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愚弄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穿在各种礼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因此礼乐是纲常伦理的关键,是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君臣秩序的原则。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太宗诏令改革礼制,自身躬行不辍,并用礼法教诫诸子大臣,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太宗认为“礼乐之作,是圣人象物设教,以为撙节”的,因此他诏吏部尚书高士廉等刊正姓氏,撰为《氏族志》,其目的在于“崇树今朝冠冕”。他还诏曰:“氏族之美,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使识嫁娶之序,务合典礼。”本篇着重记载了贞观君臣在这方面的许多言论,以及修定礼乐制度的各种举措。
【译文】
太宗即位不久,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按照《周礼》,人的名字要等到死后才避讳,从前古代帝王的名字也不在他们生前避讳。因此周文王名‘昌’,《周颂》上说:‘克昌厥后。’春秋时鲁庄公名‘同’,庄公十六年《春秋》经记载着:‘齐侯、宋公同盟于幽。’只有近代这些帝王才都乱加限制,特意下令在其生前就要避讳,这在道理上讲不通,应当有所改变。”
于是下诏说:“按照《礼记》,人名的两个字,不需要一一避讳。孔子是通达事理的圣人,以前也不是没有指出过。近代以来,不合理地加以限制,人名的两个字都要避讳,废除和空缺的字因此很多,这样轻率任意地做,有违经典的训示。现在应该依据礼法,务必遵行简约的规定,效法前朝圣人,给后世也留下可行的法则。官职、人名以及公私文书典籍中,有‘世’和‘民’两个字而并不连读的,都不用避讳。”
【注释】
(1〕冠冕:这里借指仕宦官爵。我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阶级地位的高低往往决定人的尊卑贵贱。除了衣饰之外,冠冕、巾帻也尊卑分明。
(2〕失御:亦作“失驭”,失去驾驭。指丧失统治能力。
(3〕市朝:本指争名逐利之所。这里泛指朝野。
(4〕陵替:衰落,衰败。
(5〕敦:遵循,遵守。匹嫡:这里指缔结婚姻。
(6〕问名:旧时婚礼中六礼之一。谓男家具书托媒请问女子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这里泛指求亲。
(7〕结褵(lí):代称成婚。
(8〕姻娅:泛指姻亲。
(9〕舅姑:妻称夫之父母、夫称妻之父母皆曰舅姑。
【译文】
贞观六年(632)太宗又下诏说:“氏族值得赞美的地方,实际上是和官爵联系在一起的;婚姻的准则,应该先讲究仁义道德。自从北魏丧失统治能力,北齐灭亡,朝野已经变迁,风俗也已衰落。燕、赵的古姓家族,很多已经失去了官宦的地位;齐、韩的旧家大族,有的也违背了礼义的风气。他们的名字在州郡里闾已经听不到了,自身也不免变得贫贱,还自吹是高门贵族的后代,不遵循婚姻的礼仪,求亲只是为了勒索财物,缔结婚约一定要寻找富裕人家。于是就有一些新做官的人和有钱的人家,羡慕那些人祖宗的名声,争相和他们结成姻亲,赠送大量的彩礼,就像买卖东西一样。有的自己降低门第,受到姻亲的污辱;有的还夸耀自己过去的门第,对公公婆婆没有礼貌。这些坏习惯已积习成俗,至今还没有停止,既紊乱了人伦,又损害了名教。我日夜战战兢兢,思索治国之道,历代的积习弊端都作了惩治和革除,只有这种坏风气还没能完全改变。从今以后,明白告示,使大家懂得嫁娶的礼仪,一定要遵守礼法,这才符合我的心意。”
【注释】
(1〕仲由怀负米之恨: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据《孔子家语》记载: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2〕“哀哀”二句:语出《诗·小雅·蓼莪》。意谓哀伤我父母,生我真劳苦。
【译文】
贞观十七年(643)十二月癸丑日,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民间认为生日可以高高兴兴、欢欢乐乐,而我的心情反而成了感慨和思念。当了君主,统治天下,拥有四海,想求得侍奉双亲,却永远无法做到了。子路怀有不能为父母背米的遗恨,实在有道理。况且《诗经》上说:‘哀伤我父母,养育我真劳苦。’怎么能在父母劳苦的日子来举行宴会庆祝呢!这太有背于礼仪法度了!”因此太宗哀伤哭泣了很长时间。
【注释】
(1〕祖孝孙:隋唐间乐律学家。幽州范阳(今北京西)人。祖氏家族律历算数学的传人之一。隋初开皇年间任协律郎,参定雅乐,曾奉命向陈山阳太守毛爽学习“京房律法”,亦曾建言用“三百六十律”,未被采纳。入唐后,历任著作郎、吏部郎、太常少卿等职。武德九年(626)唐高祖“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琎等定乐”,至贞观二年(628)乐成。新乐:《乐府诗集·郊庙歌辞》曰:“武德九年,乃命祖孝孙修定雅乐,而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杂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唐乐,贞观二年奏之。”祖孝孙等所制定的新雅乐有八十四调、三十四曲、十二和。
(2〕撙(zǔn)节:抑制,节制。
(3〕《玉树后庭花》:乐府吴声歌曲名,南朝陈后主作,著名的亡国之音。歌曰:“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歌词本是形容嫔妃们娇娆媚丽的,堪与鲜花比美竞妍,但却笔锋一转,蓦然点出“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哀愁意味,时人都认为是不祥之兆。陈后主君臣整日酣歌,自夕达旦,以此为常,由此亡国。
(4〕《伴侣曲》:传为北齐后主高纬所作,音极哀怨。《文献通考·乐十五》:“(后主)亦能自度曲……别采新声为《无愁》、《伴侣曲》,音韵窈窕,极于哀思……曲终乐阕,莫不殒涕。”
(5〕“礼云”几句:语出《论语·阳货》。
【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常少卿祖孝孙奏上他制作的新雅乐。太宗说:“制礼作乐,本来是圣人取法天地的物象而施行的教化,是用来节制人的情感的,政事的好坏,怎么跟它有关呢?”
御史大夫杜淹回答说:“前朝的兴亡,的确是由于音乐。陈朝快要灭亡时创作了《玉树后庭花》;北齐快要灭亡时创作了《伴侣曲》。过路的人听到了,没有不悲哀流泪的,这就是所谓的亡国之音。从这一点看来,国家的兴亡确实与音乐有关系。”
太宗说:“不是那样的,声音怎么能影响人呢?欢快的人听到就喜悦,哀愁的人听到就悲伤。欢快和哀愁存在人的心中,并不是由于音乐的影响。将要灭亡的国家,百姓的内心就会愁苦,因为受愁苦心情的影响,所以听到这种音乐就觉得悲伤。哪里有哀怨的乐声能使愉快的人悲伤呢?现在《玉树后庭花》、《伴侣曲》的乐谱都还在,我能为你们演奏一番,我知道你们一定不会感到悲伤的。”
尚书右丞相魏徵回答说:“古人说,礼呀,礼呀,仅仅是指玉帛说的吗?乐呀,乐呀,仅仅是指钟鼓说的吗?快乐的关键是由于人内心的和睦,不是由音乐来调节的。”
【注释】
(1〕准《礼》:按照《周礼》。准,按照。
(2〕名,终将讳之:意谓人的名字,要等到他死了以后才避讳。《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意谓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须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
(3〕《经》:指《春秋》经。
(4〕“依《礼》”二句:意谓按照《礼记》,人名的两个字,不需要一一避讳。这里的《礼》指《礼记》。《礼记·曲礼上》云:“二名不偏讳。”郑玄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