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后 记


萌发写这本书是1995年春天的事。那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的陈建中一行来南京,要我协助他们拍摄抗战纪录片。其中有一天,我们在南京古林公园内采访原国民党军新六军参谋长王楚英谈入缅作战。当王楚英说到新六军在缅甸作战,官兵个个穿草鞋,忍饥挨饿,日晒雨淋,牺牲了一大批官兵时,在一旁看热闹的一位游客惊讶地说:“国民党还抗战啊?许多书上都说国民党军见到鬼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了,你怎么说国民党英勇抗战呢?你们这样就不怕犯错误吗?”

事后,王楚英对我说:“老胡,你是个军旅作家,作家写作要凭良心,你不能光写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也应写写国民党军抗战的事迹,完整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应该是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加上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有了这两个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才是完整的。”

为中国大百科编撰新四军、第三野战军条目,是我的正经活。有次,我在翻阅孟良崮战役资料时,看到一篇有关陈毅在被俘的七十四师将校军官会议上的讲话,这篇资料有许多省略号,引起了我的疑惑和兴趣。我拜访了整理这份资料的“老前辈”,问他为何要把陈毅的许多讲话省略了,这些省略的内容里说了些什么?他考虑了一下,回答我说,这些省略的内容是陈毅讲到有关七十四师在抗战中,是抗战的先锋,抗战模范等词句。那时出版这本书,担心有关国民党第七十四师积极抗战的事扩散出去,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用省略号替代了。现在看来,国民党抗战是不可抹灭的事实,应该写出来,让人们知道,国民党的许多部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也是爱国的,也是进步的。搞历史的应该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有功言功,有过讲过。既然陈毅都敢赞扬国民党抗战,我们还怕什么呢?

这两件事,促使我产生写一本反映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书。有了这个想法,我开始搜集资料,开始对国民党抗战方面的思想观点的积累。在采访中,接触了数十位当年参战的原国民党军的官兵,当年的战场能去的也都去看了。紫金山下的航空烈士墓,掩埋着一群曾经叱咤风云的魂灵。他们肩并着肩,横成排,竖成行,仍是昔日鏖战长空的阵势,仍是当年飞将军的气派!

公墓的石碑坊有挽联:

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

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

碑坊的背面亦有挽联一副:

英名万石传飞将

正义千秋壮国魂

横首:

精忠保国

蓝字、白底,悲壮、肃穆。

我多次默默地穿行在墓道中,积累了思想情感。

面对浩瀚的资料,如何形成条理反映?本着说真话,写真事的原则,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沿着蒋介石对抗战的态度变化写;二是着重反映广大官兵抗战业绩。

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由于本书篇幅有限,还有许多战役、战斗未能搜集进来,实在遗憾,敬请读者们谅解。这本书是“抛砖引玉”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就这方面内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

200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