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08)
杜衡
释名 |
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
气味 |
(根)辛、温、无毒。 |
主治 |
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李明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
- 风寒头痛发热。用杜衡研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 痰气哮喘。用杜衡焙过,研细。每服二至三钱,正发病时,淡水调下。
- 吐血阏聚。用杜衡三分、瓜蒂二分、人参一份,共研为末。汤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白头翁
释名 |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
气味 |
(根)苦、温、无毒。 |
主治 |
- 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 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 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 包痔肿痛。治法同上。
- 小儿秃疮。治法同上。
|
附方 |
白头翁的主要药效是:清热、凉血。近年多用它作为治疗痢疾的要药,对急性及慢性阿米巴痢。功效都比较显著。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白及
释名 |
连及草、甘根、白给。 |
气味 |
(根)苦、平、无毒。 |
主治 |
- 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 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 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 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 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 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 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 汤火全国各地。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 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 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三七
释名 |
山漆、金不换。 |
气味 |
(根)甘、微苦、温、无毒。 |
主治 |
- 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 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 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 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 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 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 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
附方 |
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 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细辛
释名 |
亦名小辛、少辛 |
气味 |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 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 、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
主治 |
- 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 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 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 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 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 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 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
附方 |
|
图片
点击 放大 |
|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
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
论语 |
老子 |
韩非子 |
鬼谷子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