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木部(03)
丁香
释名 |
丁子香、鸡舌香。 |
气味 |
辛、温、无毒。 |
主治 |
- 突然心气痛。用丁香末,酒送服一钱。
- 干霍乱(不吐不泻)。用丁香十四枚,研为末,开水一碗送下。不愈再服。
- 小儿吐泻。用丁香、桔红等分,加炼做成丸子,如黄豆大,米汤送服。如呕吐不止,可用丁香、生半夏各一钱,泡姜汁中一夜,晒干为末,以姜汁调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适量,姜汤送下。
- 婴儿吐乳,粪呈青色。用乳汁一碗,放入丁香十枚、陈皮(去白)一钱,煎开多次后,细细送服。
- 胃冷呕逆。用丁香三个、陈桔皮一块(去白,焙干),水煎,乘热服。
- 朝食暮吐。用丁香十五个,研为末,加甘蔗汁、姜汁调成丸了,如莲子大,口中噙咽。
- 反胃,气噎不通。用丁香、木香各一两,每取四钱,水煎服。
- 妇女崩中。用丁香二两,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 妇女难产。用丁香三十六粒、乳香三钱六分,共研为末,加活兔胆同捣,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此方名“如意丹”。
- 鼻中息肉。用棉裹丁香塞鼻内。
- 唇舌生疮。用丁香研末,棉裹含口中。
- 乳痛。用丁香研末,水送服一匙。
|
附方 |
丁香的 药用部分是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干燥花蕾,亦称公丁香;干燥果实,亦称母丁香。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芜荑
释名 |
荑.无姑. 木名 |
气味 |
辛、平、无毒。 |
主治 |
- 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 杀体内寄生虫。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 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 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 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 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檀香
释名 |
旃檀、真檀。 |
气味 |
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
主治 |
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降真香
释名 |
紫藤香、鸡骨香。 |
气味 |
辛、温、无毒。 |
主治 |
- 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
- 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
附方 |
降真香,现亦省称“降香”,临床上与丹参配合,用以治疗因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楠
释名 |
|
气味 |
(楠材)辛、微温、无毒。 |
主治 |
- 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每日如此,直至病愈。
- 心胀腹痛,不得吐泻。取楠木削三、四两,加水三升,煮开三次,饮服。
- 耳出脓。用楠木烧存性,研末敷耳内。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
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
论语 |
老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