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木部(04)
白杨
释名 |
独摇。 |
气味 |
(木皮)苦、寒、无毒。 |
主治 |
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樟
释名 |
|
气味 |
(樟材)辛、温、无毒。 |
主治 |
- 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 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 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钓樟
释名 |
乌樟、枕、豫。 |
气味 |
(根皮)辛、温、无毒。 |
主治 |
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乌药
释名 |
旁其、矮樟。 |
气味 |
(根)辛、温、无毒。 |
主治 |
- 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 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 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 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 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 血痢。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 小儿慢惊,昏沈或抽搐。用乌药磨水灌服。8
- 咽喉闭痛。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水杨
释名 |
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
气味 |
苦、平、无毒。 |
主治 |
- 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
- 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内服助气血药,效果好。
- 刀伤成疮。用水杨木白皮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末敷疮上。
- 乳痈。用水杨根生捣,贴疮几次即愈。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
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
论语 |
老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