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战略退却,形势弱时先予退让,保存军力,静待反攻时机,再一举溃敌
看官,毛泽东在陕北的第二年,即一九三六年,著书立说,写成一本可以与古代《孙子兵法》媲美的兵书:《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本书集毛泽东兵法之大成,只是香港和海外华人未必有机会拜读。这里,笔者择其要点介绍,应可使读者一开眼界。
这本兵书中,毛泽东谈论最多的是“战略退却”——毛泽东兵法中最重要一法。
毛泽东举例阐述:“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毛泽东又提到:“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术。”
毛泽东在书中引用了《左传》中《曹刿论战》全文:
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遂之。
毛泽东分析道:“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毛泽东随后又举了中国战史中“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有名大战实例——
楚汉成皋之战:成皋故城在今河南省成皋县西北境,为古代军事重地。公元前二○三年,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曾相持于此。当时项羽接连攻下荥阳、成皋,刘邦几乎溃不成军。但后来刘邦终于等待到楚军在筥水半渡的时机,大破楚军,复取成皋。
新汉昆阳之战:昆阳故城在今河南省叶县境内。公元二三年,刘秀(东汉光武帝)在这里击破王莽的军队。这次战争双方军力强弱悬殊:刘秀只有八九千人,而王莽有四十馀万人。但刘秀利用王莽的将军王寻、王邑轻敌懈怠,用精兵三千突破王莽军队的中坚,乘锐进击,大破敌军。
袁曹官渡之战: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二○○年,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战于此处。当时袁绍拥军十万,而曹操兵少粮尽。但曹操利用袁军的轻敌无备,实行轻兵偷袭,烧了袁军的辎重。袁军慌乱,曹军出击,歼灭了袁军主力。
吴魏亦壁之战:吴指孙权方面,魏指曹操方面。赤壁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公元二○八年,曹操率兵五十馀万,号称八十万,进攻孙权。孙权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出兵三万,利用曹军有疫疾,又不习水战,用火攻烧曹军船只,大破曹军。
吴蜀彝陵之战:彝陵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公元二二二年,吴将陆逊在这里大败蜀汉的刘备。这次战争开始,刘备军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陆逊守七、八月不战,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大破蜀军。
毛泽东非常精明地指出:“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
毛泽东嘲笑极左人物的原则,什么“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勇猛果敢,乘胜直追”、什么“全线出击”、什么“夺取中心城市”、什么“两个拳头打人”。
“两个拳头打人”,今天看来十分好笑,即使八岁小童也懂得两个拳头同时打人是打得不痛的,远不如一个拳头有力。但当年是极左人物指挥整个共产党作战的“伟大方针”,结果招致数以万计的红军战死沙场。即使不上战场的中共人员,一旦不赞成“两个拳头打人”,就会被整肃,被冠以“机会主义”的头衔。毛泽东本人就遭批判过。
邓小平、谭震林当时也因支持毛泽东“诱敌深入”、“抽肥补瘦”的军事路线而被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