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罢工胜利后,废除了封建的包工制,建立了自下而上的代表会议制度,工人的劳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许多工人说,他们在安源做了20多年牛马的工作,过了20多年的非人生活,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得到出头的一日。10月,俱乐部重新改组,选出总主任李立三,路局主任朱少连,窿外主任刘少奇,窿内主任余江涛。罢工开始时,参加俱乐部的工人仅700余人,罢工胜利后,1.7万多工人踊跃加入俱乐部。此后,俱乐部的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对推动当时江西、湖南和全国工人运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促进和帮助了湘赣的农民运动,并为后来建立安源工人革命武装,参加北伐,参加秋收起义与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罢工胜利的当年冬天,毛泽东再次到安源巡视,指导工作。一方面,他考察罢工胜利后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指示安源党的组织发展一批党员,巩固和发展罢工胜利成果。另一方面,那时中共中央计划组织铁路、矿山、海员三个全国产业工会,以便成立全国工会总联合会。毛泽东这次去安源也是为了执行中共中央这个计划。随后,安源工人俱乐部为促进工人阶级的全国联合做了大量的工作。
安源罢工胜利后不到半年,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军阀残酷镇压,腥风血雨席卷全国,年轻的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了低潮。
“二七惨案”发生后,北京反动政府的交通部、工商部向安源路矿当局发出密电:“俱乐部乃赤祸之源,应即相机封闭,勿使遗患??”但路矿当局考虑到“安源情形不同,工人势力太集中,产业又极险要,封闭俱乐部必致引起重大纠纷,于实业前途,于地方治安,皆非福利”,因此不敢贸然下手。
毛泽东当即召集包括李立三在内的安源的同志到长沙开会。他具体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要采取稳重步骤,不要轻易举行罢工,但要以“弯弓待发”的姿势等待,作好罢工的充分准备,最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再决定是否罢工。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最为有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安源的同志找路矿当局谈判,指出他们有请军队解散工人俱乐部的阴谋,如果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工人再度罢工,整个矿区将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在工人中紧急动员,号召大家作好充分准备,因而使路矿当局不敢有所动作。当时安源工人只举行了游行示威,在斗争条件方面也只提出不高的经济要求,路矿当局很快就答应了。
正因为安源党组织执行了毛泽东的灵活策略,所以,在全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期间,安源工人俱乐部仍然红旗不倒,而且取得了新的胜利和进展,当时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邓中夏曾经赞扬地说:“在此消沉期中,特别出奇的要算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真为‘硕果仅存’”。①