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略》5.8 三个“三分之一”


毛深东的统战谋略是一种极其灵活的政治技巧。它的目的是要把尽可能多的人团结在自己周围,以便有效地孤立打击最主要的敌人。除了这一点是明确的,其他的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有时候,为了便于操作,这种谋略也体现为某种定制。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三三制”政权就是一例。毛泽东规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在政权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政权”。①另两个“三分之一”留给非共产党人员。毛规定国民党党员一定要占三分之一。第三个“三分之一”则是无党派人士的。据说这样做便表明共产党没有包办一切,“我们只破坏买办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专政,并不代之以共产党的一党专政。”②

美国记者白修德曾研究过这种制度。他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反对派是不民主的”。当时共产党最大的反对派便是国民党。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国民党员一定要占三分之一,并且不能少于三分在一。当然在质量上毛泽东也是有考虑的,他说;“必须容许不反共的国民党员参加”。一是“必须容许”,二是“不反共”,由于“不反共”,所以国民党方面就说这些人是国民党的叛徒。但不管怎样,共产党能够容纳国民党,而国民党不能容纳共产党,到底哪个民主、哪个独裁,舆论自有公论。

第三个“三分之一”是指“那些不积极反共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代表”。这部分人的特点是”反共”,但“不积极”。共产党那一部分是不会反共的,国民党所占的那个三分之一必须是”不反共的”。假定无党派中有一半是反共的,总共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反共分子”,绝对的少数。这样做既容许了异党分子,又保证了本党绝对优势,堪称方今中外政治体制上的一绝。

白修德说:“实行的时候,这个制度并不完全那么死板,不过中共总是把他们自己的比例做到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是不假的。毛泽东也说过,在那些”开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还可以少于三分之一”。只能少不能多,多于三分之一便表明共产党占了优势,不民主,不平等。可“事实上”,白修德说,”中共之多于或少于三分之一的比例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在每个地区的政府里,他们都是唯一与整个政策相联系的团体。他们是军队的领导人,他们又是农民的保护人。他们制定策略,无论从哪方面说,农民都把共产党人看做是他们自己的领导人,看做是他们自己意志的代言人”。③

“三三制”实践为毛泽东积累了丰富的政权经验。他相继提出“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联合政府”、“人民民主专政”等政权模式。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至于被领导地位上的客体,在不同时期略有区别,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解放斗争时期是“一切民主阶级”,在建国以后是除了敌人以外的全体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关键不在于有多少不同成份,不在于有多少党派、阶级参加政权,而在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有了这一条,”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等等都是一回事。因此毛泽东1956 年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在这样的政权中,无产阶级或共产党的领导是必须的,异党异阶级的存在也是必须的。只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既民主又专政。如果只有共产党一种颜色,就不能体现民主,就难以和共产党所极力反对的国民党一党专制区分开来。据说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女士,曾要求加入共产党,但毛泽东不同意。倒不是这位共产党的忠实追求者不够加入共产党的条件,而是因为她留在党外对共产党更有好处。她留在党外,可以代表另一个党派帮助共产党说话。如果她成了共产党员,就起不了这种作用。不过,孙夫人的愿望在她临终前还是得到了满足。

①②《毛泽东选集》第724 页。

③《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第1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