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 06节


韩国国都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及阳翟、南梁等几座城邑同时被魏军包围。魏军此次来势汹汹,似要一举灭韩。韩昭侯紧张得急忙派使臣前往齐国求救。

齐王宫里,齐威王与文武大臣们商议救不救韩的问题。齐威王说:“魏国重兵进攻韩国,韩侯派人求我国相救。寡人拿不定主意。救,还是不救?

请你们帮寡人拿个主意。“邹忌说:”不如不救。救,势必损耗我国力、军力,不救、则可避免这诸多损害,况且魏侵韩,而不是侵齐。“

田忌说:“应当相救,应当快救。救晚了韩国必亡。韩国亡而对我齐国没有好处。”

邹忌说:“田元帅此话严重了。魏攻韩显然为没有参加十二诸侯逢泽相会之事,也只是教训教训韩国,却不会兴师灭韩。元帅把韩侯军队看得也太无能了!”

田忌针锋相对地说:“邹国相分析极对,只是韩国不被灭掉而投降魏国,难道对我齐国有利吗?”

邹忌不想再让田忌、孙膑有立功机会,于是竭力阻挠派兵救韩之事。他说:“既然田元帅承认韩国不会被灭掉,我齐国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我国内还有许多事要做,却不做,而驱兵几千里去为异国谋划利益,这恐怕不是明智之人的举动!”

田忌说:“韩国被魏军攻伐,韩军必败,这是不言而喻的。韩军失败而韩国投降魏国对我齐国只有危险而无半点好处。我齐国救韩实在是守护自己,怎么能说是仅仅为别人谋划利益呢?难道说,邹国相主张不派兵救韩是为了魏国谋划利益吗?”

邹忌恼羞成怒,顾不上在齐威王面前,指责田忌说:“难道元帅受了韩国的好处,否则恐怕不会如此迫切主张为韩国出兵。”

田忌面红耳赤,连讥带讽说:“照国相说法,国相是不打自招。国相一定是受了魏国重礼才如此坚定不赞成我国出兵伐魏的!”

邹忌还欲说什么,齐威王不耐烦地说:“邹、田二卿勿争。此次救韩事关重大,你二人意见不合,寡人心中很是担忧。你们再冷静想想,此事明天再议。”

邹忌回到府中,就觉胸中一口恶气未出。一直在寻找机会,等待良机除去孙、田的他,此时怎么甘心眼看着又一次立功封官的机会降临在田、孙二人头上呢?他暗下决心:定要阻止威王作出派兵救韩的决定。

公孙阅听说了朝堂上邹、田二人争执的事,便对邹忌说:“国相此次失策了!”

邹忌不解:“失策?让他们去伐魏才失策!每战,孙膑必赢,回来后,我这国相恐就当不成了。”

公孙阅说:“国相此为下策。我有上策不知国相愿意听否?”

邹忌说:“快说吧!”

公孙阅说:“国相应当赞成齐国出兵,如果田忌打胜了,这是您国相谋划的结果;如果打不胜,那是田忌畏缩不前,交战而不敢拼命,不勇往直前,遭受挫败,到那时就会被国法诛杀。”

邹忌眼前一亮,说:“此计甚好!我就按先生所言,力主齐王发兵救韩。”

齐威王再召集大臣商议救韩之事时,邹忌果然极力主张立刻发兵,全力救韩。齐威王很高兴,说:“你们将相终于能够想到一起了,寡人很高兴。”

威王忽然记起孙膑还没发表意见,就问:“军师,你是怎么想的?”

孙膑说:“大王,臣下以为我国当采取‘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这一策略。对韩国是一定要救的,但不是早救,更不是马上出兵去救。我国军队必须为我国利益服务,过早出兵就等于代替韩国作战,而且韩国也是个强国,一旦齐、魏两败俱伤,到头来我国还得听从于韩国的摆布,这是对我齐国利益所不利的啊!只有先答应救韩,让韩魏互相激烈拼杀,然后再出兵拯救危亡之韩,攻击疲惫之魏军,这才对齐国有利。”

齐威王十分高兴,说:“军师此计甚好!这样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弊而攻击它,这正是一举两得,重利与尊名双收呵!”

于是,齐威王亲自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鼓励韩国要全力抵抗魏国的侵略,让使臣先回国。

韩昭侯自以为有齐国的支持,果然坚定信心,组织全国军民合力抗击魏军。但是,韩国毕竟不是魏的对手,仗越打越艰苦,人员伤亡越来越多,武器及粮草渐显匮乏而供应不上。终于坚持到第二年(即公元前341 年),韩国已五战五败,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此时,魏国军队也受到一定的创伤,死亡人数不少,且军队长期作战,疲惫之极。

五战五败的消息一传进齐都临淄,齐威王又召众大臣商议出兵之事。威王问孙膑:“军师以为此时出兵如何?”

孙膑说:“这正是一个最佳时机。”

于是,齐威王下令:齐国军队立即出发伐魏救韩。兵力:十万。调用何地的兵力?田忌、邹忌竟不谋而合想到了一起。

田忌主张除调一部分京师外,其余全调齐国五都之一的南境莒地(今山东省莒县境内)边防常备军。

田忌掌握着全国军队建设的情况。尤其近些年,他实行孙膑的许多加强军队建设的主张,不但号召下属严格管理军队,他还多次到各都巡视、监察工作,并亲自过问许多建设性工作的进展情况,深得下级的拥戴。边防军队的建设也由此得到巩固和加强。莒是齐国五都之一。调动莒地的守军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一方面可以使军队迅速投入战斗,另一方面可节省大量开支。

这也是他与孙膑研究的结果。在说到为什么派南境之兵伐魏时,田忌说:“我齐军自南境出兵西进伐魏,途中,除渡过边境附近的泗水外,自东向西整个地势基本是低平坦荡的,这便于我军进退自如。如果从齐城或高唐等西境出兵,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地形复杂,水泽成片,不利我军立即投入战斗。第三方面考虑就是眼下楚正全力在越国境内平叛,顾及不上我国。因此,我国南境调出一部分兵力伐魏不会影响我边防的力量。”

邹忌主张出动莒地军队则是出于另一种考虑:莒地是后来并入齐国的,莒地百姓还一直惦念着恢复莒国,莒地军队就那么一心一意为齐国去与魏军作战吗?另外,莒地在并入齐国前是楚国地盘。约在公元前378 年,越自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境南)迁都于吴,齐趁机占领了莒与郯(今山东省郯城县)。眼下,楚军虽不会全力来夺莒地,但也没准在齐调出了莒地军队后而与齐争夺莒地呢?即使田忌在伐魏战争中获胜,那么在迎击楚军进犯时必定失败,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除去田忌、孙膑的目的。

齐威王为邹、田二人又想到一起而高兴,他说:“既然你们将相都主张从莒都出兵,寡人也就没别的意见。”

于是,齐国出动十万大军,从齐南境过临沂、郯,经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向西直驱魏国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