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记述了贞观时期君臣探讨国家兴亡的一些言论。通过讨论,唐太宗认为,“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只有推行仁政,信任贤良,国家才会得到治理,反之则国家就要衰败灭亡。太宗深以为戒的是前朝的覆亡,对前朝覆亡的原因太宗认识很深刻,“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他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励精图治,目的在于国家长治久安,避免覆亡。贞观君臣讨论的种种议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国家的灭亡。这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要旨。
【译文】
贞观初年,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的祸乱,从而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东周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的过程没有什么不同,福运的长短为什么那么悬殊?”
尚书右仆射萧瑀回答说:“商纣王治理无道,天下受他的苦,所以八百诸侯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来讨伐纣王。周朝虽然衰落,六国没有罪过,秦始皇全靠智谋和武力,逐渐侵占各国的土地。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相同。”
太宗说:“不是那样的,周取代了商以后,努力弘扬仁义;秦国得志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暴力。他们不但取得天下的方式不同,而且守护江山的手段也不同。国运的长短,道理就在这里吧!”
【注释】
(1〕逐粮:追逐粮食。这里指在灾年百姓到有粮食的地方去逃荒。
(2〕“百姓”二句:语出《论语·颜渊》。意谓如果百姓不富足,那么国君怎么会富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
(3〕凶年:灾荒年。
【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发生大旱,百姓大多饥饿困乏。当时国家的仓库粮食充溢,竟然不允许开仓赈济,却让百姓到有粮食的地方去逃荒。隋文帝不怜悯百姓而吝惜仓库里的粮食,到了他的晚年,统计天下的粮食积储,可供全国食用五六十年。隋炀帝倚仗这种富裕,所以才豪华奢侈,荒淫无道,终于导致国家灭亡。隋炀帝的亡国,也是因为这个原由。凡是治理国家的人,务必让百姓积蓄财物,不在于国库的充溢。古人说:‘如果百姓不富足,那么国君怎么会富足?’只要仓库的储蓄能够防备灾荒年,此外又何必过分储蓄!后代儿孙如果贤能,自然能够保持他的天下;如果他不贤能,仓库中储蓄再多,只能增加他的奢侈,也是国家灭亡的祸根。”
【注释】
(1〕北蕃:这里指北突厥国。归朝人:这里指归附唐朝的北突厥人。
(2〕中国人:这里指汉族人。
(3〕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姬姓,魏氏,名斯。在位期间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灵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李克:即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克在经济策略方面主张尽地力之教,在政治方面主张法治,提倡富国强兵。文侯时魏国能走上富强之路,李克作出了很大贡献。
(4〕中国:指中原黄河流域一带。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译文】
贞观九年(635),北突厥归附唐朝的人报告太宗说:“突厥境内下了大雪,百姓遭遇饥荒,羊和马也死了很多。在那里的汉人都上山当了强盗,民情特别不好。”
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君主能施行仁义、任用贤良者,国家就治理得好;凡是推行暴政、任用小人者,国家就要败亡。突厥君主所信任的人,我们都看到了,大略没有忠诚正直可取的。颉利又不关心百姓,肆意妄为,我从突厥人情事理上分析,他们怎么能长久统治呢?”
魏徵进言说:“从前魏文侯问李克:‘诸侯中谁会先灭亡?’李克回答说:‘吴国先灭亡。’魏文侯又问说:‘为什么呢?’李克说:‘因为吴国屡战屡胜。屡屡获胜,君主就会骄傲,连续打仗,百姓就会疲惫,还有什么不败亡的呢?’颉利可汗乘着隋末中原混乱的时机,就依仗兵强马壮而入侵中原,至今还不罢休,这就是他必定败亡的原因。”
【注释】
(1〕齐主:指齐后主高纬,北齐世祖高洋之子。
【译文】
贞观九年(635),太宗对魏徵说:“近来读北周、北齐历史,末代亡国的皇帝,作恶的情况大多相类似。齐后主非常喜欢奢侈,所有府库的储存,差不多都被他用尽,竟至于关口、集市无处不征收重税来聚敛财富。我时常说这好像馋嘴的人吃自己的肉一样,肉吃完了自己必定会死亡。国君征收赋税没有休止,百姓疲惫以后,国君也就会灭亡,齐后主就是这样。”
【注释】
(1〕祚运:福运。
(2〕八百诸侯不期而会: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商纣王昏乱暴虐,淫乱不止,诸侯都叛离殷商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太公望、周公旦等人为辅佐,修文王之业。武王二年,东观兵于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孟津)者八百”,诸侯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不久武王灭商。不期而会,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