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战》 大敌当前,战备不足


当时上海《新闻报》的一位记者陆诒在全程进行采访后指出:“当前残酷的战争现实,使我们逐步懂得有备与无备大不一样!半月多来,从卢沟桥、长辛店以至平、津、保定所见所闻,教育我们:在强敌压境、咄咄逼人的形势下,蒋介石幻想和平,只能自取覆灭。当时和战大计不定,即使在喜峰口有过光辉战绩的29军,由于事先没有健全的战斗部署,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等敌方调度好了,一翻脸就发动突然进攻,逼得我们仓卒应战,吃了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大亏。由于当时的统帅部对抗战准备不足,指挥失当,仓促应战,以致败退千里。导致严重后果:继平津之后,保定、沧州、石家庄、张家口、太原等名城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于敌手。第29军主力在北平地区仅战斗一天即遭重创,牺牲高级将领2名,伤亡官兵5000余人,被迫放弃北平。相反,歼灭日军甚少。据日军统计,仅死伤511人。连同天津作战,据日本军方当时发表的数字,自7月27日至8月3日,日军不过死伤1233人(其中军官89名)。日军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地、空协同作战火力异常猛烈,固然是中国军队迅速失利的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第29军最高领导对情况判断失误。他们既未认清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又不理解国内形势的发展及亿万军民强烈要求抗战的意愿,企图委曲求和,希图局部解决,维持冀察的原有局面,以致丧失了宝贵的时间,且未作充分、有力的战备和应有的部署。

5月期间,军政部长何应钦密电宋哲元,要求其做准备。7月15日、17日,何应钦两次致电宋哲元,分析日本和谈阴谋及形势之严重,令其在北平、南苑、宛平集中兵力、构筑工事,作持久抵抗之准备,但宋哲元无动于衷。当他接受了香月清司的无理要求,将第37师撤出北平、禁止中国人反对日本侵略,而日军仍向宛平第29军进攻时,仍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战备措施。宋哲元接到何应钦15日要其“切实注意计划”的电报后,曾令秦德纯拟制了一个防守北平的局部作战计划(其内容基本上是7月28日作战命令中第一路军部分),作为预先号令发给高级将领。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实力派的矛盾,由于诸将领中存在着主战和主和两派,相互争执不下,而宋哲元又是主和的。在这种情况下计划根本无法执行,形同废纸(这种和、战不一的情况,在南京政府中也存在)。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日军发动进攻时,第29军并不清楚日军究竟有多少兵力,更谈不上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和主要突击方向,就连一般的判断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