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2.15 向世界介绍毛泽东的第一人


1930年初,在寒风凛冽的莫斯科,流传着来自中国的一条消息:“毛泽东因患肺结核病逝世”。这一消息震惊了共产国际。在中国农村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中,尽管共产国际所持的理论与毛泽东的实践完全不合拍,但毛泽东在农村站稳了脚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因此,共产国际也在密切关注毛泽东的行踪,对他十分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期望。共产国际总部专门在英文版的《国际新闻通讯》上为此发表了一则评价很高的讣告:

据中国消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毛泽东同志是被称之为朱毛红军的政治领袖。他在其领导的范围内完全执行了共产国际六大和中共六大的决议。??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这篇讣告一千多字,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重要地位。这是谁写的呢?有的人推测这是瞿秋白的手笔。因为在驻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只有瞿秋白对毛泽东最熟知,且有关中国问题的重要文章大多由他动笔。但这毕竟只能是一种推测,由于这条消息是误传,几十年来没有人再提出它来作文章,但有一点是无疑的,这篇“讣告”肯定经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之手,“讣告”中对毛泽东所作的评价完全代表了瞿秋白的观点。

毛泽东确实大病过一场,但大难未死。

1929年盛夏的7月,毛泽东染上了恶性疟疾,一天发作数次,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闽西山区缺医少药,毛泽东几度病重。幸亏闽西特委派出地下交通员历尽艰险去上海买来特效药奎宁丸,又在永定请了当地名医吴修山精心调养,才把毛泽东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自从1927年秋毛泽东将起义部队带上井冈山后,他一直在条件极其艰难的崇山峻岭中苦心经营着中国的第一块红色区域。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以及湘南起义的农军抵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合。两支具有北伐战争光荣传统的武装力量聚集到一起,创建了中国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朱德是两位十分务实的军事家,他们立足敌强我弱的实际,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原则,凭借机动灵活的作战经验,在短短时间内,朱毛红军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先后击破敌人对井冈山的三次“进剿”,使割据地区迅速扩大。1928年7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扩展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以及遂川以北,酃县东南等地,总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开创了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

随着红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井冈山的军事发展余地已日渐狭小,军需供给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更为了粉碎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乘国民党“会剿”的部队还没有合围,离开井冈山,向广阔的赣南、闽西进军。隆冬腊月,天寒地冻,红军第一次远离根据地与强大的追兵周旋,沿途群众尚未充分发动,红军衣单粮缺不说,连报信的也没有,深感孤立无援之苦。毛泽东、朱德及时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果断结束了单纯流动作战方式,采取走一处,开辟一处,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依托根据地,波浪式发展割据局面的战略方针。红四军充分利用蒋桂军阀交战,闽西、赣南空虚之机,避实击虚,灵活作战,3月占领长汀,4月进驻瑞金,5至6月,赣南的于都、兴国、宁都及闽西的永定、龙岩等地相继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并为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在红色割据区域内,毛泽东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井冈山地区《土地法》和江西兴国县《土地法》都是毛泽东主持制定的,红色区域内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使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普遍高涨,拥护中国共产党,踊跃参加红军,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向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摸索这条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毅力,在实践中苦苦探索,他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推向农村,继而通过向赣南、闽西进军,萌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思路。1930年1月,毛泽东将这一思路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与共产国际要把政权建在大城市完全不同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日后看到的经典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瞿秋白在共产国际工作期间,一直十分关注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他除了参加共产国际的会议和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等校讲课外,余下的时间都用于翻阅国内报刊,并作出详细摘记。他尤其关心和重视农民土地革命和农村武装斗争问题,反复强调建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发展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努力扩大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并多次谈到和称赞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工农红军。

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后,瞿秋白处处留意这支部队的发展,红四军在井冈山反“进剿”的胜利,瞿秋白注意到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的进军,瞿秋白也注意到了。1929年7月,他在翻阅上海《申报》时,看到报上记载着朱毛红军占领了长汀、东固、龙岩、永定等县份的消息,十分兴奋,随后在撰写《军阀混战和汪精卫》一文时,特别赞扬了毛泽东、朱德红军的发展,“朱、毛的游击队等,在去年六七月间在湖南江西边界有一定时期的发展,今年三四月间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边境又有一次的扩大势力,最近七月底的上海《申报》又记载朱、毛占领好些县份。”预见到朱、毛红军的发展和必将胜利。

1930年1月,瞿秋白热情洋溢地在《共产国际月刊》第1卷第1期上发表《中国的苏维埃革命》一文,向世界介绍中国革命,他讲述了农民暴动胜利的地方,农民群众组织苏维埃政权,没收地主的土地,扩大工农红军的情景,并逐一介绍了国内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九个工农苏维埃区域,指出这些区域的武装斗争,对中国反动派是极大的打击,对中国革命是极大的推动,对中国人民是极大的振奋和鼓舞,以至于反动派到处叫嚷:“现在的世界真是反了,一切都是‘反常’的了——这都是因为‘共匪作案’。”但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工人农民则高呼:“中国的苏维埃万岁!”“毛泽东红军万岁!”

在1929年底至1930年初,瞿秋白就写了“毛泽东红军万岁”的口号,他是第一个把朱毛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这充分显示了他对毛泽东主张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建立红色政权的赞同,毛泽东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共产国际固守的城市中心论背道而驰,瞿秋白多次撰文宣传毛泽东的实践,肯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和地位,这都深刻反映了瞿秋白不是固守教条的人,他对马列主义的经典读得很多,却并不奉若神明,他认真吸取了经验教训,学会以实际的眼光去认定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决策,他的书生气在一点一点地洗刷之中,如果不是王明宗派集团的残酷打击、迫害,使他过早地离开了领导岗位,瞿秋白完全可以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很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和实际领导能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