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记述了贞观时君臣有关崇儒重道的一些言行。作者认为学识的厚薄对治国安邦能力的大小有很大影响,而且与世风民俗的好坏也有很大关系。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备受推崇。太宗即位之初,也着意文治,崇尚儒学。所以他连年下诏,确定孔子、颜回为先圣先师,设置弘文馆,将前代名儒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的著作“垂于国胄”,并将这些名儒“配享尼父庙堂”。同时命令颜师古考定五经、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付国学施行”。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时期崇孔尊儒,兴学重教,把勤奋学习儒家思想看作是一种美德,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译文】
太宗登基初年,就在皇宫正殿的左边修建了一个弘文馆,精选了全国通晓儒学的人,让他们以原来的官职兼任弘文馆学士,供给他们五品以上高官的珍贵饮食享用,按日轮换在皇宫里值班,在皇帝上朝的间隙就召到内殿来,讨论古代典籍,商议治政方略,有时到夜深才结束。太宗又下诏让那些三品以上有功勋有才能的人的子孙,做弘文馆的学生。
【注释】
(1〕国学:《周礼·春官·乐师》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云:“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
(2〕稽式:准则,法式。这里引申为取法。
(3〕笾豆:笾和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礼器。干戚:干,盾。戚,大斧。古代祭祀时操干戚以舞。
(4〕给传:谓朝廷给予驿站车马。汉代,凡朝廷征召之人由公车(官署名)以车接送。
(5〕不次:不依寻常次序。
(6〕廊庙:这里指朝廷。
(7〕大经:唐国子监教课及进士考试经书,皆按经文长短分大、中、小三级,唐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
(8〕国子:指国子学(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唐代国子学下辖国子、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书学、算学和律学共七学。国子学是教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及国公的子孙。太学:与国子学(监)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只是教育的对象不同,太学是教文武五品以上官员及郡县公的子孙。四门:即四门学。唐代四门学隶国子学(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只是四门学的教育对象是七品以上官员及普通人家的优秀子弟。广文:“广文馆”的简称。官署名,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
(9〕书、算:即指书学和算学。书学是唐代培养书法和字学人才的学校。《新唐书·选举志》:“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算学是培养天文、数学人才的学校。
(10〕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司业: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博士:古代学官名,管教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
(11〕吐蕃(b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高昌:故城坐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面四十多公里的三堡乡。高昌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车师国亡,柔然立阚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贞观十四年(640)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高丽: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今朝鲜半岛。新罗:朝鲜半岛东南部土著民族建立的本土政权。
(12〕鼓箧(qiè):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这里借指来求学的人。讲筵:讲经、讲学的处所。这里借指讲学的人。
【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宗下诏停止庙祀周公为先圣,开始在国子学内建立奉祀孔子的庙堂,取法旧有的制度,尊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庙堂两边陈列的笾豆、干戚等礼器和乐舞用具从此齐备了。这一年又广泛招揽天下的儒士,赏赐给他们布帛,供给他们驿传车马,让他们到京城来,不按寻常的次序授予他们高低不等的官职,因此在朝廷做官的儒士有很多。太学生中如能读通《礼记》、《左传》大经中的一种,都能任职为吏。在国子学内增加建筑了四百多间房舍,国子、太学、四门、广文四学也都增加了学生的名额,书学、算学也分别设置了博士、招收学生,使各种科目都设置完备。太宗又几次亲自前往国学,命祭酒、司业以及博士等学官进行讲论,讲完后每人赏赐五匹帛。四面八方带着书赶来求学的儒生数以千计。不久以后吐蕃和高昌、高丽、新罗等四夷的酋长们也派他们的子弟前来申请入学。于是在国子学内,前来求学和讲学的人几乎达到万人,儒学这么兴旺,是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
【注释】
(1〕汉昭帝:即汉武帝少子刘弗陵,西汉第六位皇帝。
(2〕有人诈称卫太子:据《汉书·昭帝纪》记载: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张延年诈称为武帝卫太子刘据,后以诬罔罪腰斩(而《资治通鉴》记载冒充卫太子的男子则是成方遂)。卫太子,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元狩元年(前122)被立为太子。征和二年(前91)因反对巫蛊乱政起兵反抗,兵败自杀。
(3〕隽不疑断以蒯(kuǎi)聩之事:伪卫太子出现时,昭帝命公卿辨别,众人皆不敢辨。隽不疑乃据孔子在《春秋》中肯定卫出公辄不接纳被放逐的前太子蒯聩的事,逮捕了伪卫太子。隽不疑,西汉勃海(今河北沧县东)人。初为郡文学。暴胜之为绣衣御史至勃海,知其贤,荐于武帝,任为青州刺史。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与燕王旦联络郡国谋反,他发觉收捕,擢为京兆尹。治民严而不残,吏民服其威信。又因处置卫太子事件名重当时。蒯聩,春秋时卫灵公的世子,卫出公的父亲。因欲杀卫灵公所宠的夫人南子不遂,出奔。卫灵公死,蒯聩又回卫国争位,卫出公不接纳他。
(4〕刀笔俗吏:指旧时官衙内办理公文案卷的小吏。古代在竹简上记事,错讹处用刀刮去,故称。
【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人才,如果用非其人,就很难治理好国家。如今用人,必须将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作为选拔的根本。”谏议大夫王珪说:“臣子如果没有学问,那就不会了解历史上的种种言行,怎能担负重大的责任?汉昭帝时,有人出来诈称自己是卫太子刘据,引来万人围观,当时在场的人都被迷惑了。京兆尹隽不疑根据《春秋》上记载的蒯聩的事处理了这件疑案。昭帝说:‘公卿大臣,应当选用通晓经学儒术懂得古义的人,这本来不是一般的刀笔之吏可比拟的。’”
【注释】
(1〕蜃(shèn):即大蛤蜊。栖息于潮湿地带及浅海泥沙滩的表层,其肉质鲜美无比,可供食用。相传大蛤蜊的本性含水,等到有月光的时候才喷出来,借用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美丽的图案。
(2〕燧(suì):古代取火的器具。
(3〕苏秦刺股: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师事鬼谷子。苏秦最初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但是未能如愿,狼狈而归。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更努力地学习。后得太公《阴符经》,潜心研读,读书欲睡,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致血流至脚跟。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学有所成。后来游说诸侯,合齐、楚、燕、赵、魏、韩六国抗秦,佩六国相印,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
(4〕董生垂帷:董生,即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为博士。相传他在讲学时,为专心教书,放下帷幕,弟子均不得见其面。武帝即位,上对策三篇,任用为江都王相。生平讲学著书,他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5〕懿(yì)德:美德。懿,美好,多指品德。
【译文】
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各自有确定的秉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像大蛤蜊本性含水,但要等月光照射时才会把水吐出来而形成美丽的图案;又像木材本身包含易燃的因素,但要靠敲击燧石才能发出火来;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灵巧,但要通过学习才能显出他的美质。所以当年有苏秦刺股和董生垂帷这样刻苦学习的故事。说明不勤奋学习道德和技能,就不会树立起他们的名声。”岑文本回答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但人的情趣则可以随时变化,必须依靠学习来驾驭情感成就人的本性。《礼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都注重勤奋学习,把它看作是一种美德。”
【注释】
(1〕践阼:即位。践,踏。祚,君位,国统。
(2〕弘文馆:唐武德四年(621)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626),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余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
(3〕学士: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唐代置学士于学士院,以文学言语参谋谏诤,掌制诰,得受优宠。其后有承旨、侍读、侍讲、直学士等品秩之分。
(4〕更日:隔日或按日轮换。宿直:夜间值班。
(5〕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6〕勋贤:指有功勋有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