵诗歌给她听,演奏高雅的音乐给她听,因此周文王一生下来就很聪明。

【译文】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曾有胎教世子的传说,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册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我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种庄稼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出力,不要违背农业时令,才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对马了解吗?’回答说:‘不了解。’我说:‘马是能够代替人做许多劳苦的工作的,要让它按时休息,不耗尽它的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对船了解吗?’回答说:‘不了解。’我说:‘船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对这个道理怎能不感到畏惧呢?’看到他靠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对这棵树了解吗?’回答说:‘不了解。’我说:‘这树虽然长得弯曲,但用墨绳校正就可加工成平正的木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德行不高,但只要能够接纳规谏,也会成为圣明之君。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作为鉴戒。’”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中魏徵曰:“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长富贵,好尚骄逸,多不解亲君子远小人故尔。朕所有子弟,欲使见前言往行,冀其以为规范。”因命徵录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以赐诸王。其序曰:
“观夫膺期受命 〔1〕 ,握图御宇 〔2〕 ,咸建懿亲 〔3〕 ,藩屏王室,布在方策(4〕 ,可得而言。自轩分二十五子 〔5〕 ,舜举一十六族,爰历周、汉,以逮陈、隋,分裂山河,大启磐石者众矣 〔6〕 。或保乂王家,与时升降;或失其土宇,不祀忽诸 〔7〕 。然考其盛衰,察其兴灭,功成名立,咸资始封之君;国丧身亡,多因继体之后。其故何哉?始封之君,时逢草昧,见王业之艰阻,知父兄之忧勤。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 〔8〕 ,或吐飧而接士 〔9〕 。故甘忠言之逆耳,得百姓之欢心。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暨夫子孙继体,多属隆平,生自深宫之中,长居妇人之手,不以高危为忧惧,岂知稼穑之艰难?昵近小人,疏远君子,绸缪哲妇 〔10〕 ,傲狠明德,犯义悖礼,淫荒无度,不遵典宪,僭差越等(11〕 。恃一顾之权宠,便怀匹嫡之心;矜一事之微劳,遂有无厌之望。弃忠贞之正路,蹈奸宄之迷途。愎谏违卜 〔12〕 ,往而不返。虽梁孝、齐冏之勋庸 〔13〕 ,淮南、东阿之才俊 〔14〕 ,摧摩霄之逸翮,成穷辙之涸鳞,弃桓、文之大功(15〕 ,就梁、董之显戮 〔16〕 。垂为明戒 〔17〕 ,可不惜乎?皇帝以圣哲之资,拯倾危之运,耀七德以清六合 〔18〕 ,总万国而朝百灵 〔19〕 ,怀柔四荒,亲睦九族。念华萼于《棠棣》 〔20〕 ,寄维城于宗子 〔21〕 。心乎爱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览载籍,博求鉴镜,贻厥孙谋。臣辄竭愚诚,稽诸前训。凡为藩为翰(22〕 ,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故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然则祸福无门,吉凶由己,惟人所召,岂徒言哉!今录自古诸王行事得失,分其善恶,各为一篇,名曰《诸王善恶录》,欲使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兴亡是系,可不勉欤?”

【注释】

(1〕膺(yīnɡ)期受命:受命登基。膺期,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2〕握图御宇:掌握版图,治理天下。

(3〕懿(yì)亲:至亲。特指皇室宗亲、外戚。

(4〕方策:同“方册”,典籍。

(5〕轩分二十五子:指黄帝分封二十五子事,见《国语》。轩,指轩辕氏,即黄帝。

(6〕磐石:巨石。这里比喻国家的根基。

(7〕不祀:不为人奉祀。比喻亡国。

(8〕醴(lǐ):一种甜酒。

(9〕吐飧(sūn):吐哺,极言殷勤待士。传周公一饭之间,三次停食吐哺,以接待宾客。喻求贤殷切。

(10〕绸缪(chóumóu)哲妇:迷恋美色。绸缪,缠绵,情深意长。哲妇,本指多谋虑的妇人。后因以指乱国的妇人。《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妇言是用,国必灭亡。”

(11〕僭(jiàn)差:僭越失度,超越本分。差,等级,既定的本分。

(12〕愎谏违卜: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违反天意,坚持错误。卜,占卜。古时占卜,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人认为占卜的结果代表天意,违卜就是违反天意。

(13〕梁孝:指西汉梁孝王刘武,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齐冏:指晋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昭之孙,齐王攸子。袭封齐王。及赵王伦篡位,他联络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常山王乂等共讨赵王伦,迎惠帝复位。勋庸:功勋。

(14〕淮南:指淮南王刘安。沛郡丰(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封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才思敏捷。东阿:指魏东阿王曹植。

(15〕桓:指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文:指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赵衰、狐偃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春秋五霸之一。

(16〕梁:指梁冀,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东汉外戚和权臣。梁冀夫妻生性贪恣,依仗权势多方搜刮财物,梁氏专权自恣,极力诛除异己。桓帝对梁冀专权素有不满,加以梁冀刺杀贵人邓猛姊婿邴尊事发,桓帝遂与宦官单超等五人密谋诛冀,梁冀与妻自杀,子胤及诸梁宗亲无长少皆弃市。朝廷百姓称庆。董:指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董卓引兵驰抵京城,势力大盛,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进位相国。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财物,淫掠妇女,又虐刑滥罚,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入朝时为吕布所杀。消息传开后,百姓歌舞于道,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17〕明戒:明白显著的鉴戒。

(18〕七德:指武王的七种德行,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六合:指上(天)、下(地)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19〕百灵:百姓。

(20〕华萼(è):亦作“花萼”,托在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花萼相承,比喻兄弟之爱。《棠棣》:《诗·小雅》篇名。《诗·小雅·棠棣》云:“棠棣之华,鄂不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棠棣”也作“常棣”,俗称棣棠,花黄色春末开。后常用以指兄弟。

(21〕维城:连城以卫国。这里借指皇子或皇室宗族。宗子: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为“宗子”。

(22〕藩:篱笆,藩篱。这里指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翰:通“幹(ɡàn)”,草木的茎干。这里引申为骨干,指受分封、保国家的皇子或皇室宗族。

【译文】

贞观七年(633),太宗对侍中魏徵说:“自古以来的王侯,能够自我保全的很少,都是因为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喜欢骄奢淫逸,多数人不懂得亲近君子、远离小人的缘故。我想让所有的子弟都能知道前代王侯的言行,希望他们以此作为行动的规范。”于是命令魏徵辑录自古以来帝王子弟的成败事迹,取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分别赐给诸王。此书的序言说:

“历来受命登基的帝王,掌握版图,治理天下,都分封自己的皇室宗亲、外戚做诸侯,让他们做王室的屏藩,这都记载在史册中,历历可考。自从轩辕黄帝分封二十五个儿子,虞舜任用了十六位贤臣,历经周、汉,一直到陈、隋等朝代,各朝皇帝割裂国土,大动国家根基的为数算是不少了。这些诸侯,有的保国安邦,与时代的变迁而沉浮;而有的却失去封国,亡族灭家。然而考察其盛衰兴亡的规律,凡是功成名就的,大都是最初所封的侯王;而国灭身亡的,大都是后世继位的侯王。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初所封的侯王,当时赶上国家草创时期,亲自经历了创建王业的艰难险阻,知道父兄的忧愁劳苦。所以他们身处上位而不骄奢,日夜操劳而不松懈。有时像汉代的楚元王设醴酒招待贤人,有时像周公旦一样吃饭时还停食以接待宾客。所以,他们能够听取逆耳的忠言,深得百姓的欢心。他们在生前能树立高尚的品德,身后能被百姓所称颂爱戴。等到他们的子孙继位为侯王时,多属太平年代,他们生长在深宫当中,在妇人的手里长大,他们不以身居高位而感到覆亡的危险,哪里知道稼穑的艰辛呢?他们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迷恋美色,轻视美德,违背礼义,荒淫无度,不遵法令,逾越侯王的本分。倚恃国君一时的宠爱,便产生与嫡子相匹敌的念头;自以为有一点功劳,便滋长无穷的欲望。抛弃了忠诚正直的大道,走上了为非作歹的邪路。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违反天意,迷途不返。即使有梁孝王、齐王冏那样的功勋,淮南王、东阿王那样的才华,也不免摧折凌云健翅,成为涸辙之鱼,抛弃了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落得梁冀、董卓那样被诛戮的下场。成为后世明白显著的鉴戒,能不可惜吗?皇上以英明圣哲的能力,拯救了倾危的世道,秉持七德,廓清天下,统领万国,百姓来朝,怀柔四邻,亲睦九族。咏吟《棠棣》中‘华萼’的诗句,念及兄弟手足的感情;希望连城护卫王室,分封皇室宗亲。心中充满了恩爱,无时不在思念,于是命令下臣考求史籍,广泛收集历史经验作为借鉴,留传给子孙。臣竭尽愚诚,考察了前代的历史教训。凡是拥有一方土地的诸侯,其兴盛必定是由于积善,其败亡必定是由于积恶。由此可知,不积善不足以成就功名,不积恶不至于败国亡身。然而祸福不是注定的,吉凶全在于自己,由人招致,这难道是空话!现辑录自古以来诸王行事得失的事例,把善恶分为两类,各为一篇,取名为《诸王善恶录》,希望能够使太子诸王效法美善的德行,得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避免犯下大错。从善就一定会受到赞誉,改过就会无灾。这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事,怎能不以此自勉呢?”

贞观十年,太宗谓荆王元景、汉王元昌、吴王恪、魏王泰等曰 〔1〕 :“自汉已来,帝弟帝子,受茅土、居荣贵者甚众,惟东平及河间王最有令名 〔2〕 ,得保其禄位。如楚王玮之徒 〔3〕 ,覆亡非一,并为生长富贵,好自骄逸所致。汝等鉴诫,宜熟思之。拣择贤才,为汝师友,须受其谏诤,勿得自专。我闻以德服物,信非虚说。比尝梦中见一人云虞、舜,我不觉竦然敬异,岂不为仰其德也?向若梦见桀、纣,必应斫之。桀、纣虽是天子,今若相唤作桀、纣,人必大怒。颜回、闵子骞、郭林宗、黄叔度虽是布衣 〔4〕 ,今若相称赞道类此四贤,必当大喜。故知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荣贵。汝等位列藩王,家食实封 〔5〕 ,更能克修德行,岂不具美也?且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纵欲肆情,自陷刑戮。”

【注释】

(1〕荆王元景:太宗弟李元景,唐高祖第六子。武德三年(620)封为赵王,八年(625)授安州都督。贞观初,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636)徙封荆王,授荆州都督。高宗即位,进位司徒。永徽四年(653),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国除。汉王元昌:太宗弟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武德三年(620)封鲁王,贞观十年(636)封汉王。书法受之史陵,祖述羲、献,在童年已精笔意。善行书,又善画马,笔迹妙绝。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十七年(643)被赐死。

(2〕东平:即东汉东平王刘苍。刘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儿子,建武十五年(39)封东平公,十七年(41)进爵为王。刘苍博学多才,东汉明帝刘庄对他很器重,每次外出巡视,都把京城交给他管理。刘苍虽然地位很高,却毫无骄奢淫逸的贵族习气,而且很关心百姓的生活,为东汉初年的太平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河间王:即西汉河间王刘德,汉景帝的儿子,武帝异母兄。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他喜好儒学,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一时之间刘德贤名传遍天下。后刘德因遭武帝猜疑,终忧悒成疾而死。汉武帝念其功劳,遂赐谥为“献王”。

(3〕楚王玮:指西晋楚王司马玮,字彦度。晋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后徙封于楚,都督荆州诸军事。武帝死,入朝为卫将军,与贾后合谋除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司马玮又与贾后合计捕杀司马亮。贾皇后恶亮又忌玮,于是使惠帝为诏,言楚王矫诏害亮,且欲诛朝臣,图谋不轨,被下廷尉,遂斩之。

(4〕郭林宗:东汉郭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今山西介休)人。郭泰素有大志,就读于成皋屈伯彦门下。三年之后,竟博通各种典籍。有弟子千人,名震京师,士林以为典范。黄叔度:东汉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人。叔度家世代贫居,自幼苦读经书,遂成饱学之士。他德才非凡,为天下名士所敬服。

(5〕实封: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

【译文】

贞观十年(636),太宗对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说:“自汉朝以来,皇帝的兄弟和儿子受封王爵、享受荣华富贵的人非常多,只有汉朝的东平王、河间王名声最好,能保守自己的俸禄和地位。像晋朝的楚王司马玮之类,国灭身亡的不止一例,都是因为生长在富贵当中,喜好骄纵淫逸所造成的。你们应该以之作为鉴戒,好好想一想。选择贤良的人做你们的师傅和朋友,你们必须接受他们的谏诤,不得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我听说以德服人,确实不是虚妄的说法。最近我曾梦见一个人他自称是虞舜,便不禁肃然起敬,这难道不是因为崇慕他的德行的原因吗?如果当时梦见的是桀、纣,我一定会拿刀去砍他。桀、纣虽然是天子,现在如果将某人称作桀、纣,此人必定会大怒。颜回、闵子骞、郭林宗、黄叔度虽然都是普通百姓,现在如果称赞某人与这四位贤人相似,此人必定会非常高兴。由此可知人立身处世,最可贵的是德行,何必要讲荣华富贵。你们位列藩王,衣食有封地食邑做保障,要是能勤修德行,岂不是更完善了吗?况且君子和小人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做善事就是君子,做恶事就是小人。你们应当自己克制私欲,刻苦自励,使每天都能听到你们的善事,不要放纵情欲,使自己陷入刑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