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联合舰队消灭了最年轻的一支中国海军。
日本人发动每一场战争,总要寻找借口。至少在表面上,日本人的确是讲究礼仪的。他们在语言中使用的敬语,在彼此见面时的客套和超过九十度的鞠躬,在别的许多民族看来,未免是繁文缛节,不知其中有更深更复杂的含义。日本人把礼仪显露于表面,掩饰着内心的活动。因此,在彼此忌恨的敌手会面时,繁文缛节的礼仪照样难免。
也许,日本人的这种习性,注定了他们的军队有了借口,才能心安理得、自觉体面地去攻击别人,哪怕借口牵强附会、无中生有,哪怕借口纯粹是栽赃和诬陷!因此,当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总是用一些非常可笑的口实来填充战争狂人的妄想,这些无聊无耻的口实,竟然就成了他们屠杀中国人的理由。
1894年的春天,东学党农民起义在朝鲜爆发,起义军提出要“逐灭洋奴”、“尽灭权贵”。于是,日本人找到了借口,声称要保护本国使馆和侨民,趁机派兵进入朝鲜。中国的清朝政府,应朝鲜国王李熙的邀请,派出一千五百人的军队进驻平壤。一万日军占据了从仁川到汉城一带的战略要地,实际上包围了清朝的军队。
眼看日军就要开战,清朝的光绪皇帝,严令掌管军队的李鸿章,从海上派兵增援朝鲜。这位大臣没有料到,日本特务石川五一,买通了他那个在天津军械局当总办的外甥张士珩,窃取了清军的运兵计划。日军大本营很快接获了这份情报,当即发布命令,日本联合舰队的十五艘军舰,迅速地驶向朝鲜海岸。
7月25日,中国北洋舰队的运兵船和护卫舰,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附近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突袭,中国士兵七百多人殉难。日本海军不宣而战,中国被迫对日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是中国最年轻的一支海军,到中日开战时,组编不过九年。在把西方科技看成“奇技淫巧”的清朝,要组建这么一支现代化的海军,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而这支海军一旦建立,就是敌人不可忽视的力量。它的舰船,既可以运兵增援平壤的中国军队,又可以阻挡日军的海上进攻,无怪乎日军将它视为眼中钉,极想将它埋葬于海底。
十几天后,日本联合舰队接连袭扰威海卫,北洋舰队试图与之接战。黄海海战之初,中日双方的海军,都没有掌握黄海的制海权,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一开始,日本联合舰队总是躲着北洋舰队,不敢正面交锋 北洋舰队却在主将丁汝昌指挥之下,主动进攻,屡次在海上追逐日舰。可惜的是,腐败的清政府竟然将丁汝昌革职。
“戴罪”留在海军的丁汝昌,仍然要找机会与日军一决雌雄。但是,他不幸身负重伤,北洋舰队由“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行指挥。8月18日下午,中日海军大战黄海,中国海军大都英勇作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被日舰打成重伤,弹药已经用光,二百五十多名官兵视死如归,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号撞去,不幸被鱼雷击沉。林永升指挥“经远”号拼死攻击日舰,直至军舰沉没。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在不利的情势下坚持战斗,最终将日舰赶跑。遭到重创的北洋舰队,仍然打出了年轻海军的军威。
李鸿章看到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既心疼又害怕,立刻制定“保船制敌为要”的方针,命令所有军舰开进威海卫港口躲避。
气焰嚣张的日军,几天后就占领了北洋舰队的重要基地旅顺口。几个月后,又派出陆军和海军齐头并进,攻打北洋舰队驻扎的海军基地威海卫。他们引诱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威武不屈,率领全军与强大的日军决一死战。孤独的北洋舰队得不到自己政府的援助,这支拥有大小舰只四十多艘的中国最年轻的舰队,终于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李鸿章渡过海峡,在遭到日本浪人枪击负伤以后,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清朝政府又一次丧权辱国。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军国主义的日本,侵略气焰甚嚣尘上。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的侵略和蹂躏,从此拉开了序幕。
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的抵抗,从一开始就不乏英勇的将士效命疆场北洋舰队的作战,以黄海海战的惨烈和刘公岛全军覆没的悲壮,已经向狂妄不可一世的日军,显示了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