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木部(02)
筒桂
释名 |
筒桂、小桂。 |
气味 |
(皮)辛、温、无毒。 |
主治 |
养精神,和颜色。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木兰
释名 |
杜兰、林兰、木莲、黄心。 |
气味 |
(皮)苦、寒、无毒。 |
主治 |
赤疱酒 、痈疽水肿,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槐
释名 |
|
气味 |
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
主治 |
木皮、根白皮:
- 中风身直,有能转动。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 风虫牙痛。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 蠼螋恶疮。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
- 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久服还能明目。
- 鼻气窒塞。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
- 风热牙痛。用槐枝烧,烙痛处。
- 血崩、白带。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饭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 阴疮湿痒。用槐枝煎水热洗。
槐花:
- 鼻血不止。用槐花、乌贼骨等分,半生半炒,研为末,吹入鼻内。
- 吐血不止。用槐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研匀,糯米汤送服三钱。
- 咯血、唾血。用槐花炒过、研细,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服药后须静卧一、二小时。
- 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送下。立效。
- 屙血。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叶三钱,槐花六钱,每日煎汤服。又方:用槐花、枳壳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 妇女漏血。用槐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 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 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热饮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 疔疮肿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 白带不止。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
- 肠风泻血。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 大肠脱肛。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关下。
- 内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捣成汁,捣成汁,晒,浓,取地胆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时,也作成挺子,纳肛门内。地胆末可用苦参末代替。
- 目热昏暗。用槐角、黄连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浆水送下。每天二次。
- 大热心闷。用槐角烧为末,酒送服一匙。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辛夷
释名 |
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 |
气味 |
辛、温、无毒。 |
主治 |
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沉香
释名 |
沉水香、蜜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卢香。 |
气味 |
辛、微温、无毒。 |
主治 |
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
附方 |
- 诸虚寒热,冷痰虚热,冷香汤;用沉香,附子(炮)等分,水一盏,煎七分,露一夜,空心温服。
- 胃冷久呃;沉香,紫苏,白豆蔻各一钱,为末。每柿蒂汤服五七分。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
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
论语 |
老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