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菜部(10)
薯蓣
释名 |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
气味 |
(根)甘、温、平、无毒。 |
主治 |
-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 禁口痢。治方同上。
- 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 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北热一次饮服。
-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 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 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 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甘薯
释名 |
|
气味 |
甘、平、无毒。 |
主治 |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鹿角菜
释名 |
猴葵。 |
气味 |
甘、大寒、滑、无毒。 |
主治 |
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百合
释名 |
藩、强瞿、蒜脑薯。 |
气味 |
(根)甘、平、无毒。 |
主治 |
- 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汤”。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鸡子汤”。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汤”。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黄汤”。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 ,令病人吃白汤饼。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 肺脏 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 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 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 疮肿不穿。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 天泡疮。用生百合捣涂,二、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 肠风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竹笋
释名 |
竹萌、竹芽、竹胎、竹子。 |
气味 |
甘、微寒、无毒。 |
主治 |
治消渴,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
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
论语 |
老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