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隆中对”,赢得满堂彩。陈云说,经济调整要“伤筋动骨”。
除了寻找各种应急的办法外,陈云还在思考着落实调整方针、让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的各种办法。
当时,“大跃进”难以为继,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面对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局面,财经部门虽然有最直接的感受,但囿于对经济建设方针认识上的局限,不能跳出“跃进”的框子,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只知道形势很困难,心里着急,又找不出克服困难的办法,调整方针落实不下去,工作十分被动,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批评。
陈云也出了很多主意,如卖高价糖果、点心、炒肉片,搞出口基地保证出口争取外汇,等等,虽然在改善市场供应、回笼货币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解决全局性的问题,仅有这些措施是不够的。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党委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人,所以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认识上前进了一步,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要发扬民主集中制,对前几年的工作失误承担了责任,使党内政治生活面貌有了改观,初步使大家解放了思想,敢于直言。为调整方针的落实贯彻,为国民经济走出严重困境打下了思想基础。
陈云对此评价很高。2月8日,陈云在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上发言说,这次大会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不要估计低了。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
七千人大会以后,财政部门向中央反映,当年财政有二三十亿元的赤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刘少奇决定专门召开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这个会是在中南海西楼开的,由刘少奇主持。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猛烈攻击的西楼会议。在这次会上,陈云把自己一段时间来对于形势的观察和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作了详细的阐述。
对形势的估计上,陈云认为,困难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困难是农业减产,粮食不够吃。
第二个大困难是,已经摆开的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性,同当时的工农业生产水平不相适应。
第三个严重困难是,钞票发得太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提法是非常尖锐的,也是非常刺耳的。但陈云从实际出发,认为事实就是这样。他说,现在的通货膨胀,虽然根本不同于国民党垮台前那种恶性通货膨胀,但是,毫无疑义,也是一种通货膨胀。这几年挖了商业库存,涨了物价,动用了很大一部分黄金、白银和外汇储备,在对外贸易上还欠了债,并且多发了六七十亿元票子来弥补财政赤字,这些,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第四个困难是,城市的钞票大量向乡村转移,一部分农民手里的钞票很多,投机倒把在发展。
第五个困难是,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够,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很多。
看清了困难形势,有利于对症下药,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陈云提出,要把10年规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恢复阶段,后一个阶段是发展阶段。
恢复阶段的时间,陈云考虑,从1960年算起,大体上要5年。
陈云提出把10年规划分两个阶段的说法,虽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他提出恢复需要5年时间的意见,有人认为太悲观了,后来又被说成是“右倾保守”,泄了气,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最后实际却表明,陈云的估计惊人地准确。
在这个讲话中,陈云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在保证基本生活资料不涨价的基础上,采取卖高价点心、糖果等措施,回笼货币,制止通货膨胀,打击投机;增供大豆、多造海船增加水产供应等,尽力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用增加对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的口粮供应、增加化肥和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等办法,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
针对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问题,陈云要求计划机关把主要注意力,从工业、交通方面,转移到农业增产和制止通货膨胀方面来,并且要在国家计划里得到体现。陈云说,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吃、穿问题,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在目前是第一位的问题。年产750万吨钢,2.5亿吨煤,也是重要的,但这是第二位的问题。在不妨碍增加农业生产和制止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能搞到这么多钢和煤,当然很好;如果有所妨碍,搞不到这么多也可以。
要增加农业生产和制止通货膨胀,只靠国务院的农林办公室和财贸办公室是不行的,主要要靠计委、经委等综合机关,在国家计划中把这些事情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陈云说,毛主席早就提出,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必须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计划。现在,必须研究我们的计划工作和经济工作,怎样才能切实地体现这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